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朝第一位湖北籍状元刘子壮 悟生命早有定数

文/德惠
清代官员
明朝官员戴乌纱帽,刘子壮是清朝的状元,戴的是顶戴花翎。图为清代佚名绘官员肖像,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5810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

刘子壮,明末清初人物,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卒于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字“克猷(yóu)”,号“稚川”,是湖北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人。他是清朝的第一位湖北籍状元。按照古籍的记载,他的一生其实早有定数,今天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状元的轶事。

刘子壮少年时就很有读书天赋,可以一目数行,过目不忘,文章写得很好,明崇祯庚午(公元1630年)乡试中举。中举后,他做了一个梦,梦中有神灵告诉他:你必须等到朱之弼作会试主考官时,才能考中。

梦醒后,他查遍当朝官员,没有一个叫朱之弼的。后来他赴京参加考试时,偶尔走出寓所散步,见到数个童子放学回家,从他的寓所门口经过,其中一个童子气质特别清秀出众,就好奇地上前与他握着手谈话。不经意间看到这个童子的书上写的名字“朱之弼”,刘子壮顿时心中大惊:难道这个小童子就是将来录取我当贡士的主考官?于是找理由,跟着童子一起去了他的家,童子的父亲是开柴厂的,以售卖木柴维生。刘子壮临别时赠送了一些笔砚等物,资助童子读书。

简介一下科举的四个阶段,第一级考试叫院试或童生试,通过者称为秀才或生员;第二阶段考试叫乡试,考中者称举人,具备做官资格;第三阶段考试叫会试,考中者称贡士,有资格参加殿试;第四阶段考试叫殿试,考中者称进士,第一名叫状元。

后来刘子壮参加会试果然未能考过,接着明末流民四起,各处都有起义造反的,刘子壮相信神灵的预言,就没再参加考试。到了清朝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己丑科考试开始了,刘子壮赴京参考。此时朱之弼(公元1621—1687年)已在三年前中了进士,在朝为官,正好当此届科举会试的房官。房官就是阅卷官,给考卷加批荐后,再由主考官审阅定名次。刘子壮的试卷被朱之弼列为首卷,顺利成为贡士,接着参加殿试,策论符合顺治皇帝心意,被钦定为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状元。

刘子壮赴京城科考前,在家乡时还有一件奇事发生。黄州当地张某之子病重,有低灵鬼物趁机闹腾,聚集在周围索要纸钱、饭食,恰好刘子壮推门而入,群鬼惊叫:状元来了!赶快避开。于是群鬼离开,离开时‎一老鬼嘲讽说:没有纱帽戴的状元,我怕他干啥?后来刘子壮当了清朝的状元,大家才明白:明朝官员戴的是乌纱帽,刘子壮是清朝的状元,戴的是顶戴花翎,刘子壮果然是没有纱帽戴的状元。原来一切早有定数。

顺治六年,刘子壮刚到北京时,住在黄冈会馆里。当晚,他梦见一个从天而降的神人,样貌看起来像人间画中的掌管科举文运的魁星,神人连续称他为“状元”。刘子壮在梦中先是惊讶,然后连忙起身拜谢、推辞。神人说:天数已定,何必推辞。果然这次科举,在会试上被考官朱之弼极力推荐,在殿试上又被皇帝看中,当了状元。

之后,刘子壮入职翰林院。不久刘子壮又在梦中看到神人对他说:你虽为状元,但官位不及五品,寿命也不及五十岁,如果有幸遇到“覃(tán)恩”,也就是帝王在庆典或特殊时期颁布的恩赦,可能会成为从五品。刘子壮深信梦中神人所言,知道自己仕途上不会有什么作为,于是上书辞职回故乡。回乡后第二年,他就病逝了,享年四十三岁。

刘子壮临死前命家人开窗,仰头看着天说:有天乐来迎接我回天了,我要离开人间了。过了会又说:我是东华真君的三弟子,今天被召回天上复职了。刘子壮生前一直按劝善书《功过格》的要求,力行善事,品行犹如古代君子一般。

刘子壮临死前说自己是东华真君的三弟子。图为东华帝君像。(出自新刻出像增补搜神记)(公有领域)

