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优雅:文明和善良是快乐的源泉

《城乡社交礼仪》(Town & Country Social Graces)出版于2002年,汇集了多位作者探讨“得体而不古板”的社交之道的散文,笔触生动。我随意翻阅,读到了在文集靠后位置、由欧文‧爱德华兹(Owen Edwards)撰写的《看不见的优雅》(Invisible Grace)。作者将文明礼貌与善良联系起来,而人类精神的某种优雅与美好正是由此迸发。
很长时间以来,《社交礼仪》这类手册一直吸引着美国读者。乔治‧华盛顿年轻时曾抄写并实践了“110条文明礼仪与得体行为准则”。这份准则由法国耶稣会士撰写,后来被翻译成英文,在当时广受欢迎。19世纪中期,诸如《女士礼仪手册》和《男士礼仪手册》等关于礼仪、着装和习俗的指南广受好评,畅销不衰,至今仍可买到。随后,许多其它礼仪指南相继问世,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或许是1922年出版的、艾米莉‧波斯特(Emily Post)所著的《礼仪》一书。
对于任何一本礼仪指导的佳作来说,其背后的哲学都是相同的,无论作者是否直接阐明。在电影《魔法电波》(Blast from the Past,或译“超时空宠爱”)中,剧中人物特洛伊(Troy)巧妙地对此总结:“我以为‘绅士’是指拥有马匹的人。但事实证明,他对淑女或绅士的简单定义是,总是努力确保在他(她)周围的人尽可能舒适的那类人。”
礼仪成就人格

礼仪塑造一个人的品格,接下来呢,真正的礼貌便会激发善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成语虽是老生常谈,却深植于所有真正礼仪的核心。它的理念和含义不仅体现在《圣经》里,也体现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一旦付诸实践,它会引领我们进入另一个境界——仁慈。
最近,一位卫理公会的朋友向我提到一位韩国移民牧师的事迹,这位牧师主管她所在的一个委员会。当人们感慨当今社会礼仪已日渐式微之际,这位牧师因其待人彬彬有礼而引人注目。我的朋友和其他许多人还发现,这名牧师是他们所见过最善良的人之一,他的礼貌并非徒有其表,而是通往其内心世界的“迎宾卡”。
《圣经》里的“好撒玛利亚人”(Good Samaritan)是另一个例子,它诠释了礼貌、友爱和慷慨所凝聚的善举。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撒玛利亚人在路上遇到一个陌生人,那人被强盗打得半死,躺在路边。撒玛利亚人本可以像在他前面的过路客一样,对此视而不见,继续赶路。但是他并未置之不理,而是为受伤的人包扎伤口,又把他带到一家客栈,并支付了他的食宿费用,直到他身体康复。
好撒玛利亚人的善行融合了礼貌与关切,无形的优雅——快乐,便由此如清泉般流淌而出。
亲身实践
礼仪与快乐二者的联系常常难以辨别,但是证据确凿。以文学作品为例,狄更斯在《圣诞颂歌》(A Christmas Carol)的结尾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最精彩的阐释。书中,主人公埃比尼泽‧斯克鲁奇(Ebenezer Scrooge)重获新生,他深刻意识到从前对待他人的粗鲁刻薄,并为自己的精神蜕变感到欣喜。他说:“我像羽毛一般轻盈,像天使一般快乐,像小学生一般开心。”
再举个生活中的真实事例。6月中旬,我南下参加一位姻亲的葬礼,他和我是相识三十年的好友。葬礼前一天晚上,在等待晚间探望时,我巧遇殡仪馆的办公室主任。这位三十多岁的女士彬彬有礼,她的举止和面容都令我感觉和蔼可亲。我当即想到,她应该是讨论“快乐”这个话题的理想人选。于是,我先向她简要介绍了我的写作计划,然后与她对坐攀谈。我提问说,她的工作是否给她带来过快乐。
女士想了好一会儿,说道:“我把这份工作视为一种使命,帮助那些处于人生低谷的人,而那低谷是我们所有人都终将面对的。这工作很辛苦,也很有挑战性,不过,也有快乐,因为你知道自己曾尽力去帮助他人走过困境。”她停顿了一下,补充说:“你不一定开心或幸福,但你可以是快乐的。”
这便是关于快乐的答案,简洁明了,正如任何作者所期望的那样。尊重他人、付出善意,为人效劳:这些都是我们称之为快乐的无形力量的组成部分。
任何人都可以检验并证实这一论点。想想你认识的这一类人,他们更关注他人而非自身,无论对方是短暂的相遇客,还是一生挚爱,他们都会对其关怀体贴。这些关心他人的人有时也会不开心,或许会因为蒙受巨大的损失而悲伤,又或许在被错怪时而生气不悦,但是,那些情绪只是特定情境带来的过眼云烟。
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位年轻女士一样,在众多的她和他身上,我们见证了快乐的优雅。
原文:“Invisible Grace’: Civility and Kindness Are the Wellspring of Joy”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作者简介:
杰夫‧米尼克(Jeff Minick)有四个孩子,儿孙满堂。20年来,他一直在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为在家上学的学生讲授历史、文学和拉丁语。他著有两部小说:《艾曼达‧贝尔》(Amanda Bell)和《他们翅膀上的尘埃》(Dust on Their Wings),还创作了两部纪实作品:《边学边做》(Learning as I Go)和《电影成就男人》(Movies Make the Man)。如今,他在维吉尼亚州的弗兰特罗亚尔(Front Royal)生活、写作。
责任编辑: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