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9月27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Mollie Engelhart撰文/信宇編譯)多年來,我一直在多個場合強調這一點:曾經極具堅韌性的美國農業已經變得越來越脆弱。在提倡綠色革命之後,我們拋棄了祖祖輩輩那種在一塊土地上輪作、綜合飼養牲畜、實現多種收入來源的耕作方式。相反,我們接受了「要麼做大,要麼退出」(go big or get out)的模式。曾經種植多種作物、養活眾多家庭的土地被翻耕,取而代之的是一排一排看不到頭的單一作物。其中最大的單一種植作物之一,就是大豆。
在美國,幾乎所有食物都含有大豆。動物飼料、食用油、填充劑,以及數量驚人的加工食品中都含有大豆。事實上,我並不討厭大豆。我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是素食主義者,也吃過不少豆腐,我女兒也愛吃毛豆。她現在甚至還在課餘時間在自家的菜園裡種植毛豆。我們還把大豆播種到我們用來餵牛的覆蓋作物中。大豆本身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它占據了美國農民種植作物的很大一部分,而我們的生存卻取決於大洋彼岸的某個買家是否願意現身。
大多數人沒有意識到這樣一個事實。中國就是世界範圍內的大豆主要市場。他們購買了全球約60%的大豆,每年超過1億噸。即使美國能夠把大豆賣給世界上所有其它買家,他們的總需求量也只有40%,遠不及中國的需求量,由此可見中國在大豆市場舉足輕重。然而,隨著今年收穫季的開始,沒有任何一張來自中國的購買美國大豆的新訂單。這種沉默已經導致大豆的期貨價格暴跌,現貨報價萎縮。農民們開著裝滿豆子的糧車進城,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利潤一天天蒸發。中共可以等待。他們已經儲存了創紀錄的大豆庫存,可以決定何時以及是否購買美國的大豆。然而,美國農民卻沒有選擇。我們的槓桿已經到了極限。大多數家庭全年都在借債生產,期盼在收穫時一次性還清欠款。如果大豆的價格暴跌,就沒有緩衝地帶了。
除此之外,這對美國來說真的是雙重打擊。即使中共拒絕下訂單購買我們的大豆,我們仍在購買他們的農用化學品。我們的農田已深陷於依賴外國企業提供的種子與農藥噴劑,有時這些企業正是生產藥品的同一批公司。他們賣給我們的化學品令我們的土壤變得貧瘠,令我們的身體變得虛弱,然後他們又賣給我們治療這些不良後果的藥片。我們不僅依賴中共來消費我們的產品,也依賴中共來購買種植所需的投入品。更糟糕的是,美國現在已經成為糧食淨進口國。我們的糧食產量已經不足以養活自己的人民。
這並非抽象的貿易爭端,而是關乎美國人生命的重大議題。2017年至2022年間,美國損失了近14.2萬個農場。僅在德克薩斯州,這一時期就有超過1.7萬個農場消失,超過160萬英畝的農田消失。去年,德克薩斯州在短短12個月內就失去了4,000個農場。與此同時,美國的牛群數量已降至1940年代以來的最低水平。我們現在只能依靠從南美和其它地區進口肉類來滿足需求,而我們自己的肉牛群體卻在持續減少。我每週都會與那些感到陷入困境的農民交談。他們專門使用設備,大量借貸,整個系統都圍繞大豆或玉米建立。就像幾十年來一直被困在1970年代價格的棉農一樣,他們覺得自己沒有出路。
我發出這些警告,並非因為我討厭化學品,也不是因為我希望每個人都像我一樣進行再生型農業耕種(儘管我確實如此)。我發出這些警告是因為這個體系正在我們眼前崩潰。我們一直傲慢自大,假裝無休止的單一作物種植是可持續的,外國市場永遠存在。我們一直盲目地忽視了一個事實:依賴中共購買我們的作物和提供我們的投入品會讓我們處於危險之中。美國當代著名農民詩人溫德爾‧貝里(Wendell Berry)曾經寫過:「吃飯是一種農業行為」(eating is an agricultural act)。我們變得健忘,對他的提醒置之不理。進行農業耕作,並不是對已經逝去的時代的一種懷舊生活方式,它是所有生命的基礎,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吃飯,正所謂「民以食為天」。
農業的堅韌性並非源於將整個農場押注於一種作物和一個買家,而是源於多樣性。這意味著將牲畜重新納入土地,因為牛、豬和雞可以提供天然肥料,循環養分,並增加新的收入來源。這意味著重建本地肉類加工廠,使牲畜不必長途運送到大型加工廠——此舉既推高成本,又造成生產瓶頸。這意味著實現作物多樣化,使大豆能夠繼續輪作,但不會在整個地區占據主導地位。這意味著放寬監管,允許農民直接向社區、學校、醫院和鄰居出售食品,而不是強制所有食品都通過商品體系銷售。這意味著重新調整政策,不是僅僅以蒲式耳(bushel,也譯為英斗,主要用於度量農產品,1蒲式耳等於8加侖,約36.37公升)為單位的產量來衡量,而是通過土壤健康、作物輪作和家庭規模農業等指標來獎勵為提高農業堅韌性而作出的努力。
我知道,在再生農業、作物多樣性以及擺脫農藥的束縛方面,我的這些話上聽起來像是老調重彈。但這並不是因為我是個討厭水中添加化學物質的(主張自然、反工業化的)嬉皮士(hippie)。而是因為這個脆弱的體系正在壓垮農民,摧毀農村社區,讓我們的國家依賴外國勢力來消費我們的產品和提供投入,而我們卻已經成為糧食淨進口國。堅韌性並非可有可無的概念,而是關乎我們的生存。如果我們不正視現實,美國農民將繼續滑向破產的深淵,而外國勢力將繼續掌控我們的餐桌,甚至在美國農民關停農場的時候大肆收購我們的土地。
作者簡介:
莫莉‧恩格爾哈特(Mollie Engelhart)是一名再生型農業從業者和牧場主,致力於糧食主權、土壤再生,並積極推廣自耕自足和自給自足的家庭農耕知識教育。她的最新著作是《揭穿自然真相》(Debunked by Nature, 2025)。該書分析了我們對食物、農業和自由的認知,真實、引人入勝地講述了她從純素廚師和洛杉磯餐館老闆到親自動手耕耘土地的農民的歷程,以及大自然如何改變了她的文化規劃。
原文:How Soybeans Became America’s Weak Spot 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