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名將

【千古英雄人物】韓信(3) 柳暗花明
鴻門宴之後,項羽率領諸侯進入咸陽。當時秦王子嬰雖然是敗國之君,仍是王的身份,項羽不僅沒有給他應有的禮遇,反而殺了子嬰和所有秦國的王族、宗室和大臣,又一把大火燒了咸陽宮和秦始皇陵,大火三個多月不滅。這場大火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造成了對中國文化的巨大破壞,使秦始皇統一天下後辛苦建立起來的所有檔案和先秦以來眾多的文化典籍毀於一旦。秦以前華夏文明數千年的記錄幾乎都被付之一炬。
【千古英雄人物】韓信(2) 懷才不遇
戰國末年,諸侯割據的分裂局面被統一的秦王朝所取代。秦始皇在位的第三十七年,出巡途中突然在沙丘離世。始皇遺詔公子扶蘇主持葬禮,使之返都即位。管理詔書的趙高勾結丞相李斯矯詔賜死了扶蘇,擁立少子胡亥為皇帝,即秦二世。
【千古英雄人物】韓信(1) 胸懷大志
韓信,史稱「國士無雙,兵仙戰神」。他創造了一個歷史,五年之內結束了秦朝末年天下群雄逐鹿的混亂局面,中原大地再次統一。漢得天下,皆他之功。他成就了一段神話,戰必勝、功必克,千古無二的霸王項羽亦是其手下敗將。他乃歷史上多少年不遇的大根器之人,懷王霸之志,忍胯下之辱,無故加之而不怒,完美詮釋大忍之心。
蔣公擰不過的「戰神」薛岳 滅敵12萬活103歲
他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年輕時考入保定軍校,22歲從軍報國;抗日三次長沙會戰殲敵12萬;晚年捧讀孔子,歸隱嘉義山田,壽達103歲。
【成語故事】一將無能 累死三軍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這句話出自《左氏春秋》,這裡的「將」指的是戰國時代那位只會紙上談兵的趙軍元帥趙括。當時趙王因為中了反間計,用趙括代替老將廉頗,結果斷送了趙軍四十萬將士的性命,讓趙國元氣大傷。
漢初女相師許負 兩段傳奇預言流傳千古
西漢初年有一位傳奇女相士名叫許負,她有兩個應驗的預言流傳千古:在楚漢相爭、劉邦還沒建立漢朝時,她就預言了魏王的側室薄姬會生天子;還預言西漢名臣周亞夫會「封侯,擔任將軍和宰相,最後飢餓而死」。
【文史】名將孟珙:一雪靖康恥的岳家軍後人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岳飛含著莫大的冤屈齎志而歿,但北伐扛金、一雪國恥成為後來有志之士的壯志宏願。終於,在岳飛離世90多年後,一位大將——孟珙,立下這個不世之功,成為南宋末年的大英雄。
【文史】名將畢再遇 續寫岳家軍傳奇
岳侯冤逝,英才凋零,十萬岳家軍終成為歷史遺恨,南宋一朝再不復金戈勁旅的風采。所幸,在岳飛身後百年餘間,岳家軍後人相繼成長,他們繼承先人遺志,傳續精忠報國的精神,在青史中留下許多佳話。
【名句故事】匈奴未滅 何以家為
名句故事:匈奴未滅 何以家為 。
談到岳飛,他真的是出了名的所向披靡,他的岳家軍也是臥虎藏龍、高手如雲。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岳飛手下的一員虎將楊再興。傳說他是楊家將的後人,武藝高強,耍起槍法像是蛟龍出海,神鬼莫測。金國元帥金兀朮,都差點敗在他手上!
