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10月03日訊】(記者季薇報導)越來越多的加拿大人擁有房產,但如果到了退休年齡還在還房貸,該怎麼辦?
根據加拿大房地產經紀公司Royal LePage 最新調查,有29%即將退休的加拿大人表示,即使停止工作後仍需償還房貸。
多倫多註冊理財規劃師庫爾特.羅森特雷特(Kurt Rosentreter)對《環球郵報》表示,有些人會說退休後還貸沒問題,其實不然。他強調,在收入銳減的情況下,退休人士很難支付比例更高的房貸債務。
以下是專家推薦的五種策略,可以幫助即使很晚置產,也能靈活規劃夕陽生活。
趁在職時積極還債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在退休前加快償還貸款。新布倫瑞克省理財規劃師香農.塔特洛克(Shannon Tatlock)建議採用雙週加速還款方式,例如每兩週支付一半的月供,而不是每月支付一次,能有效縮短還款期並節省利息。
若能利用獎金、退稅或兼職收入提前還款,不僅能加速還清債務,還能減輕壓力。她解釋:「續貸時,貸款金額若能減少,每月還款額也將隨之下降。」
羅森特雷特認為,人們在50多歲時收入通常會達到高峰,若伴侶也有工作,更容易實現提前還款目標。
但溫哥華財務規劃師斯蒂夫.布里奇(Steve Bridge)認為,在兼顧子女教育、汽車維修、日常生活與退休儲蓄的同時,要加快還債並不容易。他提醒:如果賺不到更多錢,就應減少花銷。人們必須面對現實。
縮小居住空間?不一定划算
許多人視賣大屋換小宅為退休理財良策,甚至Royal LePage調查顯示,46%準退休者在離職兩年內有此打算。
但這並非總是可行或划算。羅森特雷特指出,這類策略是基於房價持續上漲,而這可能不盡如人意。
他舉例說:「賣掉多倫多價值200萬元的平房,再買100萬元的公寓,扣掉佣金、土地轉讓稅、律師費和搬家費後,剩下的錢並不多。」
此外,搬離熟悉生活空間、放棄花園或地下室工作間的情感失落,常常被低估。羅森特雷特直言,除非因喪偶導致生活需求明顯變化,否則他很少將縮小居住空間納入客戶財務規劃中。
搬遷到更便宜的地區
若願意縮小居住規模,甚至搬到生活成本較低的地區,以換得手頭更寬裕?羅森特雷特表示:「年薪8萬元卻想在多倫多買房?那不切實際。你得搬遠點,接受住得離家人遠的事實。」
搬遷至小城鎮甚至其它省份,可減少支出與稅金,能夠維持更可持續的生活方式。他提醒,人們離開家人、朋友或原本文化社群所付出的社會成本,也必須納入考量。
多代同堂或共享空間
共享居住空間也是降低開支的好方法,包括與朋友合住、接納成年子女分擔費用或將地下室出租。
儘管對重視個人空間者來說不太理想,但這種方式可節省水電費與日常支出,也能減輕孤獨感。
布里奇認為,人們應該按常理考慮優先事項:願意搬到其它地方嗎?願意增加收入嗎?能否接收租客?能否接受學生?
延後退休或持續工作
塔特洛克發現,不少客戶選擇退休後轉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而非為生計奔波。有些將嗜好轉為微型創業,也有人改為合約工、季節性工作或兼職。
「他仍然有收入,而且是在做自己喜歡的事。」她提到一位客戶從Fedex快遞技師退休後,改開家庭車廠,專門換輪胎。
羅森特雷特說:「許多客戶仍期待能在55到60歲時退休不再工作,但當我們討論財務現況時,我只能說:你在做夢。若很晚才生小孩,又要揹負30年房貸,不可能在那個年齡準備好退休。」
他補充道,能否繼續工作也取決於健康,並非事事皆如人意。
總而言之,面對退休與房貸並存的困境,只有早早地進行務實的財務規劃,人們才有可能安享夕陽生活。◇
責任編輯:齊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