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课
二、六首押“九佳”韵的古代经典唐诗
2. 咏闲 唐‧白居易
但有闲销日,都无事系怀。
朝眠因客起,午饭伴僧斋。
树合阴交户,池分水夹阶。
就中今夜好,风月似江淮。
故事背景: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春,58岁的白居易辞刑部侍郎(正四品),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处于半退隐状态,自此未再回长安。本诗创作于公元829年夏,白居易在洛阳的家中。
注释:①咏闲:闲居吟咏。②销日:度日,过日子。③系怀:挂念于心。④伴僧斋:白居易晚年定居洛阳履道里宅邸(位于洛阳城南),附近有一座香山寺,白居易常去那里与僧人一起吃斋饭;并自号“香山居士”。⑤树合:指家庭院落内外的树木。“树合阴交户”指院内树木与院外树木的树阴交叉相连。|户,古音读“虎,上声”。⑥夹阶:水池中间有台阶通向池底,水蓄半池左右,故称“水夹阶”。⑦就中:其中。⑧风月:风景。本诗指夜色。⑨江淮:指长江、淮水所流经的区域,或指江苏与安徽部分地区。本诗指苏州园林庭院。白居易在公元825年曾出任过苏州刺史。
全诗大意:只要能用悠闲的心情去过日子,其它什么事情都不值得我挂怀。早上睡到客人来访才起来,午餐常去香山寺与僧人一起吃斋饭。庭院内外的树木树阴交叉相连,院内的鱼池有台阶中分直下。今晚的夜色真好,风景不亚于苏州的园林。
赏析:作者以淡然的心态表达了刚脱离官场后的闲居生活。尾联“就中今夜好,风月似江淮”,两种相似的夜色,却有不同的心态,也暗含了作者对往日宦游生涯的释然。

3. 北斋书志示儿辈 宋‧陆游
初夏佳风日,颓然坐北斋。
百年从落魄,万事忌安排。
乡俗能尊老,君恩许赐骸。
饥寒虽未免,何足系吾怀。
故事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宁宗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四月,陆游刚退休回浙江绍兴老家。当时陆游七十八岁。
注释:①北斋:北面的书房。②书志:以诗言志。③儿辈:儿孙辈。④颓然:精神萧索;兴致不高。因为刚退休回家,一时还不适应。⑤百年:本诗指自己的一生。⑥安排:陆游自注:“徐仲车闻安定先生莫安排之教,所学益进。”其中“安定先生”指北宋名儒胡瑗;“徐仲车”亦为北宋名儒、州学教授徐积。他们认为儒家修行者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即可,成败结果听凭天命。不要事事都想着能安排好,做有为的事情,反而画蛇添足。⑦赐骸(音些):赐骸骨。请求致仕(退休)回家安度晚年。“骸”本诗读音“些”。
全诗大意:初夏的凉风天,我兴致不高地坐在北书房内。人的一生哪怕潦倒失意的时候居多,也不要人为地去安排好一切(言外之意,尽力去做好,结果交给上天去安排)。我们这里乡下的民俗还是崇尚尊敬老年人,皇上也同意我退休返乡养老。(往后人生)受饥受寒的事情我不敢保证不会再发生,但不管将来如何都不足以让我挂怀。
赏析:过去有句俗话:“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可是,真正的儒家修行者却不是这样想的,“百年从落魄,万事忌安排”,即使是落魄一生,也不人为地去安排将来要达到什么目标(比如要赚多少钱,要住多大的房子等)。换一句话说就是一切随缘。古代的官员退休是有俸禄的,陆游当时儿孙满堂,在当地也算是小康之家。那为什么说“饥寒虽未免”呢?因为“天有不测风云”,这“风云”还比喻天象变化下的天灾人祸、战争等;“何足系吾怀”表示不会去预判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那样活得很累。