刘子壮一生在科举和仕途上的遭遇,都有神人在梦中提前预告给他,可见人的一生是提前就定好的。刘子壮去世前还向家人透露了他生命的来历和归处:他是东华真君的三弟子投胎而来,肉身的死亡只不过是元神回天复职罢了。可见人的生命不止一世,死亡绝不是真正生命的结束,反而是下一阶段的开始,人死绝不如灯灭。从刘子壮的人生经历中可知冥冥之中早有定数,所以另外空间的生命,那些神人,甚至是鬼物,才能提前看到。

一个人的人生是如此,社会的变化也是如此。现在很多修炼人之所以告知世人“天灭中共”,就是因为他们通过修炼,预知了下一步社会的大变动、大劫数,这也是中共贪腐横行,自己作死导致的恶报。凡是能退出中共党、团、队的人,都不在劫数中;而最后始终不愿退出中共一切组织的人,则是在劫难逃、在数难逃,面临着和中共一起遭天灭的可悲命运。这就是有定数又有变数的道理,中共遭天灭是定数,谁能退出中共免遭劫难,就是其中的变数,也是个人的选择,和上天的慈悲救度。

资料来源

民国 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
清 袁枚《续子不语》
清 王士禛《居易录》

——转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王愉悦#

推荐阅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圣祖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庚辰年)黄历七月六日,晚上三更后,古代计时法“三更”是当天的二十三点到第二天凌晨一点,按现代时间观念,此时已经是黄历七月七日七夕节凌晨了。此时淮安的洪泽湖突然起了大风,下起大雨,并伴随雷、电,风雨大得可以拔起大树,掀翻屋顶。
  • 意识有些朦胧的王泰看到有几个高大的神,从身边经过,指着王泰说:“这孩子很孝顺,而且不应该死。”(Gemini AI制图)
    王泰哭了出来,“我实际上什么也不知道。只是担心伯父被杀,所以出来骗你们。我愿意用自己的生命,代替伯父去死!”
  • 卢生从此云游四处寻仙访道,没人再见过他的踪迹。(Gemini AI制图)
    卢生呆立了许久后,渐渐地意会过来,原来妻儿、仕途、名声、荣华富贵……二十年光景全是一场梦。
  • 人在做,天在看,自古不虚。尤其是那些在司法领域掌握生杀大权的官吏,他们的每一个决定,莫要以为可以昧心而为,因为鬼神都在看。如果有差错,报应将迟早到来。
  • 僧人问范镗:“你这是要去哪儿?”范镗说:“我要去开封府参加科考。无奈囊中羞涩,走到这里盘缠都已花光了,不知道该怎么办?”(Gemini AI制图)
    宋朝时期,有一天江西的一座寺院前来了一个风尘仆仆的寒门少年。他无处可去,无人可依,孤单地坐在山门前。寺里的僧人午休时,偶然梦到一条黑龙,梦醒后不解其意,便走出屋外闲庭信步,渐渐地目光落在了少年身上……
  • 中国画 太平春市图
    释迦牟尼佛曾说一粒沙里有三千大千世界。那么,一个瓶子能容下几十车的货物,也就不足为奇了?!
  • 蓬岛仙踪
    南宋时期,台州(今浙江省台州市)有位读书人名叫陈梦协,他虽读儒家经典,却是位隐士,平生志向不在官场仕途。南宋度宗咸淳年间(公元1265-1274年),他偶遇海商,便请求和他们一起出海游历,增加自己的见识。
  • 乾隆年间,有个姓程的少年郎,靠给背货为业,主要来往于布行。布行的人都认为他诚实可靠,因此凡是他背来的货都直接放入柜台,并不检查。
  • 金甲神向童其澜宣读了上天的任命,让他去担任东便门外花儿闸的河神。
  • 曾被称为“人类传染病的终极恶魔之一”、“摧毁地球的最可怕瘟疫之一”的霍乱,是由霍乱弧菌产毒株经肠道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腹泻病,可通过污染了的水或者食物传播,多数病例起病急,严重的一天腹泻十几次,甚至危及生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