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4月29日讯】共产党宣称要建立“人间天堂”。中共把实现共产主义的两个充要条件表述为:“精神文明极大提高,物质文明极大丰富。”并称,共产主义社会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乍一听,猛一看,这共产党是要建立一个富的流油的社会呀。然而,我们不仅要察其言,还得观其行,更要看其果。看来看去,看遍以苏联为首的所有共产党掌权的国家,终于看出个门道儿:共产党是在搞富的幌子下搞穷。不信你看:苏联穷、中国穷、东欧共产国家穷、朝鲜穷、古巴穷、老挝穷……那原因何在呢?
若是依笔者来看,简而言之,原因主要有如下四点:
其一,共产党政权宣扬无神论,反神、骂神,从而失去神的赐福与眷顾。这是共产国家贫穷的根本原因。
其二,共产党国家的政体是独裁暴政一言堂。司法不独立,新闻无自由,人民被噤声。政权失去监督与制衡。公权私享,绝对权力必然导至绝对腐败。从而造成社会撕裂,离心离德,不穷才怪呢。
其三,共产党把阶级斗争视为法宝,毛泽东说“以阶级斗争为纲”,“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八亿人民不斗行吗?”结果是政治运动连番,血雨腥风,你斗我,我斗你,窝里斗。人人自保,却又人人自危。中共所谓“抓革命,促生产”,其结果是越抓革命,越误生产。
其四,共产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公有制”,俗称“大锅饭”,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外加党官的疯狂腐败与绝对特权侵占,搞来搞去的最终结果就是越搞越穷。
以上四点是放之所有共产党政权国家都适用的铁律。可依次归纳为:共产党政权的哲学基础(无神论)、政治基础(独裁)、治国纲领(阶级斗争)和经济基础(公有制),是导致共产党国家贫穷的原因之所在。
由此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共产党胎里带来的固有本性与特征,决定了它只会搞穷。这就好比那毒药,除了放毒,它不会干别的。因此,只要走上共产主义这条道儿,就是越走越穷。而穷到极限,就是共产主义的最高境界。
——这话听着有点不可思议,不合常理呀?对!共产主义本来就是一个幽灵怪物,拿常理根本理解不了共产主义。
中国人形容穷时,常说这么一句话,“穷地都揭不开锅了。”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也就是说,揭不开锅就相当于塌了天!
“闲时吃稀,忙时吃干,平时半稀半干,杂以番薯青菜之类。”这段毛语录以“最高指示”的名义被各省市印在粮票上。我们今天透过毛语录,不难想像在中共屋檐下,中国人经历了怎样“塌了天”的大饥荒。
因为生产力低下,物资严重短缺,从上个世纪50年代~90年代整整40年期间,中国进入凭票限量供应的时代。1953年,中共对农产品进行统购统销,1955年粮食部发行全国通用粮食第一票,粮票成了“吃饭的护照”。这就等于中共用粮票掐住了中国人的脖子。大街上要饭可以要到5分钱,但绝不会有人给你1两粮票的。人们保管粮票比收藏黄金还仔细,因丢失粮票而自杀的大有人在。
接下来,我们就以中共因贫穷缺粮而在中国推行粮票限购制度的历史为导航,来探察中共在中国搞穷搞出的奇闻、闹剧、丑剧和悲剧吧。
故事1:白菜疙瘩成宝贝,烂菜叶子成美味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何兹全回忆,大饥荒时代时,市面上鸡鸭鱼肉、禽蛋、油、蔬菜什么都没有了。何教授每月拿到32斤粮票,妻子是31斤。“灾害”期间要求减量,妻子减为28斤。
何教授的体重一下再瘦掉了近40斤,看上去又黑又瘦。有次他在路上竟然捡到了个白菜疙瘩,喜出望外,回到家赶紧用水泡上,后来居然长出芽来了,又生出叶子,儿子回家,就掐几片叶子给孩子煮汤喝。
学校领导知道了此事,把发芽的白菜头端到系里展览,并表扬说:“何先生家多会开动脑筋增加生产!”