道德高尚的君子,即使絕交也不說別人的壞話。比喻在矛盾面前,依舊保持寬容大度、修口忍讓的美德。語出《史記·樂毅列傳》。
【兵仙韓信】兵仙戰神 國士無雙
漢相蕭何為何擅離軍營,演出月下追韓信這樣一出千古大戲?因為他深知,得韓信者得天下。
【名句故事】廉頗老矣 尚能飯否
廉頗已經年老,身體還強健嗎?比喻年事已高,仍然不忘報效國家的豪壯情志。語出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湖北布政使陳寶箴評價彭玉麟:「不要錢,不要官,不要命。」不要錢財,不要高官厚祿,打仗不要命的儒將,卻有著痴情奇絕的一面,淡泊官場,遺世獨立,一生酷畫梅花,梅花也像是他的知己,與其魂夢相依。
「趙爺爺」為帥  金軍難犯
趙方,南宋名臣。他本是儒士出身,仕途輾轉,最後以將帥的身分鎮守邊關十年。金軍侵犯邊關,惟獨他鎮守的京西,金兵履次進攻失敗,不敢再犯,並以「趙爺爺」稱呼他。他的樣貌頗為古怪。兩隻眼睛一高一低,一隻眼睛可視天,一隻眼睛可觀地。人們敬畏他的樣貌,平日見到他都不敢仰視。
中國史上有不少大臣,為國立下不朽功勳。朝廷為表彰他們的功績,封官賜爵,甚至在他們去世後,依然追封王爵。由此出現不少爵位相同的事蹟。本篇介紹的三位鄂國公,均是史上鼎鼎有名的戰將。
唐朝名將——「萬人敵」李晟
李晟身為武將,頗為豪放,不拘小節,治軍嚴格,軍隊極有紀律,與民秋毫無犯,並且治家有方,令後人讚歎。
【元朝名臣】漢族四大世侯之一的名將張柔
在蒙元軍團中,漢人將領不僅威猛無比,還具有仁義慷慨的大將風範。漢軍萬戶侯張柔就是其中之一。
阿術一生南征北戰,四十年間,參加過一百五十多場大小戰役,從來沒有戰敗過。凡是阿術的軍隊生擒的人,全都釋放不再過問。阿術號令嚴肅,賞罰分明,很講信義,頗有古代名將風采。時人稱阿術是兼備「智信仁勇」的將才。
【元朝名臣】統帥王者之師的名將伯顏
伯顏出則為大將,在朝可為賢相。伯顏善於領兵作戰,卻不妄殺一人,不殘害一物,不為珍寶財貨動心,不為美酒女色所迷惑。伯顏班師回朝,囊中不帶江南一物,只帶回精誠至忠的護國之心。伯顏盛德令朝野感佩,赫赫功勳令諸將仰慕。
木華黎,大蒙古國開國功臣。其為人沉穩剛毅,足智多謀,他有一雙及膝長臂,其人善射,可挽二石(二百斤)強弓。在跟隨成吉思汗東征西討的諸多戰役中,立下赫赫戰功,並數次救成吉思汗於危難。大蒙古國成立後,因其顯赫功勳,成吉思汗封其為國王。在蒙古帝國,木華黎是第一個受封王位之人。
晉朝「花木蘭」代父統兵 解除聯軍圍攻
西晉女將李秀(291年─?年),曾經代父統轄三十七部大軍,還於唐朝時期顯靈,救護唐軍,被唐帝封為「明惠夫人」。
西域首任大都護 漢朝鄭吉
傳說中,在漢宣帝時期,有一塊定胡碑,碑刻曰:「凡日月所照,皆為漢土,江河所至,皆為漢臣!」兩千多年前,這句碑文鐫刻大漢王朝的恢宏氣勢,使其定格為永恆。
郭子儀功高蓋世 為何不招人嫉
郭子儀領兵,護守大唐,權傾天下威震一方,沒有引起朝廷忌恨;功高蓋世也沒有引起皇帝猜疑。郭子儀一生富貴壽考,其子孫皆是朝中重臣,汾陽王人道之盛,青史流芳。
【兵仙韓信】漢中定計 逐鹿中原
劉邦經鴻門宴後,燒毀棧道,困居漢中,以示臣服於楚霸王。他雖然封了韓信做大將軍,但仍感到前途渺茫。因為項羽以霸王之姿號令諸侯,令當世名將章邯等鎮守關中,扼制漢軍。項羽統軍四十萬,而劉邦只有十萬人。
信陵君「竊符救趙」 分擔六國之憂
信陵君保全趙國,是爲大義;組織五國聯軍,營救母國魏國,是爲大忠。信陵君一生克盡忠義,受到後世人們的景仰。
西晉百科將軍 無所不能的「杜武庫」——杜預
中國古時,在文廟和武廟中都受到祭祀的賢臣,中國史上只有一位,他就是西晉開國名將——杜預。
【名句故事】一飯千金
一頓飯值千金,比喻厚厚地報答恩人。語出《史記·淮陰侯列傳》。
岳飛的故事家喻戶曉,「馬前張保,馬後王橫」的典故也被人們津津樂道。但在真實的歷史文獻中,岳元帥最倚重的左膀右臂卻另有其人哦!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其中之一的、也是岳飛最喜歡的大將——張憲。
【名句故事】韓信將兵 多多益善
「多多益善」指愈多愈好,語出《史記.淮陰侯列傳》。韓信為漢高祖劉邦打天下,戰功赫赫,所向披靡。兩人論各將領帶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