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每年的5月5日或6日,视太阳(从地球人的角度来观察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元代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立夏时节,是万物茂盛秀丽的季节,植物开花结果。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说:“孟夏之月,天地始交,万物并秀。”《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生动地描述了立夏时节的景象:青蛙开始聒噪着,蚯蚓忙着翻松泥土,乡间田埂的野菜争相出土攀长。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的时间。心通于夏气,是说心阳在夏季最为旺盛,功能最强。所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
《黄帝内经‧素问》:“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明代张介宾《类经》:“心为一身之君主,禀虚灵而含造化,具一理而应万机,脏腑百骸,唯所是命,聪明智慧,莫不由之,故曰神明出焉。”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
中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礼记》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南郊举行“迎夏”仪式,迎接夏天的到来。因此时农作物是生长旺季,朝廷还会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巡查,勉励农民抓紧耕作,不可还在城邑中休息。
──转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