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中有定数】仕家公子的奇遇 贼窝里的好姻缘

文╱常山子
周公子嘱咐护送的骑兵,在路上等候,他与妻子回到了贼巢,房屋都已被烧毁。(ChatGPT AI制图)
周公子嘱咐护送的骑兵,在路上等候,他与妻子回到了贼巢,房屋都已被烧毁。(ChatGPT AI制图)
font print 人气: 1139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人生中,何时遇见什么人,都是注定的吗?父母、朋友、妻子、恩人……都只是按着剧本出现?

精通面相的朋友告诉他,那一身破烂衣服,乞丐模样的人,就是他未来的丈人,他生气地不以为然。但几年后,他却不得不感叹世间事都是冥冥中注定的……

周公子是顺天府官宦人家的后代,但他屡次应考,却都名落孙山。他有一位好友柳生,得异人相授,精通面相卜卦之术。

一天,柳生对周公子说:“您命中注定没有功名,但若要发财致富,倒是可以想想办法。而您的夫人命薄,恐怕不能辅佐您成功立业。”

果然过没多久,周夫人就去世了,家里变得萧条,独身一人的周公子无依无靠。

遇见未来岳父

这天,周公子来到柳生家,想请柳生为他卜算姻缘。他敲了敲门,却没回应,又连续呼了柳生的名,柳生才姗姗来迟。

一见周公子,柳生兴奋地说:“您可来了,我天天帮您物色佳偶,今天终于找到了。我刚刚正在房里施法,请求月老帮您系上红线呢!”

周公子开心地询问对象是何人?柳生说:“刚有一人走了出去,您可看见了?”周公子是遇见了,可那人一身破烂衣服,模样像个乞丐啊。

“他就是您未来的丈人!”柳生说。

这下,周公子可生气了,“我俩交情这么好,我才把最隐私的私事告诉了您。您怎么这般戏弄我啊!”他气好友,怎么让他娶乞丐的女儿啊!他接着说:“我现在虽然不得志,地位低微,但我可是世家之后,不至于与低贱的市井小民联姻啊。”

柳生笑了笑说:“不是这样的。杂色牛也能生出好牛仔啊。”

周公子问:“那您可见过他女儿?”

“不曾见。我跟他并无交情,连名字都是刚刚才得知的。”

周公子一听觉得可笑,他说:“您连杂色牛都不知道,怎知它生的牛仔呢?”

“我相信冥冥中的天数与命运。那人虽然凶暴低贱,但他命中注定生出厚德之女。”柳生继续说:“我知道强迫撮合必定引来大难,容我再继续施法祈求。”

回家后,周公子没把柳生的话放心上,继续请人帮忙撮合姻缘,但始终无果。

贵客临门 却不识泰山

一天,柳生突然来到周公子家,柳生说:“有一个贵客,我已经帮您送去请柬。”

周公子问对方是何人,柳生却说:“您先别问,赶快准备酒菜。”虽不明就里,周公子还是令人准备。

不久,客人来了,是一个营区的小兵姓傅。周公子见其地位低贱,内心很不高兴,“这也算贵客啊。”

酒菜摆上桌,食物里夹杂着一些粗劣食材。三人饮酒用餐,周公子表面上应付客人,但柳生的态度却十分恭敬,他对傅姓小兵说:“周公子仰慕您许久,每每托我去拜访您,终于在昨日与您相见了。听闻您即将远征,即邀请您来访,可说是仓促间当了东道主。”席间,傅姓小兵提到,他的马儿生病,忧心无法骑它上路。柳生一听,便心生一计。

餐聚结束小兵离去,柳生责备周公子,“他是千金难买的朋友,您怎么这么漠视他呢!”说完,柳生向周公子借了一匹马,骑着回家,再将马送给了傅姓小兵,还对小兵说,“这马是周公子送您的。”后来周公子知道了此事,虽心有不快,但也莫可奈何。

第二年,周公子要前往江西,投奔按察使衙门去当幕僚,出发前,他特地找柳生卜卦问个吉凶。柳生卜卦后说:“大吉!”周公子开心地告诉柳生,此行的目的别无他意,只想谋个职存点积蓄,讨个媳妇。

周公子又问柳生,“以前您曾说我有发财的机会,都还没应验呢,最终能实现吗?”

