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史实

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内抑豪强

如意
font print 人气: 100
【字号】    
   标签: tags: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耐老何!
──刘彻《秋风辞》

文景之后,汉朝出现了一位与秦始皇并称的皇帝──汉武帝。汉武帝在位54年(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占了整个西汉的四分之一。他对内抑制豪强励精图治、对外仁武并举开疆拓土,使汉朝的礼仪与文化远播西域及非、欧各国,所以至今中国人还被称为汉人,中国语言被称为汉语。

内抑豪强

汉朝自建立以来,有两种地方割据势力一直是朝廷的心腹之患:

其一是诸侯王国。许多诸侯王的封地大而肥沃,往往绵延千里,数十个城邑相连,朝廷若是不闻不问,诸侯王就在封地内极尽骄纵淫奢;朝廷若是逼急了,他们会互相联合分廷抗礼,甚至发动政变杀向王宫,汉景帝时就发生过诸侯王掀起的“吴楚七国之乱”。

其二是豪宗强族。汉武帝时由于经济发达,国力空前鼎盛,造成地方上一些豪宗大族亦拥有惊人的财富,他们武断于乡曲,权行州域,力折公侯,敢于阻挠朝廷政令的实施,成为一方之大恶霸。

汉武帝采纳了中大夫主父偃的建议,对诸侯王国颂行“推恩令”,宣布诸侯王可以在自己的领地内分封小的侯国,以示恩及支庶子弟。诸侯王都十分高兴,结果没多久诸侯国都分成了许许多多的小的侯国,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再也无力跟朝廷对抗了。

对于豪宗强族进行彻底的调查和清算,罪大者灭族,罪小者处死;无罪而资产在三百万以上者迁徙到京城周围居住,目的是内实京师,外销奸猾,不诛而害除。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州部,每部设刺史。刺史每年八月巡视部内各郡,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按六条问事。公元前89年,武帝置司隶校尉,职权同刺史相似,这一切措施有效地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待续)

(香港大纪元)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墓竹简惊现秦朝秘史!关于秦始皇,我们都被骗了?孟姜女哭倒长城是假的?历史真相是什么?《未解之谜》
  • 汉朝之世,匈奴一直是心腹大患。汉初,仁慈恭俭的汉文帝,谦冲为怀,以温柔敦厚、不扰民的治道闻名于世。汉文帝忧心匈奴的侵扰苦无良将,他对匈奴的入侵又是如何面对的呢?小官冯唐对他说:“陛下即使得到了廉颇、李牧,也不能用也!”反映什么呢,是说汉文帝怯弱无为吗?
  • 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仁孝之君,他在位期间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汉文帝带给国家与人民之福与他“无为”、“无执”没有皇帝架子的修养大有关系。本文几则汉文帝的小故事自然流露其仁德之一二。
  • 康熙年间,大阿哥允禔曾掌管养心殿营造事务诸事。有一天,他同西洋人徐日升进殿拜见,并与康熙皇帝闲谈。
  • 古代帝王称为天子,指出帝王是承天命来治理天下的。“天命”之说是人间掌握了权力之人用来树立自己地位的“说词”吗?还是真有天命并以“吉兆”加持示现呢?
  • 东汉光武帝刘秀九岁丧父,由叔父刘良抚养长大。他身长七尺三寸,仪表堂堂,美眉须,鼻梁高挺鼻准隆起,配上大大的嘴巴和天庭隐隐隆起的日角,显示帝王之相,他性情简朴勤勉,喜爱耕稼农事,对家人重情重义,从来没有想过在政治上出人头地。这样一个勤朴宽厚温和的美男子,又是怎样当上中兴之主的呢?
  • 李世民班师回朝,唐高祖为儿子举行庆功宴。喝到酒酣之处,本是喜庆的场面,高祖的脸上又突兀地泛起了一抹愁云。
  • 齐王逃回长安后,唐高祖李渊第一时间得知了刘武周进犯的实力,误以为唐军不敌武周大军,于是下令永安王李孝基,和陕州总管于筠、内史侍郎唐俭等人,联合助剿吕崇茂,同时发出一道敕令,命关中守将,严行堵御,所有河东一带,暂行弃置。
  • 隋朝末年,刘武周割据一方,自称皇帝,定国号大汉,是大唐的一大劲敌。刘武周为与大唐争雄,屡次进攻幷州。齐王李元吉作战的能力,远远比不上他的哥哥李世民。唐高祖李渊便给齐王添了一个行军总管裴寂,原本希望老成练达的裴寂,能帮着出谋划策,决胜千里。不料,裴寂出征竟也一败涂地,反而使唐军失去了晋州以北的全部城镇。
  • 说唐高祖即已定都长安,但天下还未一统,群雄割据地方。李渊称帝,传檄天下。长安就成了豪雄率先攻打的目标。陇西薛举想趁着李渊帝位还没坐稳,就趁机出兵,攻打长安。薛举雄踞陇西,拥兵十几万,声势颇为强盛,是李唐的一大劲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