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体
简体
大陆
美国
香港
国际
台湾
|
即时
评论
专题
视频
|
科技
财经
娱乐
文化
|
生活
健康
各地分网
纽约
旧金山
洛杉矶
波士顿
多伦多
温哥华
澳洲
欧洲
日本
更多
大 纪 元 文 化 艺 术 网
文化百科
史海钩沉
文明探索
艺海漫游
文学世界
人物春秋
人生感悟
教育园地
大纪元文化网
>
文化百科
>
璀璨文化
► 璀璨文化
● 节日‧节气
● 神话‧传奇
● 预言‧天象
他动一念 数十年修行前功尽弃
2025-11-23
“一念”看似无形,而有形之果却是起于无形之念。一个清修数十年的僧人,就因为起了“一念”,造下果报,走到修行的...
中国画原论(九): 中国画的创作
2025-11-22
中华传统文化大而难穷其象,小而难究其委。万千语言何能尽言之?唯有道家的“道”和佛家的“法”能够说得清!
《论语》说(98):勇敢的子路为何怕闻道理?
2025-11-20
子路只比孔子小九岁,是孔子弟子中年纪最大、侍奉孔子最久的弟子。子路之勇于行,不仅是因为他勇武和忠诚,更是因为...
中国画原论(八):什么是中国画
2025-11-17
以作画媒介来命名的叫法更能准确区分不同的绘画,之所以叫中国画,从某种意义上是有突出中国文化背景及中国画本身独...
传说中的那些神奇植物
2025-11-16
优昙婆罗花形小而雪白,花形如古钟,茎细如蚕丝,周围还散着淡淡的光晕。均现一根、一茎、一花之玉体。最奇特的是...
修行数十年 为何无心之过难免一劫之报?
2025-11-13
“一念”带动的作用有多大?“一念”竟然会引来果报或劫难,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起来看看两位修行数十年的僧人的故事...
《论语》说(97):孔子之言“性与天道”
2025-11-13
可以看出,天道、地道、人道有别,但又是相通的(例如“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孔子有说“吾道一以贯之”。不过...
中国画原论(七):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2025-11-12
中国画的造型特点就是线,而线集中体现了笔力的功夫,也就是画之“骨”。这也是衡量画家技法水平的关键点之一,是属...
中国画原论(六):绘画与道德
2025-11-07
当人的心偏离道德标准的要求时,不是也反应在了各行各业之中了吗?在今天书画技法水平降低的同时,不是同样因为人心...
《论语》说(96):非子贡所及的是什么?
2025-11-06
既然有“命”,不管一个人修为如何高,如果“命”中有“人之加诸我也”的安排,你如何躲得过?事实上,人在迷中,自...
先秦时期皇帝与鼎的故事 鼎真的有灵
2025-11-04
“大名鼎鼎”形容人名气很大,“一言九鼎”形容某人的话很有分量,都反映出“鼎”的分量在历史上的不同寻常。史册中...
中国画原论(五):中国画的雅与俗
2025-11-02
最早在《毛诗序》中,释“雅”为“正”,“正”即“标准”之义,所以“雅”的含义就是代表“正的”、“标准的”。再...
苏轼和佛印、参寥子看怪石 有用无用?各得奇趣!
2025-10-30
苏轼谪贬黄州的第五年,虽然仍在人生中最大的一场灾难中,但他天真不泯,收得怪石数百枚,戏作《怪石供》一篇,给自...
《论语》说(95):枨也欲,焉得刚
2025-10-30
欲出自人之本性,孔子并不要求禁欲,而是主张“欲而不贪”(尧曰篇)。“欲而不贪”,就要节欲、寡欲,绝不能纵欲...
中国画原论(四):画如其人
2025-10-28
画品与人品之间的关系,自古就有论见。不过类似观点更早的时候不是论述在品画上,在《尚书‧舜典》中说:“诗言志...
日本庭园之“借景”生情——追求天人合一的更高境界
2025-10-27
“借景”是建造庭园的一种常用手法,即将景致作为庭园、建筑的一部分,延伸空间跨度,使建筑与自然、人与自然融为一...
取名琐谈
2025-10-24
取名不过三个字的小事,对于现代人来说却是一个困难繁琐的大工程。往往花了很大的功夫,仍旧难取一个令人满意的名字...
汉朝丞相公孙弘:海边放猪户扭转人生
2025-10-23
汉武帝—宣帝时期“人才济济、群星争辉”,这些人才往往得到“超常”的拔擢,就像殷代贤相傅说出身于建筑苦力,商朝...