何教授妻子是中学教师,她从学校买回一麻袋干菜叶子,里面品类可“丰富”了:头发、树叶、书页、烂棉花、线头、泥巴。她就用水泡,泡了二十多次,勉强洗好后,切碎,和上同样是半灰半泥的面粉,溶点盐巴,做成菜团子,蒸熟,大家还争着吃。
故事2:教授访教授,粮票自己筹
1961年夏,身在四川的吴宓(时任大学教授)准备到广州探访陈寅恪(时任大学教授),陈写信叮嘱吴:“兄带米票 每日七两 似可供两餐用。”
通过陈寅恪这句话,我们解读出如下信息:广州主要吃大米,1961年大饥荒饿死人时期,陈家每天只吃两顿饭,每人需要七两米。但陈家没有多余的粮票,所以吴宓得自带粮票。看吴宓待几天,一天七两,两天十四两……以此类推。”
陈的这句话,为什么只说粮票不提钱呢?因为教授不差钱,差的是粮票。教授都如此抠门粮票,更别提普通百姓了。
故事3:小餐馆向南开,有钱没票别进来
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像,大陆人以往买东西除了货币之外,还需要一种盖上各类红章的票证。一个烧饼2两粮票、7分钱;一碗大米饭4两粮票、8分钱;一碗素汤面4两粮票、1角4分钱;一个面包4两粮票、1角7分钱。票证的品种五花八门,几乎有多少类商品就有多少类票证。其中仅粮票就有上万个品种,面值大到一张一万斤,小到一张半两。
故事4:矮点麻点不算啥,粮票作媒娶了她
河北承德地委党校有个男教员,个子矮,其貌不扬,脸上还有麻子,娶了个媳妇却很漂亮,大眼睛高鼻梁,比他还年轻十来岁。人们开玩笑:“你小子咋来的这艳福?”他得意地说:“全靠60斤粮票!”他原是部队复员人员,带回来60斤粮票,给了女方家,婚事就顺利办了。
故事5:饿极耍聪明,工人画张粮票五年刑
据回忆,上世纪60年代初,沈阳有一名工人,擅长工笔画,妻子是农村户口,城里没有她的粮食定量,一人口粮两人吃,不够啊,饿得慌。
后来,他想出一个办法:画粮票。于是,他问同事借来一个面额5市斤的辽宁省地方粮票,惟妙惟肖地画出一张粮票。当晚,他在家附近一家小饭店内拿出了这张绘制的粮票,准备填补一下饥饿难当的肚子。
也许是他工笔绘画得太精细——当时的印刷很粗制滥造,也许是他太过紧张和欢喜,也许是他获得食物的急切,被饭店收款员看出了端倪。那时的款台识别粮票比银行出纳识别假币还眼尖。
结果,这名工人画家不幸被当场举报。不久,他被宣判5年刑期,罪名是“伪造粮票罪”。
故事6:为防挨饿攒粮票,一朝作废打水漂
上世纪70年代,户口簿、购粮证、人民币、粮票 “四大件”是家家的“细软”,是户户的生活命脉。地震逃难时,人们什么都可以不带,这四样不能不带。人们经常发现,老人过世时都要把购粮证和剩余的粮票带进棺材里。
河南扶沟县公务员郎永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家每人每月平均二十多斤的粮食定量,一家兄弟五人根本不够吃,也买不起高价粮。一家人都很节省,但郎永生的母亲花起钱来却很厉害,经常向丈夫甚至儿媳要钱,但不知花到哪儿去了,因郎母身患肝病,没有人仔细过问她这件事。
1993年夏天,郎母弥留前,把儿子们叫到床前,用手指着衣柜,示意他打开一个包封得很严密的包,打开包,全家人都惊呆了:里面竟是一堆粮票,面值不一,细粮粗粮都有。原来老人家把钱省下来,都拿去买了粮票。
然而,此时老人却不知道,就在1993年1月,中共河南省政府已经取消了各地市粮食统购,实行市场化经营。老人一生为防止挨饿而积攒的粮票全部禁止流通。
故事7:工业劵没有凑够,好对象忍痛分手
北京一位叫李大惠的小伙子,经人介绍,在王府井大街和一个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前身)年轻女老师相对象。
两人相伴着往商场里走,不知不觉,女友领着小李到了缝纫机柜台前,那时手表、缝纫机、自行车是结婚必备三大件。姑娘驻足不前了,望着缝纫机欲言又止。小李问是怎么回事。姑娘说:“我打小就喜欢缝纫机,可这款缝纫机要200张工业券呢。”
李大惠说:“这有什么难的,我回家给你凑就是了。”姑娘脸上漾起了幸福的笑容,拉着小李的手攥得更紧了。
小李回家后和母亲说了凑工业券的事,没想到妈妈非常为难,说:“哪来的200张啊,20张都没有啊,将来你姐姐出嫁、你哥哥婚娶,哪样不需要工业券买东西啊。”
李大惠像是一盆冷水从头灌到脚,妈妈爱莫能助。自此他再也没见女友。
故事8:这种票证太奇葩,不但管吃还管拉
中共的票证时代,除了没有真正的选票外,其它啥票都有。但最荒唐的要数粪票了。
因农民和“公家”争抢人粪,中共居然破天荒发明并发行了粪票。