柳生说:“一定会如您所愿的。”

遇贼寇叛乱 贼巢里的好姻缘

周公子来到江西,未料正逢贼寇叛乱,别说讨媳妇,三年来连家都归不得。一天,周公子趁叛乱稍歇,启程回乡,中途却被土寇所抓,同行被抓的还有七八人,但其他人交出财物后,都被释放,唯独周公子被掳回贼巢。

来到贼巢,匪首一见周公子,便走到公子跟前,前前后后仔细地打量着。原来他正烦恼女儿的婚事,见公子相貌堂堂,心里有了主意。他细问起周公子的家世,然后说:“我有一个女儿,嫁你当媳妇,你可不要推辞。”周公子听完,低头不语。匪首便怒气冲冲地下令,“立刻斩了这个不知好歹的家伙!”

周公子吓得脸色惨白,颤抖地说:“我乃一介文弱书生,若跟着您的队伍打仗,恐怕会连累了丈人。所以我才有所犹豫。”为了保命,只得答应,他想以后再待时机脱身。他接着说:“如果,您能让我们小俩口成亲后,离开这儿,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恩德了。”

“正好!这有什么不能答应的。我正担忧女儿拖累人呢!”匪首开心地将周公子带入内室,又命人将女儿打扮好,当晚两人成了亲。

洞房里,十八九岁的新娘美如天仙,周公子实在欣喜,能娶这样的媳妇,远远地超出自己的期望。他仔细询问了新婚妻子的家世,得知姓氏后,才猛然想起当年在柳生家见到的“未来的丈人”就是匪首丈人啊。于是周公子就原原本本地将柳生讲的话,告诉了妻子。夫妻俩都感叹道:原来世间事冥冥中都注定了啊。

小兵身将军 鬼门关前来救命

三四天后,匪首为夫妻俩送行时,突然间出现大军,将他们团团围住后,在三个官员监视下,匪首被斩首,接着便要处死周公子。这时,一名官员直盯着他,然后问:“这不是周公子吗?”原来是傅姓小兵!他因立了功,被擢升为副将军。

傅将军对同僚说:“这位是我家乡的世家名仕,怎么可能会是贼呢!”于是令人将周公子松绑。

傅将军问周公子事情原委,周公子编了个谎:“我刚从江西娶了妻子要回家乡,不料中途被困在强盗窝里,幸亏承蒙您的搭救。可我的妻子走失了,还请您帮忙让我们夫妻团圆。”

傅将军立刻命人将所有俘虏带上来,周公子一眼认出了妻子。

傅将军令人摆上酒席,宴请周公子夫妻,傅将军说:“从前受您赠马,这个的恩惠,我日夜不忘。当前正值战乱,无法讲究礼节,但请接受我为您准备两匹马,以及黄金五十两,帮助公子与夫人还乡。”傅将军又派了两位骑兵带着令箭护送他们。

娇妻山寨里藏黄金

回乡途中,妻子告诉周公子说:“我的父亲固执不听劝告,我母亲因此而死。我也早早知道父亲有今日的下场,其实我会苟且偷生,是因为我小时候曾有深谙面相的人算出我命好,我也冀望有一天能为父亲收尸。”

周公子一听不禁感叹,世事造化。妻子接着说:“我在山寨了藏了很多的黄金,不仅可以赎回父亲的尸骨,剩下的足供我们带回家乡维持生计。”

