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何把冰箱变成小财库?作者分享做好规划和掌握收纳技巧,无论采买或使用食材都能达到最大效益,不仅获得健康,也不会在无形中浪费金钱。
让冰箱变成小财库 三大规划原则
我把自家冰箱当成生财聚财的宝库,那么冰箱收纳当然就很重要,不管是冷藏或冷冻都要规划好,让你的“材富”一目了然,冰箱收纳有三个基本原则:
原则1. 非常容易识别
如果冰在冰箱里的东西不容易被看到,就很容易被遗忘,导致食物腐坏或变质,增加被丢弃的概率,变成浪费。
原则2. 非常容易拿取
若不容易被拿出来,会让人有不想烹煮的意愿,也容易被遗忘,而变成冰箱里的木乃伊食材,最后也只好丢掉、变成浪费(有的人还会连丢都忘了丢)。
原则3. 冷藏库放七分满
我家冰箱的冷藏库只放大约七成满,因为食物放太满,会影响视线,也使得冷藏空间的冷空气循环不良,加速食物腐坏速度。
通常,冷藏库温度大约是0~10°C左右,根据多年主妇经验,食物放冷藏库只要超过一周就很容易腐坏,所以我把“一周”设定为冷藏食物的保存期限同时也是采买日,一周只买一次,而且回家后就把食材处理好再放冷藏。
三大方式规划冷藏库
1.分成“非视线范围”与“视线范围”
■非视线范围:所谓的“非视线范围”是需要掂脚或弯腰才能拿到的区块,但要因应冰箱设计而调整。举例来说,有些冰箱设计是冷藏库在上,需要掂脚的上层就是非视线范围;有些冰箱的设计是冷藏库在下,需要弯腰才能拿,就属于这类型冰箱的非视线范围。
■视线范围:放视线范围的食物就是采买后当周必须吃完、不能剩下的,到下一次采买日的期间都不用费心一一检查。同时,因为食物摆放位置显而易见,家人一开冰箱就能找到食材,有时要帮忙下厨很方便,不用东翻西找,确实缩短开冰箱时间、省下电费。
2.免冷冻、保存期较长的食材 分类摆放
像是酿造渍品、干货之类的食材,即使没冷冻也能放一阵子,但因为短期内不易腐坏,反而变成最容易被忘记的食材,我会使用盒子将食材分类摆放,要用时整盒取出很方便,还能趁机看一下存货,直接达到盘点的功效。

3.蔬果室分区收纳
蔬果室是我非常重视的区块,除了摆放蔬菜、水果之外,通常还会摆放起司、坚果之类的食材,把蔬果室分区的好处是能掌握食材的库存状况,避免每次去大卖场时重复购买相同食材。
■蔬菜、水果:放冷藏库前得先处理好,包装用的塑胶袋也请尽量选择透明的,以利辨视内容物和拿取。
■起司类:卖场的大份量包装往往一次用不完而可能导致起司发霉,建议使用真空袋保存,每次吃完就用真空机把袋子完全真空,以保持起司鲜度。
■坚果类:我会将大包装的坚果分装好几个小袋(也是可真空的袋子),然后再冷藏保存。
两大技巧规划冷冻库
冷冻库是-12~-18°C的低温,能让食材保存更久,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摆放到天长地久,如果冷冻库没有好好收纳,就会像海底捞针那样难拿,到时食物就真的石沉大海而深埋在冰箱里了。有两个小技巧能够帮忙:
技巧1. 统一分包尺寸 好找好拿
冷冻库是我家最多生鲜食材存货的地方,我把它当成小财库好好规划和呵护,只要加上适当的食材处理法就能随时取用烹调,像迷你超市一样非常方便。
我习惯将食材或熟食分包成一餐吃得完的份量,若含汤汁的食物,先用盒子定型,等冻好以后移出盒子,一份一份独立包好;若是含水量不高的食材,也尽量整理成差不多的尺寸分包,如此统一的方式会让冰箱收纳比较不凌乱。
技巧2. 贴标签帮助辨视
冷冻后的结晶状会让人看不出食物的原貌,不清楚的食物会降低食用概率,即使是一个饭团或包子,我也会在分包时顺便贴上标签,让每位家人都能清楚找到他们要吃的食物,这个方式也常常让孟爷在我睡觉以后还能轻松吃宵夜。

冷冻食材摆放技巧:层板式 vs 抽屉式
■层板式冷冻库:建议利用有深度的长方形盒子分类,在盒子外贴上类别标签,例如:面食类、甜汤类、五谷杂粮类,只要循着盒子标签就能轻易地拿出食物。

■抽屉式冷冻库:依类别规划专属摆放区,像是肉类区,海鲜区、辛香料区、熟食类区…等。小份量食材集中放在直立式的筒状盒子里,较大块的食材则直接以站立方式摆放,每次拉开抽屉,食材就像站卫兵般清清楚楚,容易被看到也容易拿取。

(网站专文)
(本文摘编自《我把冰箱变财库!从采买到食材管理与收纳,让我省钱投资、环岛旅行,还减重12公斤》,幸福文化提供 )
责任编辑:曾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