4. 戏题赵从善两画轴(其一) 宋‧范成大
一枝香杏一枝梅,各占东风挂玉钗。
居士石肠都似梦,王孙心眼怎安排。
生活中的小常识:杏花与梅花长得很相似。如果同样是白梅花与白杏花就比较难区分。梅花树新生的小枝,枝条是绿色的,白梅的花萼也是绿色的。梅花靠近闻有梅子的香气,而杏花有淡淡的米酒香。杏花的花萼与小枝是深红色的。因此,如果要在两幅画中各画出杏花与梅花,这位画家必须对两种花的形态有很深入的观察才行。
注释:①赵从善:南宋时期大臣,宋皇家宗亲。范成大的好友。史料未明确记载赵从善是画家,这两幅画有可能只是他的收藏品。②两画轴:两幅画,用卷轴装裱。由范成大的三首诗判断,这两幅画都是仕女图。一幅画的是杏花,枝下有一美女,头上金钗挂着一朵杏花。另一幅画的是梅花,树下有一美女,头上金钗挂着一朵梅花。③香杏:指杏花。④东风:春风。在中国南方地区,梅花一般是冬末至初春开放。杏花一般是孟春、仲春时节开放。|占(音战,去声),占据,借用。⑤石肠:铁石心肠。⑥王孙:本诗指贵族子弟。
全诗大意:一幅画内有一枝杏花(树在画外,只是伸进了一树枝,开满杏花);一幅画内有一枝梅花。各自利用天时地利盛开,花枝下有一美女,头上的玉钗挂着一朵杏花或梅花。那些隐居深山的居士,都说有铁石心肠,我认为应该在梦中才有吧(言外之意,心志坚定的隐士看了这两幅栩栩如生的画都会心动赞美);那些贵族子弟看了,真不知道会动什么心思呢?
赏析:这首诗一、二句先描述两幅画的结构、内容。然后赞美这两幅画作之美,却意在言外。“居士石肠都似梦,王孙心眼怎安排。”是说,铁石心肠的人看了画作都会动心,那些公子哥儿就更不用说了,说不定都想占为己有呢!诗意中暗含诙谐。

5. 乞兰 宋‧朱淑真
幽芳别得化工栽,红紫纷纷莫与偕。
珍重故人培养厚,真香独许寄庭阶。
注释:①乞兰:向朋友求得的兰花树。乞,读音“七,入声”。②幽芳:指兰花的清香及其淡雅的姿色。③化工:天地造化之杰作。|栽,指花朵之美如上天栽培的作品。④红紫:其它的红色或紫色的花。本诗用“红紫”比喻朝廷中的显贵。唐‧白居易《偶吟》:“久寄形于朱紫内,渐抽身入蕙荷中。”(见第3课相关注释)⑤偕(音皆):(副词)相同、等同。读音参考《康熙字典‧偕》。⑥庭阶:庭院台阶。本诗指作者家的庭院。
全诗大意:兰花的清香及其淡雅的姿色如同是天地造化的杰作,其它的红色或紫色的花都无法与之等同。为了感谢故人对兰花的精心栽培并相赠,我会将这些兰花栽种在我家的庭院中。
赏析:兰花自古以来都被比喻为君子。“红紫纷纷莫与偕”暗讽朝中这么多显贵都没有君子。“真香独许寄庭阶”表示这些兰花树只会栽种在我家,因为只有君子之家才配栽种兰花。
6. 临阶竹 唐‧卢照邻
封霜连锦砌,防露拂瑶阶。
聊将仪凤质,暂与俗人谐。
注释:①临阶竹:靠近石阶旁边的竹子树。②封霜:秋冬有霜,“临阶竹”的用途除了风景美观之外,还可让霜落在竹子上,不会落在台阶上,这样人走在石阶上不容易打滑。“封霜”是说把霜挡下来。③锦砌(音弃):石阶的美称。④瑶阶:汉白玉等贵重石头制作的台阶。“锦砌”与“瑶阶”只有在皇宫或王公贵族之家园林才可能有。⑤仪凤:凤凰。因凤凰是神鸟,所以本诗用“仪凤质”比喻高贵的品质或品德高尚之人。⑥谐(音些):和洽,和谐。读音参考《康熙字典‧谐》。
全诗大意:(临阶的竹子树)让风霜不落在台阶上;竹叶轻拂台阶,防止露重造成台阶易打滑。(临阶竹)如品德高尚之人,暂时与俗人和睦相处。
赏析:本诗用“锦砌”及“瑶价”比喻朝廷,用临阶竹比喻朝廷中的贤人。“封霜”“防露”象征贤人无私地守护着朝廷。“聊将仪凤质,暂与俗人谐”言外之意,他们如同天上的神仙,下落于凡尘,暂时与俗人和睦相处。
点阅【跟我学唐诗】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