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阿克马的金黄盛会 Nina的荷兰市集游记

Nina 的荷兰起司市集游记。(Nina Chen提供)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5年09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廖俪芬台湾报导)9月26日周五早晨,阿克马(Alkmaar)市政广场从十点钟起便热闹滚动。广场中央整齐堆叠着一颗颗“轮胎大”的起司,每颗重量在13到20公斤之间,黄色的光泽在秋阳下格外醒目。台湾空拍达人Nina Chen站在人群中,记录下这场延续数百年的乳酪市集。“两人一组搬运起司,来来回回,称重,真的很有趣。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不同的起司公司,广场周围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Nina说。她笑着回忆,现场有位近八十岁的老伯伯,得知她来自台湾时,转头告诉身旁的老伴:“Taiwan is ours.”那一刻,陌生却真诚的笑容,成了她此行最难忘的片段。

身穿白衣、头戴红帽的搬运工人,正扛着满载起司的红色扁担,稳步走过广场。(Nina Chen提供)
现场有位近八十岁的老伯伯,得知她来自台湾时,转头告诉身旁的老伴:“Taiwan is ours。”(Nina Chen提供)
“轮胎大”的起司,每颗重量在13到20公斤之间,黄色的光泽在秋阳下格外醒目。(Nina Chen提供)

百年市集的历史身影阿克马的起司市集可追溯至16世纪末。到了18世纪全盛时期,一周可举办四天交易,规模惊人。虽然现代贸易早已不需靠传统市集,但阿克马仍保留了最原始的方式,成为当地的观光与文化象征。广场四周今天依旧站满了围观群众,甚至设有看台和大萤幕转播。现场的热闹氛围,几乎可以比拟足球比赛。

9月26日周五早晨,阿克马(Alkmaar)市政广场从十点钟起便热闹滚动。(Nina Chen提供)
“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不同的起司公司,广场周围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Nina说。(Nina Chen提供)

9月26日周五早晨,阿克马(Alkmaar)市政广场从十点钟起便热闹滚动。(Nina Chen提供)“不同颜色的帽子代表不同的起司公司,广场周围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Nina说。(Nina Chen提供)

一颗起司的旅程开市后,业者走进场内挑选心仪的起司。买方会与穿着白袍的检验员一起切开样本,检视内部的孔洞、质地与气味。当买家确认品质后,接着进入议价环节。成交后,公司挑夫便会抬着装满乳酪的木托架前往秤重。为了不损伤起司,两名搬运者的动作必须完全同步,那种默契让现场观众频频拍手。最后,由第三方秤重员确认重量,整笔交易才算完成。这样的过程,每周在广场上不断重演,也让观光客得以亲眼见证传统。

买方会与穿着白袍的检验员一起切开样本,检视内部的孔洞、质地与气味。(Nina Chen提供)
这样的过程,每周在广场上不断重演,也让观光客得以亲眼见证传统。(Nina Chen提供)

游客的笑声与交流除了交易,阿克马市集更像一场文化交流。Nina发现,许多游客并不是单纯来看热闹,而是带着敬意与好奇心。有人在秤重台上体验,有人驻足在乳酪船边合影。“很开心,大家都知道China和Taiwan是不同的国家。”Nina特别提到,当地人主动打招呼的友善,让她在异乡感受到归属。

Nina发现,许多游客并不是单纯来看热闹,而是带着敬意与好奇心。(Nina Chen提供)
Nina特别提到,当地人主动打招呼的友善,让她在异乡感受到归属。(Nina Chen提供)

黄金色的阿克马午后的阳光洒落,广场上数百颗乳酪像金币般排列。搬运工人戴着红、蓝、黄、绿的帽子,走在石板路上,脚步一致,木托架上的起司稳稳晃动。这样的画面,既是阿克马的日常,也是游客心中的非凡。Nina用手机与文字,记录下这场盛会。她说,阿克马市集并不只是乳酪交易,而是城市如何保存记忆、与世界分享的方式。

午后的阳光洒落,广场上数百颗乳酪像金币般排列。(Nina Chen提供)
Nina用手机与文字,记录下这场盛会。(Nina Chen提供)
Nina说,阿克马市集并不只是乳酪交易,而是城市如何保存记忆、与世界分享的方式。(Nina Chen提供)

责任编辑:陈玟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