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10月07日讯】“有一位女患者来看肠胃病,她腹痛、腹胀,有时也会腹泻,皮肤湿疹、红疹。她说每天早上喝一杯冰咖啡。嘱咐患者停吃冰冷饮食,再服温暖肠胃的中药,患者痊愈了。”台湾桃园慈航中医诊所中医师李应达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讲述了这一案例。
李应达指出,常喝冰冷饮料不仅损害消化功能,也容易引起湿疹。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很常见。
中医将能量分为阴阳两种,阴代表寒冷,阳代表温暖,两者平衡才能健康。纽约北方医学中心中医师Grace Zhang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阳气关乎人体的免疫功能,如果喝太多冰水,就要不断消耗能量给冰水加温,这个过程就会让阳气渐弱,从而导致消化变差、容易感冒,以至于免疫力低下。
冰水对东、西方人影响不同
中医认为,不仅食物的温度对体温有影响,食物本身也有寒热温凉的特性。吃寒凉的食物能给身体降温,例如绿茶性寒,即使喝热的绿茶也有降温的作用;吃温热的食物能让身体更温暖,例如喝红茶,或是在食物中添加胡椒、肉桂等香料,都有暖身的作用。
Grace Zhang说:“我曾研究过东、西方饮食,每个民族的饮食都有其平衡点,否则难以长久存在。西方人很适应冰水,如果不喝反而觉得不舒服,因为他们的饮食中含有大量偏热性的食物,例如高蛋白的肉类、蛋、奶酪等;相比之下,东方人则更多摄取性质偏寒凉的蔬菜,通常以熟食为主;而西方人则习惯将蔬菜做成沙拉,本身偏寒,再搭配冰水,但他们会在饮食中加入肉桂、姜、姜黄等辛香料,这些具有温热性的食材可以平衡寒热;再加上西方人的胃肠系统普遍比亚洲人强健,因此能较好地适应这样的饮食方式。不过,长期下来仍可能带来隐性伤害。”
冰水的伤害
冰饮或许可以短暂缓解身体的热,但长此以往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甚至引发心血管疾病。不过,对于体质不同的人影响也不同。中医师提醒,有下列身体状况的时候,喝冰水要慎重。
1. 脾胃虚弱者
中医认为,脾胃掌管消化与吸收功能,负责将食物转化为气血,为身体提供能量。中医所说的脾与西医所说的脾有所不同,中医的脾与胰脏、十二指肠同属一个系统。脾胃喜欢温暖怕寒,饮用冰水会使脾胃受寒,导致消化功能下降,进而出现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此外,脾也调控身体的代谢机能,脾虚会引起水肿或肥胖。
若身体状况良好、肠胃功能正常,偶尔喝冰水一般不会造成明显问题。
2.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温度降低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例如有研究发现,在寒流之后,心肌梗塞的住院率会增加。至于喝冰水是否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目前研究还不多,但中医师建议冠心病或心肌梗塞患者少喝冰水。Grace Zhang说,冰水会引起血管收缩,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及加重病情。
3. 呼吸道敏感者
对于呼吸道敏感的人,冰水可能刺激气管,诱发咳嗽或气喘发作。
相反,研究发现,相比起室温的饮料,喝热饮更有助舒缓感冒或流感引起的流鼻水、咳嗽、喉咙痛、打喷嚏等症状。
4. 孕妇
Grace Zhang建议,孕妇喝冰水要小心,因为冰块制作过程中可能被细菌污染,有引发感染与消化不良的风险。怀孕三个月之内的孕妇也要少吃寒凉之物,以保护肠胃,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5. 经期女性