中国画原论(三):写真
2025-10-23
“写真”的本意是“图写真形”的意思,这里的“真”即“神”,亦即“传神写照”。具体的说,就是用绘画的方式表现物...
《论语》说(94):学生白天睡觉 孔子咋那么生气呢
2025-10-23
宋朝理学家更是说:君子之于学,惟日孜孜,毙而后已,惟恐其不及也。宰予不能以志帅气,居然而倦。是宴安之气胜,儆...
岳飞说马和唐太宗用人
2025-10-21
自古以来,人才常被比作千里马,识马与识人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处。孔子在《论语宪问篇》中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
最是想念的季节:珍藏霜降之美 深秋平补养生有道
2025-10-21
霜降节气一到,西风急急奏起秋曲的尾声。“霜降”是黄历九月中气,也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在阳历10月22—2...
中国画原论(二): 古意
2025-10-18
很多艺术评论家及书画爱好者,经常会用“古意”这个词去评论一些艺术作品,这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评价。那什么是“古意...
《论语》说(93):孔子不如颜回?
2025-10-16
关于“闻一知十”和“闻一知二”的区别,《论语注疏》中说:一者数之始,十者数之终,颜回亚圣,故闻始知终。子贡识...
名人放下执著的三层境界 你属意哪一境?
2025-10-14
纪晓岚与好友聊天说:若百年后,我的图书器玩散落人间,被人摩挲于掌指尖,说“这是纪晓岚的遗物”,那也算一段佳话...
中国画原论(一):写意与文人画
2025-10-13
在唐宋以前,以及唐宋时期中国画的高峰阶段是没有“工笔”与“写意”这种对立说法的,也没有现在这种画法上明显的分...
夫妻之义
2025-10-10
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广泛存在于君臣、兄弟、朋友之间,其实也存在于夫妻之间。《后汉书‧列女传》中就收录了多...
《论语》说(92):谁敢说“不知其仁也”?
2025-10-09
孔子甚赞三弟子的才能,却称“不知其仁也”,在一定意义上,将“仁”与才能、本领区别开来,突出强调“仁”是一种修...
一盏清茗映俭德 品德高洁的古人茶事
2025-10-08
《茶经》中说:“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认为茶最适合品德高洁、节俭的人饮用。茶不仅是饮品,也是一种修身...
不老的中秋节 那些代代不老的中秋故事
2025-10-06
一到中秋节时节自然而然就让许多人想起一轮明月 ,想起明月中的故事,如嫦娥、吴刚和玉兔还有唐明皇游月宫等等,可...
1
2
3
…
166
»
●文化网热门文章
1
小雪节气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不要掉以轻心
图
2
【未解之谜】中共官员死而复活 带回冥界惊人信息
3
他动一念 数十年修行前功尽弃
图
4
【古道人生】坠水失踪二十年 原来去了桃花源
图
5
小说:红魔传(1)
图
6
穿越时空隧道 尘世彼岸的奥秘
7
清末“黄金大王”李宗岱亲眼见龙鳞
图
8
修女画家普劳蒂拉‧内莉的《最后的晚餐》
图
9
中国画原论(九): 中国画的创作
图
10
祖辈积德福荫子孙 一个善有善报的故事
图
●文化百科精彩保留
传说中的那些神奇植物
北宋文人写意山水园 感动日本大儒
日本庭园之“借景”生情——追求天人合一的更高境界
取名琐谈
中秋奇谭:伍子胥的钱塘潮和天外来的警告
●文化百科精选专题
成语典故
更多…
“如虎添翼”来自诸葛亮 福虎感应善能量
华夏智慧与趣味
更多…
挑选吉兆好年菜 中华和日式年菜聚福来
民俗探源
更多…
七月十五中元节 怎么看待“鬼月”?
命运天定吗
更多…
【古道人生】许多人都知道天诛 不知道地灭是怎回事
●更多专题
天文历法漫谈
笑得好起死回生
婚丧寿喜
七夕节
中秋节
端午节
清明节
元宵节
中国新年
冬至节
节气与生活
重阳节
命运天定.拨开迷雾
盘古开天.女娲补天
村居古厝
六十四卦杂记
节日传说故事
节日与诗词
节日食俗
古人怎样过节
节日游艺
奇石
谚语典故
成语典故
名山古寺
山岳仙迹探微
书法漫谈
神传祥兽
算术漫谈
文房四宝
卍字符号
书法名家名帖
中国武术
古道人生
民俗探源
华夏智慧与趣味
连载:经典名作中的秘密
千古英雄人物
中国历史正述
神韵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