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

浴室里的这3样东西 千万别共用

浴室里的这3样东西 千万别共用
有专家说,浴室中常见的毛巾、牙刷或刮胡刀等个人卫生用品不应该共用。此为浴室示意图。(Shutterstock)
2025-10-13 11:45 中港台时间|10-14 09:17 更新
人气 1632

【大纪元2025年10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陈俊村报导)当你与同事出差时,你可能必须在外地住一晚,而且忘记带毛巾、牙刷或刮胡刀。你也许会想借用同事的,而不想只为这一晚而花钱买新的。但有专家说,这3种浴室里常见的个人卫生用品都不能共用,以免感染。

澳洲格里菲斯大学(Griffith University)护理学名誉退休教授莫特尔(Thea van de Mortel)在The Conversation网站撰文说,很多致病细菌、病毒或真菌寄生在浴室里的布料、塑胶和金属物品上。

这些所谓的致病微生物可以在这些表面存活很久。也就是说,它们能够在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内引发感染。

举例来说,麹菌(aspergillus)这种真菌可以在布料和塑胶上存活一个多月。有些细菌可以在这些表面存活几年。很多病毒可以在陶瓷、金属、布料和塑胶等材料上存活数小时至数月的时间。

但使用别人用过的毛巾、牙刷或刮胡刀等特定物品究竟有何风险?

毛巾

美国的一份报告指出,一群高中美式足球运动员感染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共用一条毛巾的球员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可能性是一般球员的8倍。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引发脓疱疮这种皮肤病。但在极少数情况下,它会导致危及生命的感染性休克和器官衰竭。

在这个案例中,由于接触性运动中可能造成球员出现割伤和擦伤,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传播风险可能增加。

在美国的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50个家庭进行了为期12个月的追踪调查。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儿童。

他们发现,当家庭成员共用毛巾时,金黄色葡萄球菌传播的风险显着增加。

尽管在洗澡时用肥皂和水清洗身体可以减少皮肤上的微生物数量,但并不能完全清除它们。而普通浴室温暖潮湿的环境也会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浴室里的毛巾示意图。(Shutterstock)
浴室里的毛巾示意图。(Shutterstock)

牙刷

微生物可以在坚硬物体上存活,例如牙刷。牙刷会致使牙龈出血,所以不建议共用牙刷,因为这可能会传播C型肝炎等血源性病毒。

并非所有C丙型肝炎感染高危险群都接受过检测。此外,即使没有症状,人们也可能具有传染性。

任何与唾液接触过的物品(例如牙刷)也可能传播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包括第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即使没有HSV-1感染迹象,患者也可能传播这种病毒并造成他人感染。

有研究发现,牙刷可能被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假单胞菌等病菌污染。HSV-1的数量也足以引起感染。这种病毒在塑胶物品上可以存活2至6天。

刮胡刀

微生物也能在刮胡刀等坚硬物体上存活,而且使用刮胡刀时很难避免刮伤。因此,共用刮胡刀可能会传播血源性病毒。

谁有感染风险?

莫特尔表示,以下这些群体特别容易因为共用个人卫生用品而感染:

婴儿——其免疫系统仍在发展中。

老年人——其免疫功能在晚年会下降。

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免疫抑制剂包括抗癌药物、口服皮质类固醇和器官移植后服用的药物等。

第2型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升高会损害免疫细胞和相关分子的功能。

莫特尔总结说,如果你与别人共用毛巾、牙刷或刮胡刀,你们就会经常密切接触,而且共享微生物。虽然感染的整体风险很低,但最好还是养成不要共用个人卫生用品的习惯。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我们
请进入安全爆料平台
让全世界看到正义就在今天
大纪元电子报
一旦重大新闻发生,我们会立即发送到您的电子邮箱
Email Icon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留言

  • 大纪元保留删除骗话贴、下流话贴、攻击个人信仰等恶意留言的权利
本网站图文內容归大纪元所有, 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2000 - 2025 The Epoch TimesAssociation Inc.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