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5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景燁波士頓報導)邁入32周年,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頒發新一屆「遊子獎」,褒揚記錄華人移民歷史的學者張大偉,以及50年如一日服務社區的「亞裔青年服務組織」。
這次頒獎及年度晚宴,於5月1日晚上在波士頓華埠帝苑酒樓舉辦,迎來會員及嘉賓總計近200人。大家回顧華史會過去一年的工作,並為獲得「遊子獎」的公益人士鼓掌歡呼。

保存歷史 展現華埠文化
晚宴期間,紐英崙華人歷史協會(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New England,簡稱CHSNE)會長曾雪清(Sherry Dong)首先回顧了過去一年的主要活動。 她談到,2024年從4月到8月期間,該團體的華埠歷史導遊項目,總共帶領200多名遊客瞭解當地歷史和移民文化。其中,超過150名遊客是大、中、小學的學生。
華史會保存的歷史檔案,也經常引人注目。過去一年期間,總共有10多位學者在研究中使用了這些檔案。華史會還舉辦了3場歷史講座,以及讀書會等其它活動,其中最近的講座是在今年4月,介紹了波士頓地區有色人種女士的故事。
曾雪清說,華史會期待與麻州大學(UMass)合作,於今年5月舉辦華埠生活照片徵集和展覽活動。
曾雪清感謝各贊助方協助華史會不斷前行,包括塔夫茨醫療中心(Tufts Medical Center)、至孝篤親公所、中華公所、安良工商會等團體,以及梅伍銀寬、周樹昂等個人。



「遊子獎」褒揚默默奉獻者
談到今年的「遊子獎」得主,曾雪清誇讚道:「兩者都是安靜的、堅定的、投入的人,不喜歡在鎂光燈下閃耀,把閃耀的機會給予別人,自己卻做著那麼多沉重的工作。」


其中一位得獎者張大偉(David Chang)曾任華史會理事多年,後因健康問題離開。他祖上來自廣東東莞,父親曾是中華民國駐聯合國代表團的法律顧問。他於1947年9歲時首次來到美國,在後來的職業生涯中曾從事衛星、環境測量等方面的研究。
張大偉與華史會創辦人之一李燦輝是至交好友。當李燦輝在MIT任教時,年過六旬的張大偉作為「全校最老的學生」前去旁聽,瞭解了唐人街的歷史和文化特色。兩人合作從事研究,並發表關於唐人街的文章。
李燦輝的女兒上台介紹張大偉,對於後者為記錄華人社區歷史而付出的努力,表達感恩之情。張大偉則在領獎後回敬道,李燦輝對他的影響,不僅在於研究華埠,更在於人生成長。感言中,張大偉一直在回顧2020年已去世的李燦輝的事蹟,給予他崇高的評價。

當晚的另一個得獎者,「波士頓亞裔青年服務組織」(Boston Asian Youth Essential Service,簡稱YES),由Jane Leung、Janel Wong等人創辦於1975年,最初命名為「華人青年服務組織」(Boston Chinese Youth Essential Service),是為華人移民的小孩提供語言和品德教育及課餘活動的團體。50年以來,該團體培育了許多英才,比如波士頓安良工商會會長陳偉民、洪門主席譚偉明,還有華史會會長曾雪清等等。
華史會成員范王柳娥(Stephanie Fan)在介紹青年服務組織時,特別談到,該團體培養的孩子們總被誇讚具有尊重他人和負責任的美德。
晚宴開始前,洪青體育會的3頭彩獅首先翻舞獻瑞。來賓們在帝苑酒樓宴會廳內談笑風生,現場氣氛非常熱鬧。◇
責任編輯:馮文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