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组图:司马库斯的春天 与巨木对话

廖俪芬 新竹

李政雄的镜头中,一条绿荫覆盖的山径蜿蜒向前,象征这段旅程不只是脚步的行走,更是内在情感的漫游。(李政雄提供)
人气: 3564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5年05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俪芬台湾新竹报导)五月的司马库斯,如一幅被春光染绿的山水画。位于新竹尖石乡深处的泰雅族部落,在春夏之间万物苏醒的节奏。登山口的“巨木登山步道”集合点,游客齐聚,欢笑声与鸟鸣交织。沿石阶与林道前行,竹林与阔叶林交织出一片生意盎然,空气中弥漫着山林的芬芳与泥土香。

穿梭绿意之中,阳光透过竹叶洒落步道,如细雨般点亮行程。摄影师李政雄的镜头下,竹林密道静谧却充满生命力,引领旅人步入自然深处。

森林密道静谧却充满生命力,引领旅人步入自然深处。
森林密道静谧却充满生命力,引领旅人步入自然深处。(李政雄提供)
清晰美丽的导览地图。
清晰美丽的导览地图。(李政雄提供)
旅人穿梭在绿意之中,心情愉快放松
旅人穿梭在绿意之中,心情愉快放松(李政雄提供)

千年红桧的沉静伫立

步行约五公里后,抵达巨木群步道核心。“Yaya Qparung”──一株树龄超过两千年的红桧,需二十人合抱才能围绕的庞大主干,见证着世纪的流转。巨木肌理粗犷,仿佛刻录着自然的年轮史诗,盘根错节的根部如古老守护者,稳立山野。旅人仰望或轻抚树身,与神木静静对话,这不仅是健行,更是与时间与自然的心灵仪式。

千年红桧的沉静伫立。
千年红桧的沉静伫立。(李政雄提供)
巨木肌理粗犷,仿佛刻录着自然的年轮史诗。
巨木肌理粗犷,仿佛刻录着自然的年轮史诗。(李政雄提供)
盘根错节的根部如古老守护者,稳立山野。
盘根错节的根部如古老守护者,稳立山野。(李政雄提供)

镇西堡:军鉴岩壮丽雄伟

邻近的镇西堡部落,位于海拔约1,720公尺的山区,常年云雾缭绕,春季尤为迷濛。巨木群步道分为A、B两区,其中B区为环状设计,适合大众健行。沿途还有军鉴岩、军鉴吊桥、跟美丽清澈的溪流,走起来凉爽舒适。

军鉴岩下方的溪流,清澈凉快。
军鉴岩下方的溪流,清澈凉快。(李政雄提供)
雄伟的军鉴岩。
雄伟的军鉴岩。(李政雄提供)
美丽的军鉴岩吊桥。
美丽的军鉴岩吊桥。(李政雄提供)

雕塑艺术 泰雅精神的刻痕

司马库斯与镇西堡不仅拥抱自然,也深藏文化宝藏。部落随处可见泰雅木雕艺术,从教堂立柱、公共设施,到道路转角,都蕴含图腾与历史记忆。其间,一件雕刻“族人背负长辈”的作品格外动人,象征部落世代传承与凝聚。李政雄捕捉到雕像的神情,仿佛在诉说祖灵的庇佑与文化的延续。

司马库斯与镇西堡不仅拥抱自然,也深藏文化宝藏,部落随处可见泰雅雕塑艺术。
司马库斯与镇西堡不仅拥抱自然,也深藏文化宝藏,部落随处可见泰雅雕塑艺术。(李政雄提供)
司马库斯与镇西堡不仅拥抱自然,也深藏文化宝藏,部落随处可见泰雅雕塑艺术。
司马库斯与镇西堡不仅拥抱自然,也深藏文化宝藏,部落随处可见泰雅雕塑艺术。(李政雄提供)
一件雕刻“族人背负长辈”的作品格外动人,象征部落世代传承与凝聚。
一件雕刻“族人背负长辈”的作品格外动人,象征部落世代传承与凝聚。(李政雄提供)

共营部落 人与自然的协奏

司马库斯实行集体共营、共享模式,族人共同参与农业、旅游与导览,让外来者深入理解部落生活。部落特设“森林教室”,以木造建筑搭配户外空间与解说牌,成为传递生态与文化记忆的重要场域。

司马库斯实行集体共营、共享模式,族人共同参与农业、旅游与导览,让外来者深入理解部落生活。
司马库斯实行集体共营、共享模式,族人共同参与农业、旅游与导览,让外来者深入理解部落生活。(李政雄提供)

这里不仅介绍动植物与山林变化,也展示祖先智慧,如陷阱制作、竹材运用与植物药草知识。教学内容随季节变换——春辨野菜、夏察昆虫、秋冬谈狩猎与神话,让来访者在无墙教室中,体验“与自然共学”的价值。

森林教室,由部落族人导览杉木的功能。
森林教室,由部落族人导览杉木的功能。(李政雄提供)
游客坐在凉爽的杉木群中,聆听导览。
游客坐在凉爽的杉木群中,聆听导览。(李政雄提供)
森林教室的教授内容随季节变换,春辨野菜、夏察昆虫、认识杉木等课程。
森林教室的教授内容随季节变换,春辨野菜、夏察昆虫、认识杉木等课程。(李政雄提供)

高山步道 通往心灵深处的旅程

除巨木步道外,司马库斯的青蛙石天空步道与玻璃观景平台亦为热门景点。居高俯瞰新竹山谷,青山白云交叠如画。镇西堡的观霸陵步道则较为幽静,适合静心缓行,感受细腻自然。

李政雄的镜头中,一条绿荫覆盖的山径蜿蜒向前,象征这段旅程不只是脚步的行走,更是内在情感的漫游。而团体健行的画面,也流露出山林旅程中最温暖的陪伴与互助。

往巨木登山步道走。
往巨木登山步道走。(李政雄提供)
团体健行的画面,也流露出山林旅程中最温暖的陪伴与互助。
团体健行的画面,也流露出山林旅程中最温暖的陪伴与互助。(李政雄提供)

春光中的族群记忆

司马库斯与镇西堡,不只是旅游目的地,更是文化根脉与自然智慧交织的所在。春天的山林,是泰雅族的家园,也是我们重新理解土地与人之间关系的窗口。

当游客走出山林,也带回了对自然的敬意与对文化的体会。李政雄用镜头静静记录这段山林岁月,让春光与巨木,永存记忆深处。

五月的司马库斯,如一幅被春光染绿的山水画。
五月的司马库斯,如一幅被春光染绿的山水画。(李政雄提供)
散步部落中,随处可见巧思。
散步部落中,随处可见巧思。(李政雄提供)

镇西堡最高点,镇西堡教会,族人花了十年,用人力背负建造出来的。(李政雄提供)

春天的山林,是泰雅族的家园,也是我们重新理解土地与人之间关系的窗口。
春天的山林,是泰雅族的家园,也是我们重新理解土地与人之间关系的窗口。(李政雄提供)
李政雄用镜头静静记录这段山林岁月,让春光与巨木,永存记忆深处。
李政雄用镜头静静记录这段山林岁月,让春光与巨木,永存记忆深处。(李政雄提供)
竹林与阔叶林交织出一片生意盎然,空气中弥漫着山林的芬芳与泥土香。
竹林与阔叶林交织出一片生意盎然,空气中弥漫着山林的芬芳与泥土香。(李政雄提供)
镇西堡最高点,镇西堡教会,族人花了十年,用人力背负建造出来的。
镇西堡最高点,镇西堡教会,族人花了十年,用人力背负建造出来的。(李政雄提供)

责任编辑:杜文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