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散人陆龟蒙

文/翔风
清代绵宁《渔樵耕读画册‧笠泽扁舟》,唐陆龟蒙居笠泽,自谓江湖散人。(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353
【字号】    
   标签: tags:

陆龟蒙是深为后代文人墨客所推崇的唐代诗人。只是时至今日,陆龟蒙反而默默无闻。也许随波逐流的现代人多了几分势利,少了几分清高,失却了古人曾经拥有的高士情怀。

陆龟蒙,字鲁望,陆元方七世孙。父亲陆宾虞,因文才任侍御史。陆龟蒙的远祖是陆绩,他家姑苏故宅门口有块巨石,人称“郁林石”。因为陆绩曾在东吴当郁林太守,卸任后两袖清风,舟轻不可渡海回乡,就从郁林取了块巨石压舱。都说“千里做官只为钱”,陆绩却搬了块大石头回家。人们称颂陆绩的廉洁,就称这块巨石“郁林石”。

陆龟蒙,图片取自《吴郡名贤图传赞》。(公有领域)

陆龟蒙少年聪明颖悟,清高放达,善写文章,尤其能谈笑风生,诗赋效法江淹、谢玄晖,名振全吴。陆龟蒙通晓《六经》大义,尤其精通《春秋》,但考进士一次不中就无心再考,前往湖州刺史张抟处游历。张抟历任湖州、苏州刺史,请陆龟蒙作为幕僚。陆龟蒙曾经到饶州,三天后还不拜访达官贵人,饶州刺史蔡京率领官吏们登门求见,陆龟蒙不高兴,拂袖离去。

陆龟蒙后来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省吴县东南),埋头撰著,孜孜不倦,即使是感世伤怀、疾病缠身、家中没有十日余粮,也笔耕不辍。陆龟蒙写好了文章,就藏在箱子里,有的几年后才记起来,有的被好事者偷偷窃去。

陆龟蒙得了本好书,一定背熟后再抄录收藏,勤加校订,朱砂、雌黄不离手。因此陆龟蒙藏书虽少,却精益求精,都可传之于世。陆龟蒙借了别人的书,若有篇帙坏舛之处,一定为别人辑补刊正。陆龟蒙还乐于听到别人求学,为登门者讲论不倦。陆龟蒙与皮日休是诗友,金兰之交。作诗苦吟,诗歌清丽。

陆龟蒙有田数百亩,屋三十楹。但田地地势卑下,下大雨就被江水淹没,所以陆龟蒙常常苦于饥贫。陆龟蒙亲自耕种锄草,没有休息的时候,有人讥笑他干体力活,陆龟蒙回答道:“尧、舜又黑又瘦,大禹胼手胝足。他们是圣人尚且如此,我是布衣百姓,怎敢不勤劳呢?”

陆龟蒙嗜茶,在顾渚山下买了个小茶园,每年收取租茶,自己评定等级。附近适宜烹茶的好水有慧山泉、虎丘井、松江。有的人愿助陆龟蒙一臂之力,即使好水在百里之外也设法为陆龟蒙弄来。陆龟蒙起初喝酒喝得大醉,后来就不再醉酒了,再后来客人来了,陆龟蒙只是摆好酒壶酒杯,自己不再饮酒。

陆龟蒙不喜欢与流俗交往,俗人即使登门拜访也不肯接见。陆龟蒙不骑马,每当不冷不热、无病无事之时,就放扁舟,挂蓬席,携带束书、茶灶、笔床、钓具,乘“房船”泛舟太湖三万六千顷烟波之中,或者直入湖心,与水天一色的空明美景融为一体,或者往来别浦,消逝于柳荫荷叶之中,所到之处稍不惬意,径往不留,可谓古代的露营旅游爱好者。因此陆龟蒙自称“江湖散人”,又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曾说自己就相当于汉代的涪翁、渔父、江上丈人。

《渔樵耕读画册‧笠泽扁舟》,唐陆龟蒙居笠泽,自谓江湖散人。(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

陆龟蒙在《书李贺小传后》文中表明自己的处世态度:“天物既不可暴,又可抉摘刻削,露其情状乎?使自萌卵至于槁死,不能隐伏,天能不致罚耶?长吉夭,东野穷,玉溪生官不挂朝籍而死,正坐是哉!正坐是哉!(长吉即李贺,东野即孟郊,玉溪生即李商隐)”。陆龟蒙认为诗人要和自然美景一起隐居,诗人将自然美景公诸于世实属罪过,诗句越工,诗人越穷,自己既然作了诗人,又何必热衷功名富贵。

陆龟蒙后来被朝廷作为高士征召,但陆龟蒙不去。李蔚、卢携一向与陆龟蒙友善,执政后召拜他为左拾遗。说也奇怪,下诏之日,陆龟蒙就在家中得病去世了。吴融诔文形容:“霏漠漠,淡涓涓,春融冶,秋鲜妍。触即碎,潭下月;拭不灭,玉上烟。”南宋姜夔作《点绛唇》追思:“(丁未冬,过吴松作)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责任编辑:方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宋之问是唐代诗人,他与另一诗人沈佺期齐名,时称“沈宋”,是唐朝近体律诗的代表人物。
  •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两句话可大有来历,出自皇帝宋真宗在《励学篇》中的诗句。宋朝人崇尚文化、尊重知识,连皇帝为读书代言呢!那么,皇帝的话准不准呢,看看宋朝宋祁兄弟的故事就知道啦!
  • 在元曲领域,最有趣的作家组合莫过于“酸甜乐府”。一个喜食酸而号酸斋,一个好甜食而号甜斋,恰巧又都擅长散曲创作,因而后人习惯将二人合称。多姿多彩的元曲,就这样增添了几分酸酸甜甜的奇妙滋味。
  • 宋朝是个风流儒雅、诗情画意的时代,文人辈出,也留下了许多文坛佳话。有“红杏尚书”之称的宋祁,因为两首诗词,竟然决定了他传奇的命运!
  • 元曲界有一句名言:“乐府之有乔、张,犹诗家之有李、杜。”[1]说的是元代后期两位以散曲留芳后世的大作家,“乔”即乔吉,“张”便是张可久了。
  • 俗语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文学艺术领域,要想评选出个名次或是第一人,都是极为困难的事情。比如元曲四大家的甄选,在历史上就争议颇多。不过对于谁是元曲作家中的魁首,大抵无异议,此人正是誉满天下的关汉卿。
  •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来说去,都是绕不过一个“吃”字。说起古代最会吃的名人,恐怕非苏轼莫属。他热爱美食,发明美食,甚至为美食写诗做赋。今天让人垂涎欲滴的“东坡肉”,也是出自这位大文豪的手笔。
  • 他以通俗的诗歌引领了一个时代,又以诗歌缔结一朝传奇。他成为全民仰慕的文化座标,也成为佛门史载的有素行者。他在千年前留下誓愿:当佛陀下世时,他要随慈氏下世,经历劫难,成就无上正道。他也衷心希望能以当朝的文笔,在未来世专颂转法轮。
  • 暗喻清贫贪馋的太守表兄文同,手拿斧头逮着竹笋就砍,把渭水边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这生动的形象,刻画了文同豁达、爽朗的性格,也可看出这对表兄弟亲密的关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