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肠道菌群 打造好体质:专家认证七大秘诀

肠道菌群失衡会削弱肠道黏膜屏障,使毒素趁虚而入并诱发慢性炎症。(Siamionau Pavel/Shutterstock)
肠道菌群失衡会削弱肠道黏膜屏障,使毒素趁虚而入并诱发慢性炎症。(Siamionau Pavel/Shutterstock)
文/Jennifer Sweenie 编译/黄襄
2025-10-03 01:00 中港台时间|10-03 16:23 更新
人气 86

你的肠道不仅能分解食物,还能透过数兆微生物发送化学信号,影响能量代谢、发炎反应与胰岛素调节。当肠道失衡时,这些过程会被打乱,从而为体重上升、精力不济与慢性疾病埋下隐忧。

好消息是,肠道健康可以被快速重建。功能医学营养师阿德里亚诺·多斯桑托斯(Adriano dos Santos)指出:“有些研究显示,肠道适应得很快,短短两周就能改变其组成。”

肠道如何掌控你的新陈代谢?

2024年由多斯桑托斯主导的一篇系统性综述证实,饮食能直接影响超过20%的肠道菌群组成,而菌群的状态又反过来影响代谢健康。

健康的肠道菌群能分解纤维,产生丁酸盐等短链脂肪酸(SCFAs)。这些物质不仅为肠道细胞提供能量,还能触发胰岛素分泌、刺激调节食欲的肠道激素(如GLP-1),维持血糖稳定。

多斯桑托斯强调:“肠道微生物会影响我们身体选择储存脂肪或使用能量的方式。”

肠道菌群如何引发炎症

失衡的菌群会破坏肠道屏障的完整性(俗称“肠漏症”),让毒素渗入血液,引发慢性低度发炎。同时,菌群也会影响饥饿素与瘦体素等荷尔蒙,左右食欲与饱足感。研究发现,特定菌种的丰沛与否,甚至与一个人的胖瘦体质有关。

营养师麦可·吉德里(Michael Guidry)更指出,强烈的食欲(特别是想吃甜食或精致淀粉)正是肠道菌群失衡的警讯。当念珠菌(Candida)等坏菌过度生长时,它们会“绑架”你的神经系统,向大脑发送讯号,驱使你渴望特定食物。

重建肠道健康:专家认证的7个实用方法

1. 避免超加工食品:2024年研究显示,超加工食品会降低菌群多样性并增加发炎。

2. 摄取多样植物:每周吃超过30种不同的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豆类、坚果等),能显着提升菌群多样性。

3. 增加膳食纤维:逐步增加每日纤维摄取至25–30克,例如以藜麦取代白米,或在餐点中加入豆类与水果。

4. 多吃发酵食物:2021年《细胞》期刊研究显示,富含发酵食品的饮食(如优格、泡菜、康普茶)能显着提升菌群多样性并降低发炎。

5. 关注新兴疗法:粪便菌群移植(FMT)等疗法在改善胰岛素敏感度上已展现潜力。

6. 益生菌补充品:虽应以食物为主,但含多种乳酸杆菌与双歧杆菌的益生菌补充品,对代谢健康也有助益。

7. 回归基础生活:与其依赖补充品,不如从均衡饮食、充足补水、压力管理、优质睡眠、规律运动与接触户外做起。

肠道菌群是调控代谢的关键因素。透过饮食多样化、摄取足量纤维、多吃发酵食物并维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就能帮助肠道恢复平衡,进而支持新陈代谢与整体健康。

作者简介:​Jennifer Sweenie 是常驻纽约的健康记者,也是一位营养疗法实践者与训练有素的健康烹饪厨师,专注于功能性营养与天然食物的力量。她是纽约市慢食(Slow Food NYC)董事会成员,并曾任 Farm-to-Consumer Foundation 基金会董事会成员。

原文 Metabolism With Gut Friendly Changes 刊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责任编辑:卫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留言

  • 大纪元保留删除骗话贴、下流话贴、攻击个人信仰等恶意留言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