那时一切都是“公家”的,“公家”的房、“公家”的地、“公家”的牲口,还有人丁也是“公家”的,那人粪肯定也是“公家”的啰,得用“公家”的粪养着“公家”的地啊。
于是生产队为了控制粪便,想出了一个馊主意:发行粪票,一担粪可记一个工,到农家挑一担粪,发一张粪票,抵一个工。
可是农民的家里多少都有点儿自留地,“肥粪不落公家田”。一场护粪运动自此拉开帷幕。
农民不停地往粪缸里掺水。生产队粪车上门收的都是水。于是生产队下禁令:大粪统统收归生产队所有!无论何时也不准往自留地里送粪。并派民兵24小时把守路口,不让送粪的出村。
这下好了,农民们干脆憋着肚子到自留地去排泄。夏天的玉米地里,“人民公社”社员一家大小都在整齐地排便,景象诡异又壮观。
故事9:觉悟票证不像话,就看谁的嗓门大
大饥荒岁月,中共为了继续营造热火朝天大力生产、赶超英美的假相,命令公社社员在集体干活的时候,统一听从指挥、喊“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革命口号,以示“觉悟”。谁喊得卖力,收工后可领到一张觉悟票,年底凭票可多分一点儿粮食。
故事10:中南海里水太深,海面人血海底魂
中共制造的三年大饥荒人祸,根据杨继绳的《墓碑》揭示,它导致了3600万人死于饥饿和与饥饿相关的疾病。而那时的首都中共高干们正在享受着万无一失的特需供应。
坐落在东安门大街34号的“北京市食品供应站”是中南海特需供应站。它的前身是前公安部八局五处——食品保卫处。对外宣称是北京饭店招待所,处级单位,下设四科一室,并管辖几个专用生产基地。设施当时皆属最先进的,甚至连猪舍、养牛场……皆聘请苏联专家设计与建筑。1956年,特需供应站由公安部移交给北京市负责。
“特需”商品包括:粮油食品、肉禽蛋类、海鲜、乳品、生猛野味、糕点糖果、烟酒茶、干果、硬果、蔬菜、杂货,精华荟萃、应有尽有。特需在数量、质量、品种、及时、安全五个方面一丝不苟、绝对保证。
特供依权位高低、官职大小、级别不同而标准不同。而毛泽东的特需是级别最高的。
结语
有人说:权力不可私有,财产不可公有。否则,人类将进入灾难之门。
共产党在搞富的名义下搞穷的鬼把戏,被智者一语揭穿。共产党宣称建立人间天堂,而它真正要干且干成的确是堵死天堂路,打开地狱门。
最后,让我们把视野聚焦到中共的“革命老区”安徽大别山,看在中共建政后28年后,那里的百姓生活穷到什么地步吧。
1977年11月,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前往大别山里的金寨县进行调研,在走到燕子河公社时,村干部提前来接万里,计划带着他上山看看。
万里见到村干部后,却并没有按照安排走,而是在途中转向了一户人家。
到了这户人家之后,万里发现这户人家很穷,几乎没有什么家具,昏暗的房间里老人正坐在灶塘旁边的稻草堆里,家里还有两个十八九岁的姑娘,坐在旁边床上的稻草堆里。
万里上前跟老人打了几次招呼,老人却蹲在稻草堆里,瞪着眼睛看着来人不吱声。
随行的村干部觉得脸上有点挂不住,赶紧跑到老人身边说:“这是省委的万书记!跟你打招呼你还傻坐在那儿干什么呢!”
经村干部这么一说,老人不得不站立起来,万里和随行人员这才发现,原来老人下半身没有穿衣服,坐在稻草堆里竟是为了遮羞!
万里见状大吃一惊,赶紧让老人坐下。随后他又看了一眼床上蹲着的两个大姑娘,难以置信地问:“这两个姑娘为什么也蹲在那里?”
随行的当地干部见状赶紧低声解释:“万书记,两个娃子也没裤子穿,山里风寒重,躲稻草堆里是为了取暖。”
即使亲眼看到了这种惨状,万里仍然难以置信,出门在山上吹了好大一会儿冷风,才平复下来心情。
接着万里又带人去了下一个农户家,这家的主妇穿的还算得体,却只有她一个在家。
万里问主妇家里有几口人,对方回答说她和丈夫带着3个孩子,丈夫上工去了。万里疑惑地问:“孩子们呢?”
主妇先是回答出去玩儿了,万里觉得有些奇怪,让人把孩子们找来自己看看。
最终主妇被问得没办法了,只好带着万里去了厨房,原来三个孩子没有衣服穿,光着屁股躲在灶炉里取暖呢。
眼前的一幕幕,深深地刺痛了万里的心,他泪流满面地对随行人员说:“当年老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闹革命做出了巨大牺牲,可今天还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新中国’成立都28年了,没想到老百姓竟然穷到这种地步!”
责任编辑:金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