于是周公子嘱咐护送的骑兵,在路上等候,他与妻子回到了贼巢,在烧毁的房屋里,用刀深挖了一尺多深,取出了金银。接着他们又沿路折返,拿出一百两银子,请骑兵帮忙掩埋丈人的尸首。周妻又带周公子到母亲坟上跪拜,两人才开始了返家之路。来到直隶地界,周公子重金谢了护送的骑兵,让他们回营。

夫妻俩回到家中,仆人听到主人回来,十分害怕,全都逃走了。原来仆人以为他已死去,侵吞了他的财物,粮食、布匹、器具全都没有了,只剩一个老仆妇、一个丫鬟和一个老仆人还在。经历死里逃生,周公子也就不再追究。

几日后,他前去拜访柳生,却发现人去楼空,从此再也没有柳生的消息。@*

事据《聊斋志异》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在水边隐居的高人,经常亲近自然,日常活动都能保持心态纯净。徐明义画集8—世外(彩墨)局部(徐明义 提供)
    谁是古今“茶神”“茶圣”呢?爱好茶道之人都会想起陆羽(字鸿渐、季疵,公元733年-804年)。在千年前,陆羽的足迹踏遍中国种茶名山和名泉,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作成了《茶经》传世,开导后人茶文化的风尚流传至今,并使得中华茶道成了世界茶文化的经典。陆羽对茶的研究为何能脱颖而出留下千古的功业呢?陆羽是怎样和茶结缘的呢?冥冥中好像上天已经为茶神安排了他不同凡响的一生。一起来探索陆羽的生命之《歌》!
  • 茫茫人海里,兄弟三人各在一方,看似不可能的相聚,却出现了奇迹般的转折,是什么成就了日后的重逢呢?
  • 女子思维敏捷,冰清玉洁,能为文作诗,说是才女也不为过,嫁了个读书人,两人生活相当贫苦。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一夕整个家竟陷入“犯法”的危境,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而才女的文才此际发挥了作用,救了一家人,既是才女又是贤妇,相当难得!
  • 在韩擒虎病重去世前夕,发生了两件奇异的事情:一天邻居的母亲去探望韩擒虎时,发现他家门前仪卫俨整,犹如大王的威仪。老人惊讶地问这些人干什么……
  • 人们以摘星星摘月亮来比喻一件事的难度,同时又以此来表明自己的真心,大概就是因为做不到的原因吧。然而,唐朝有个人真的摘下了月亮,是障眼法还是真实的,不得而知。
  • 图为《无名氏画山水册.泛舟游江》。(公有领域)
    第二天一早,水面上冒出一股黑气,瞬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巨浪翻滚,三条几丈长的大鱼,还有数不清的小鱼围绕在身边,一起顺着水流游走了。
  • 明朝河间府饶阳县滹沱河,有一年发大水,大水蔓延到城池,土墙大多被水侵蚀,情况十分危急,城中的人们非常恐慌,不知如何是好。突然,有一个妇人当街高喊道:“一定要王春元祭拜,大水才能退去!”
  • 生性轻佻的朱生,因为一句玩笑话,引来了一场冤狱。(ChatGPT AI 制图)
    县衙上,县令下令押上嫌犯,这时,突然冲出一人,瞪大眼睛怒视着县令,大声骂道:“你如此昏庸糊涂,怎么能治理百姓!”
  • 一天,御史行台华公领着两个随从,拿着蜡烛进入了洞穴。(Gemini AI 制图)
    华公看完吓得发抖,冷汗直冒,原来公文上写着自己的姓名,与今日的时辰。想到家有年迈的老母,嗷嗷待哺的幼子,华公不禁涕泪俱下。
  • 潘芝轩这才明白,那位刚离去的老婆婆,一定是位菩萨化身,才让那些米都化成了珍珠!(Gemini AI 制图)
    道光三年夏天,潘芝轩的家乡发了一场大水,淹没了许多村庄,饥民乞食载道,许多人饿死在路边,朝廷的灾粮又遥遥无期,潘芝轩便首先自己开仓把家里积屯的粮米赈施给百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