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球车电市场分裂两阵营 台湾供应链具战略地位

图左起为电电公会秘书长林全能、经济部产业技术司副司长周崇斌、TAIFE主席暨工研院机械所所长张祯元、TARC主委暨车辆中心董事长王正健。(经济部提供)
人气: 4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5年10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侯骏霖台湾台北报导)全球车电产业正受地缘政治与人工智慧(AI)应用推动,逐渐形成“中国”与“非中国”两大阵营。台湾车辆研究测试中心董事长王正健1日指出,欧美车厂在选择合作对象时,越来越重视供应链安全与专利保护,台湾将成为具战略地位的合作伙伴。

台经济部推动成立的“AI Automotive产业大联盟”1日正式启动,由台湾车辆移动研发联盟(TARC)与电电公会(TEEMA)签署合作协议,聚焦智慧座舱、自动驾驶与车联网三大应用,目标抢攻兆元商机。

全球车电受人工智慧(AI)影响,产业正处于关键转折点,根据国际研究机构Precedence Research调查显示,AI在车电领域的市场规模,将以年均复合成长率30%的速度增长,预估2025年突破50亿美元,2035年上看500亿美元。

王正健表示,台湾过去20年累积电动车平台与自动驾驶技术,如今AI应用进一步要求跨领域合作。他分析,全球车电市场逐渐形成“中国”与“非中国”两大阵营,欧美车厂在选择合作对象时,更看重供应链安全与专利保护,台湾非红供应链具备战略地位,有望成为国际合作对象。

王正健预估,台湾车电产值将从去年新台币5千亿元,在2029年挑战9千亿元,并朝兆元规模迈进。他认为,这波成长不仅来自于电动车普及,未来智慧化与自动化系统的大量应用,是台湾应持续深耕的新兴产业。

尽管近期电动车市场成长放缓,部分专家认为电动化大趋势不变,产业焦点正逐渐转向智慧座舱、车联网与自动驾驶。工研院机械所所长张祯元指出,若台湾结合半导体硬体优势与ICT软体能量,未来有机会在智慧车电形成强大的竞争利基。

张祯元认为,AI技术对于台湾车辆产业发展相当重要,透过生成式AI能模拟各种路况并快速判断,提升驾驶与行人安全。他说,这是台湾未来行车的趋势。

电电公会秘书长林全能则强调,AI车电大联盟将朝“群聚能量”、“开创价值”与“链接国际”三大方向推进。电电公会不仅锁定车电市场,未来也将延伸至AI机器人、无人机等应用领域,寻找下一个台湾“护国神山”。◇

责任编辑:玉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