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四家”之吴镇

font print 人气: 4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讯】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嘉兴魏塘镇(今浙江嘉善)人。吴镇酷爱梅花,房子四周种满梅树,著有《梅花庵稿》﹐这也是梅花道人的由来。吴镇博学多才﹐但性情孤高﹐生活贫寒,一度以卖卜为生,曾居杭州西湖孤山二十年。
  
吴镇是元代诗、书、画三绝的文人画家﹐与倪瓒、黄公望、王蒙共称“元四家”。据四库全书记载吴镇是:“抗怀孤往,穷饿不移,胸次既高,吐属自然拔俗”。吴镇早年常临摹董巨﹐李郭等北宋诸家的山水画﹐后来画风逐渐成熟﹐有了自己的特色。吴镇擅长画山水,兼擅墨竹、古木,竹石﹐且题诗画上。他的水墨山水受董源,巨然的影响,尤其对巨然的披麻皴和点苔等技法情有独钟,取法甚多。吴镇的山水画笔力苍劲﹐墨沈淋漓﹐意境苍茫沉穆﹐多以渔者泛舟江上﹐打鱼垂钓为题材﹐这可能与他久居江南水乡有关。吴镇的墨竹画受苏东坡和赵孟頫的影响﹐强调竹子有节的特性﹐十分赞赏竹子虚怀若谷、又坚守气节的品格﹐墨竹画苍劲拓落﹐“浓淡粗细,便见荣枯。仍要叶叶着枝,枝枝着节。”
  
吴镇的作品较多,有《渔父图》(故宫博物院藏),《清江春晓图》,《秋江渔隐图》,《双松平远图》(在台湾)﹐《嘉禾八景图》等作品。@(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元代中后期,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四人,在山水画创作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以真山真水的现实描绘为起点。在绘画史上得到很高的评价,被称为“元季四大家”。黄公望,本姓陆,名坚,江苏常熟人,后过继给浙江永嘉黄氏为义子,聪颖俊秀, 其父九十始得之,说:“黄公,望子久矣。”因而得名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
  • 倪瓒的绘画开创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画风,在绘画史上被列为元代中后期的“元四家”之一,又被当代评为“中国古代十大画家”之一,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他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 王蒙,字叔明,号香光居士,湖州(今浙江吴兴)人,晚年隐居临平(今浙江余杭临平镇)黄鹤山,固自号黄鹤山樵,又自称香光居士。王蒙是元代杰出画家,与倪瓒、黄公望、吴镇共称“元四家”。外祖父是元代著名书法家和画家赵孟 。据《明史-文苑一》记载,“洪武初,知泰安州事。蒙尝谒胡惟庸于私第,与会稽郭传、僧知聪观画。惟庸伏法,蒙坐事被逮,瘐死狱中。”,是指王蒙明初出任泰安(今属山东)知州,曾至胡维庸家观赏藏画,后因胡维庸案牵累,死于狱中。
  • 王旦以其德量诠释了“宰相肚里能撑船”的真正意涵。他就是被宋真宗称为“致太平者”的一代贤相王旦,也是北宋历史上连续任职时间最长的宰相。
  • 汉朝之世,匈奴一直是心腹大患。汉初,仁慈恭俭的汉文帝,谦冲为怀,以温柔敦厚、不扰民的治道闻名于世。汉文帝忧心匈奴的侵扰苦无良将,他对匈奴的入侵又是如何面对的呢?小官冯唐对他说:“陛下即使得到了廉颇、李牧,也不能用也!”反映什么呢,是说汉文帝怯弱无为吗?
  • 于谦是一个两袖清风的清官,无欲则刚,为了社稷安危,没有半点私欲,“粉身碎骨浑不怕”,可以舍生取义,觉得这样做就是合乎天理。其实,还是没有充分理解“中庸”的精义乃是中正和中和所致。
  • 二十岁束发从军,十九年间位至将相;一生经历一百二十余战,未尝一败。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岳飞堪称南宋战场上叱咤风云的最著名的统帅。他和他麾下的岳家军,也成为中国战争史上的一段传奇。
  • 中国古代对医生有着不同的称谓。周代将医术高明的医生尊称为“上工”或“良工”,此后又将内科医生称“疾医”,外科医生称“疡医”,管理帝王饮食卫生的医生称“食医”。宋代开始,北方人对医生尊称为大夫,一直沿用至今。
  • 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仁孝之君,他在位期间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汉文帝带给国家与人民之福与他“无为”、“无执”没有皇帝架子的修养大有关系。本文几则汉文帝的小故事自然流露其仁德之一二。
  • 公元1958年8月23日中共对金门发动大规模炮击,开启了震惊中外的八二三炮战,然而在这场战斗中除了广为人知的公开史料外,在蒋介石的个人传记里也记载了几件鲜为人知的佚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