台湾翰鸣堂中医诊所主治医师周宗翰观察到,大部分有痛经的女性,在喝冷饮后疼痛会加重,这是因为许多女性的体质偏“宫寒”。他告诉大纪元,“宫寒”是指生殖系统气血循环不佳,下腹常常冰冷,经痛并伴随经血颜色暗红、带血块。宫寒的女性如果喝太多冷饮,容易造成子宫的血管与筋膜收缩,加剧痛经,还有可能导致分泌物变多以及受孕困难。
6. 更年期女性
很多更年期女性喜欢喝冰水。在中医看来,这是因为更年期女性有“阴虚火旺”体质,也就是阴虚所导致的燥热。中医所说的阴是一种寒冷湿润的能量,可以降温并滋润身体,对应身体的津液。周宗翰表示,如果长期大量吃冰会加剧身体燥热,例如口干舌燥、潮红、冒汗等虚火症状。他建议,应该多吃一些滋阴的食材,让身体阴阳平衡,例如蜂蜜水,可以更好缓解热潮红症状。
7. 尿道炎患者
台湾民权精睿泌尿科诊所院长朱信诚(Chu Hsin Cheng)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有些人在食用冰品后,会出现小便不顺、灼热感等尿道炎症状。
他解释说,吃冰虽然不会直接导致尿道炎,但冰品会使血管收缩,特别是尿道周边的血液循环会变差,对于本身尿道敏感或容易发炎的人,可能成为尿道炎的诱发因素。
每个人的耐受度不同。朱信诚提醒,如果在吃完冰品后出现排尿不顺、灼热或搔痒等症状,应减少或停止食用,并保持足够水分摄取及良好个人卫生,以确保尿道畅通干爽。
冰水益处
对于特定人群来说喝冰水并非完全没有益处,例如可以降低核心体温。
1. 提升耐力
在高温环境下运动,往往会导致核心体温过度升高。有证据显示,饮用冰饮可以避免核心体温过度上升,并提升耐力表现,对于长跑运动员、军人或消防员来说是有效的降温方法。
2. 缓解化疗副作用
动物实验显示,饮用冰水减轻了抗癌药物引起的味觉障碍。研究人员认为,使用冰块或雪糕进行口腔冷冻疗法,可能有助减轻化疗引起的味觉减退。
喝冰水的正确方法
周宗翰表示,中医并非完全禁止喝冰饮,但关键在于挑对时间和正确方法:
1. 中午为宜
中午时分的人体属于“阳”,此时外间气温最高,是比较适宜吃冰或喝冷饮的时间。吃一点寒凉的东西,有助于降低身体的核心温度,从而改善体内阴阳的协调,感觉更加舒适。
2. 让冰水在口腔内停留
喝冰水切勿大口吞灌,宜小口慢慢喝,先在口中稍作停留,再缓缓咽下去。
Grace Zhang进一步说明,喝冰饮时,口腔温度会瞬间下降,如果立即吞入咽喉,这股寒气会经过食道到达胃和十二指肠。虽然进入消化道后会逐渐被加温至接近体温,但在这个加温过程中,需要额外消耗能量,甚至损失身体的精华物质。
喝热水更降温
中国古人及长辈们常说夏天应喝热饮,秋冬才不易生病。Grace Zhang进一步表示:“在大热天喝热茶比喝冷饮更能清除体内的热气,主要是因为喝热茶会让毛孔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人体排汗的同时能带走体内的热气,降温效果会更好。”
早期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汗水能够充分蒸发的条件下,运动后喝热饮比喝冷饮更有助降温。
消暑食物
一些天然食物性质寒凉,降温效果好,Grace Zhang推荐西瓜、绿茶及绿豆汤。中医认为,绿豆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的功效,而绿茶不仅消暑,还是缓解关节痛的最佳抗炎食物。
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表明,服用绿茶萃取物可以缓解骨关节炎疼痛,还能改善膝关节功能。
⊙绿豆汤
食材:绿豆100克,水1000ml
作法:将绿豆洗净,放入锅中,加水浸泡1小时,大火煮滚后改小火煮15分钟,熄火闷5分钟即可饮用。
Grace Zhang建议,绿豆汤温热饮用对身体更好。
责任编辑:张晓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