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壮,明末清初人物,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卒于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字“克猷(yóu)”,号“稚川”,是湖北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人。他是清朝的第一位湖北籍状元。按照古籍的记载,他的一生其实早有定数,今天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状元的轶事。
刘子壮少年时就很有读书天赋,可以一目数行,过目不忘,文章写得很好,明崇祯庚午(公元1630年)乡试中举。中举后,他做了一个梦,梦中有神灵告诉他:你必须等到朱之弼作会试主考官时,才能考中。
梦醒后,他查遍当朝官员,没有一个叫朱之弼的。后来他赴京参加考试时,偶尔走出寓所散步,见到数个童子放学回家,从他的寓所门口经过,其中一个童子气质特别清秀出众,就好奇地上前与他握着手谈话。不经意间看到这个童子的书上写的名字“朱之弼”,刘子壮顿时心中大惊:难道这个小童子就是将来录取我当贡士的主考官?于是找理由,跟着童子一起去了他的家,童子的父亲是开柴厂的,以售卖木柴维生。刘子壮临别时赠送了一些笔砚等物,资助童子读书。
简介一下科举的四个阶段,第一级考试叫院试或童生试,通过者称为秀才或生员;第二阶段考试叫乡试,考中者称举人,具备做官资格;第三阶段考试叫会试,考中者称贡士,有资格参加殿试;第四阶段考试叫殿试,考中者称进士,第一名叫状元。
后来刘子壮参加会试果然未能考过,接着明末流民四起,各处都有起义造反的,刘子壮相信神灵的预言,就没再参加考试。到了清朝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己丑科考试开始了,刘子壮赴京参考。此时朱之弼(公元1621—1687年)已在三年前中了进士,在朝为官,正好当此届科举会试的房官。房官就是阅卷官,给考卷加批荐后,再由主考官审阅定名次。刘子壮的试卷被朱之弼列为首卷,顺利成为贡士,接着参加殿试,策论符合顺治皇帝心意,被钦定为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状元。
刘子壮赴京城科考前,在家乡时还有一件奇事发生。黄州当地张某之子病重,有低灵鬼物趁机闹腾,聚集在周围索要纸钱、饭食,恰好刘子壮推门而入,群鬼惊叫:状元来了!赶快避开。于是群鬼离开,离开时一老鬼嘲讽说:没有纱帽戴的状元,我怕他干啥?后来刘子壮当了清朝的状元,大家才明白:明朝官员戴的是乌纱帽,刘子壮是清朝的状元,戴的是顶戴花翎,刘子壮果然是没有纱帽戴的状元。原来一切早有定数。
顺治六年,刘子壮刚到北京时,住在黄冈会馆里。当晚,他梦见一个从天而降的神人,样貌看起来像人间画中的掌管科举文运的魁星,神人连续称他为“状元”。刘子壮在梦中先是惊讶,然后连忙起身拜谢、推辞。神人说:天数已定,何必推辞。果然这次科举,在会试上被考官朱之弼极力推荐,在殿试上又被皇帝看中,当了状元。
之后,刘子壮入职翰林院。不久刘子壮又在梦中看到神人对他说:你虽为状元,但官位不及五品,寿命也不及五十岁,如果有幸遇到“覃(tán)恩”,也就是帝王在庆典或特殊时期颁布的恩赦,可能会成为从五品。刘子壮深信梦中神人所言,知道自己仕途上不会有什么作为,于是上书辞职回故乡。回乡后第二年,他就病逝了,享年四十三岁。
刘子壮临死前命家人开窗,仰头看着天说:有天乐来迎接我回天了,我要离开人间了。过了会又说:我是东华真君的三弟子,今天被召回天上复职了。刘子壮生前一直按劝善书《功过格》的要求,力行善事,品行犹如古代君子一般。

刘子壮一生在科举和仕途上的遭遇,都有神人在梦中提前预告给他,可见人的一生是提前就定好的。刘子壮去世前还向家人透露了他生命的来历和归处:他是东华真君的三弟子投胎而来,肉身的死亡只不过是元神回天复职罢了。可见人的生命不止一世,死亡绝不是真正生命的结束,反而是下一阶段的开始,人死绝不如灯灭。从刘子壮的人生经历中可知冥冥之中早有定数,所以另外空间的生命,那些神人,甚至是鬼物,才能提前看到。
一个人的人生是如此,社会的变化也是如此。现在很多修炼人之所以告知世人“天灭中共”,就是因为他们通过修炼,预知了下一步社会的大变动、大劫数,这也是中共贪腐横行,自己作死导致的恶报。凡是能退出中共党、团、队的人,都不在劫数中;而最后始终不愿退出中共一切组织的人,则是在劫难逃、在数难逃,面临着和中共一起遭天灭的可悲命运。这就是有定数又有变数的道理,中共遭天灭是定数,谁能退出中共免遭劫难,就是其中的变数,也是个人的选择,和上天的慈悲救度。
资料来源:
民国 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
清 袁枚《续子不语》
清 王士禛《居易录》
——转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