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韓信「胯下受辱」的無賴 後來怎麼樣了?

作者:史慧
韓信。(天外客/公有領域/大紀元合成圖)
font print 人氣: 693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 ,

眾所周知,韓信少年時家境貧寒,常常連飯都吃不飽,還曾經當街被一個無賴攔住,從其胯下鑽了過去,被大家笑話以為膽怯。然而這位眾人瞧不起的少年,長大後竟成了漢朝的開國大將軍。

在楚漢戰爭中,韓信用兵如神,百戰百勝,將霸王項羽逼至江邊自刎。西漢建立後,韓信被劉邦封為「楚王」,其老家淮陰也在自己的轄地,可謂榮歸故里。

昔日走街串巷的窮小子,今日成了赫赫有名的大王,當年欺負他的那個街頭痞子,怕是嚇得瑟瑟發抖,追悔莫及了吧?然而韓信的舉動卻出乎常人的意料。

《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韓信「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為楚中尉,告諸將相曰:『此壯士也。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殺之無名,故忍而就於此。』」

即:韓信召來當初侮辱自己從其胯下鑽過去的人,將其封為中尉。韓信對眾將士說:「這是位壯士。當年他侮辱我的時候,我難道不能殺死他嗎?只是沒有理由殺他,因此我忍受了一時的侮辱,才成就了今天的功業。」

清代任伯年繪《韓信胯下受辱圖》。(公有領域)

一般人在眾人面前受如此屈辱,有朝一日得勢了,一定會加倍報復。而手握千軍萬馬的韓信,不僅不想傷害那個地痞無賴,甚至連一絲怨恨都沒有,反而給了他大大的封賞。

對於韓信為甚麼這麼做,後人有各種猜疑。在筆者看來,沒那麼複雜,韓信真的就是來報恩的。你不能用一般人的境界來衡量韓信。在韓信看來,沒有當年的「胯下之辱」,他就不可能忍辱負重,也就沒有後來的自己。韓信明白是那個無賴成就了自己,因此特意謝謝他。

韓信寬廣的胸懷、過人的智慧令人敬佩,不愧為千古名將。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李梅

推薦閱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郾城大捷是南宋前所未有的輝煌戰績。縱是反對北伐的宋高宗,得到捷報後,也激動地下詔嘉獎岳家軍,創造是宋金交戰15年來百餘戰中,孤軍在平原大勝金人的奇蹟,統帥岳飛更是「忠義貫於神明,威惠孚於士卒」的神將。
  • 演義傳說總是那麼動人心弦,岳飛第四次北伐,也就是最為人熟知的北伐戰爭,是他一生最輝煌、最壯烈的功績。郾城潁昌大捷、誤走小商河、大戰朱仙鎮,哪一個提起來都那麼令人熱血沸騰,彷彿瞬間回到那個久遠的時代。
  • 文可題詩填詞,流傳千古;武能統軍作戰,統一南北。歷史上文武雙全的風流人物中, 岳飛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佼佼者。在征戰途中,岳飛飽覽錦繡山河,寄情言志,留下感人肺腑的篇章。 或許這就注定了,岳飛的一生將在戰場上度過,以苦為樂,矢志不渝。
  • 歷史上的北伐戰爭,既有晉代祖逖中流擊楫的豪放意氣,也有蜀相諸葛亮兵出祁山的鞠躬盡瘁,更少不了岳飛北上抗金、收拾舊山河的壯懷激烈。正因為這些千古流傳的英雄故事,「北伐」也被賦予銳意進取、統一國家的意義。
  • 漢武帝在位時,版圖遼闊,國力強大,對橫行於塞北的匈奴族,已不再採用漢高祖時代的和親政策,而是對匈奴發動一波波的大規模反擊。在對匈奴長達幾十年的征戰中,衛青、霍去病、李廣三人,是抗匈奴名將,而霍去病是三人中戰功最大者。
  • 外驅金虜,內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飛以忠義許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紹興五年(1135年),岳家軍平定楊么的洞庭湖之戰,可說是岳飛軍事生涯中一部驚人的傑作。
  • 自束髮從軍到收復建康,岳飛征戰八年,身經大小二百餘戰,終成一位統領精銳部隊的青年將領。金兵撤退後,之前潰逃的宋兵淪落為匪寇,繼續在江西、兩湖橫行作亂。岳將軍來不及撣去一身征塵,毅然投入平定賊寇的戰事。
  •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一曲《揚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時古城揚州的蕭條景象。南宋初年,不僅是揚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鐵蹄下遭受著戰火浩劫。亂世中成長起來的大將岳飛,在一片哀音中譜出不一樣的聲調。
  • 公元1127年,趙宋的年號從「靖康」改為「建炎」。宋高宗登基稱帝,歷史正式從北宋過渡到南宋。20多歲的新天子,對金人是戰是和仍然是舉棋不定的態度。同樣年輕的岳飛,卻呈上一封言辭懇切、情感激越的奏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