【古道人生】为何二千锭白银会变成水

作者:泰源整理
李翁赚了不少钱,想帮儿子存下来。(Grok AI 制图)
font print 人气: 1599
【字号】    
   标签: tags:

明朝时期,宛平县有一户叫李荣的人家,家产积累达万金,他把银子二千锭放置在一个石池内,然后埋在卧房前面的花卉栏下的土中,上面盖上石板,并植上各种花卉,只有他的妻子知道,连儿子也不知道。

后来李荣病故,儿子纵情酒色,家中的财产已经荡然无存,就将住宅转卖给一位姓陈的老翁。母亲因为儿子太过挥霍成性,也没有把住宅中埋藏着银子的事告诉他。后来家中日益贫困,李荣的儿子只能出外当雇工,历尽了艰难困苦,到了隆冬时衣食不足,便开始痛悔和自责。母亲知道他有悔改自新的意思,就说出原住宅中藏有银子的事。儿子非常高兴,请人拿着锹锄,一同到旧居求见主人,守门人有意索取钱财,拒绝他们进门,不与他通报。

此时李荣的儿子大怒,大喊大叫,声音传入屋内;陈翁不得已,只好出来接待,并问他来的缘由。李荣的儿子把母亲说的话告诉了他,并要带人进去发掘。陈翁又问银子藏在什么地方?李荣说藏在卧房前面的花卉栏下的土中。陈翁说:“银子是你父亲的东西,我怎敢冒领呢?只是这间房是我的卧室,您暂且等一下,让内人(自己妻子的谦称)到别处去,就任凭你进去挖取。”于是他就命下人准备酒菜款待,又悄悄地凑近一小童孩耳边,低声地告诉了小童,让他赶快聚集家人到那里挖地取银,事完之后前来报告。陈翁殷勤劝酒,想借此来拖延时间。而李荣的儿子意不在酒,坐了一会儿,就三四次起身,陈翁一直勉力挽留,等待小童来报事完的消息。

好一会儿,小童进入屋内说可以了。陈翁以为银子已经到手,便与李荣的儿子一起走到花卉栏下。李荣的儿子看见泥土好像新挖过的一样,就很怀疑,再让人举锹掘地,泥土很松,心里更气愤了。等到快掘到石板时,忽然在石板的角落见到有两锭银子,陈翁的家人都围着在观看,没有不惊讶的。李荣的儿子更加相信银子已经被屋主人盗窃了,而这两锭银子只是他们家人出错而遗漏在那里的。等到挖开石板时,发现里面全都是白银,将它们一一数完后,总共得一千九百九十八锭,加上先前所得到的两锭,与母亲所说数目完全符合。

李荣的儿子喜出望外,立即用两锭银子来谢过陈翁,其余的让手下人扛回家。陈翁开始时已经答应过他,也不能和他争辩,只是悔恨家人不听他的话,大骂不已。陈妇说:“我们才刚刚挖土起石,是我亲自督促的,哪里见有银子呀?只看见一池清水而已。我还因为泥土沾污了我的手指,就掏少许水在外面洗了一下手,仍然用土掩上。刚才正和众人私下讥笑李荣的儿子胡说八道呢,想不到现在水又变成银子了。”陈翁这才叹息著作罢。

这件事是《泾林续记》作者周元暐从朋友闵小洲那里听来的。闵小洲在京办事时亲眼见到这件事情。闵是一个诚实人,所言不会是假的,因此周元暐把它记录下来,收录在《泾林续记》中。

《泾林续记》还记载了一件极为类似的事情。有一商人叫卢廷选,在川湖之间做生意,每当经营有所获利之时,就将银子投入一个坛子中,时间长了,银子就装满了坛子,他就把一对金钗放在坛子上面,藏在密室的土中,偶尔被小儿子看见了。小儿子等父亲出门后,就私下发掘开来,用手去摸银,原来都是水,摸遍坛子,竟然什么都没有得到,于是又用土将其掩盖。

后来父亲想用银子,就挖开所藏的坛子,发现坛子上面的金钗丢失了,心中有所怀疑,而坛子内的银子仍是满满的。当他将银子取出一半时,见到一枝金钗,取到坛底时,又见到另一枝金钗。他复验了银子的数目,也没有短少,但不知道那两枝金钗为何会倒放在那里。后来父亲偶尔给儿子们说起这件事,小儿子听了不禁脸色大变,父亲怀疑是他做的事,就追问他,但他始终不肯说。后来小儿子才对朋友说了经过,这件事才得以传开来。

父亲收藏的银子,儿子尚且不能私取,那么前面李荣家的银子,陈翁哪能隐瞒而据为己有呢?那银子化为水,也是很自然的事了。这两件事很相似,所以周元暐一并记录下来,以警戒贪心的人。

资料来源:《泾林续记》@*#

——看更多 【古道人生】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茶馆中有人笑着对朱氏说:“你被他们欺骗了,这七个人和老翁是一伙的。”朱氏尚不相信。有一天,朱氏亲眼见着了一仵事,这才明白茶馆中的人讲的话不错。他起初很生气,后来他释怀了,且得到了回报,他是怎样做到的呢?
  • 明朝时,赣州府石城县有一年轻学子叫鲁学曾,其父生前为廉使(提刑按察司),曾为他下聘佥事(按察司幕僚)顾远猷之女阿秀为未婚妻。但自父亲去世后,鲁家越来越贫困,以致鲁学曾拿不出聘礼。顾远猷因此想和鲁家退亲,但女儿阿秀不肯。这一对未婚夫妻的命运又将如何呢?发展令人意外!
  • 当初他贫寒到住庙寺的鸡毛房,而其志不挠,一朝发迹,成了大富,真是人中英杰也。回想起那些要想害他的人,反而给他带来福气,可见一饮一啄皆前定,世人又何必为追名逐利而自寻烦扰呢?
  • 俗话说人生际遇的福份:“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若说好风水能荫命,那么改动风水的后果又如何呢?来看真实的故事。
  • 筝娘十七岁时,已为父亲挣得几万贯家财,可以与乡中的富户匹敌,婚嫁事亦提上了日程。老父考虑到那些大家子弟自家攀附不上,对乡村农家又不愿低就,于是就想出了一个特殊的方式来择婿。就这样,筝娘父亲意外地给她找到了一门“好人家”……。
  • 一个仕途不展的读书人,弃科考而从商,在发达之后又得到四品官的职衔,然而他衣锦荣归后,却不能和妻子团圆,到底是什么原因?
  • 明朝时期,有师徒地师俩人,踏着山脉去寻访吉地,一直从陕西追到四川。到了四川某县,他们果然找到了,可是找到的吉穴在无意间却又失于旅店主之手。后来,他们三家人竟然都能从这个吉穴分沾福气,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罗浮山在广东惠州府,灵异的现象一向就很多,真正修道的人常常住在那里。有一增城人,又穷又病,常进罗浮山采药。有一天,他采药来到一座山,巧遇两个修道人现身,他无意中听到一席话。两个修道人观星的预言竟然应验了。真实情况是怎么回事?
  • 未来的事情难以预料,如果以眼前的处境来推断一个人的终生,那可能会失之千里。岳家嫌女婿变穷悔婚,而女儿守婚约,终得好结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