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英雄─周瑜 (7):指挥若定 赤壁大战江映红

文/李翼云
周瑜。(天外客/大纪元合成图)
font print 人气: 578
【字号】    
   标签: tags: , , , ,

眼见周瑜治军冷静严谨,拿捏两国分寸,进退之间,丝毫不差,刘备内心大为惊叹,深感敬佩。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曹操率领十余万大军沿着长江浩荡而下,声势壮盛。值此之际,长江东方的孙、刘联军全力迎战,谨重戒慎,丝毫不敢大意。

周瑜与刘备

孙权计定后,周瑜率领三万大军,坐船沿江而西。屯驻在樊口等待消息的刘备,看到江上大军前来,终于松了一口气。

他派人请周瑜下船相聚,想要慰劳一番,但周瑜却毅然拒绝:“我肩负军事任务,不能擅离职守前往,如果您能屈驾到此,才有办法如您所愿。”

刘备遂跟关羽、张飞说:“周瑜想要我上船见他。我现在已经跟吴侯联盟了,如果不去见周瑜,就不合乎同盟该有的礼仪了。”于是刘备坐上小船亲自前去见周瑜。

刘备问周瑜:“现在我们和曹操对抗,必须好好谋划。你有多少兵士呢?”周瑜回答:“三万。”刘备说:“太少了。”周瑜说:“这些就够了,您就好好看我大破曹军罢!”

刘备想要请鲁肃一起讨论,周瑜却毫不含糊地说:“我受命不得擅自作主,子敬也有军务在身,如果您想见子敬,可以另外拜见他![1]”

眼见周瑜治军冷静严谨,拿捏两国分寸,进退之间,丝毫不差,刘备内心大为惊叹,深感敬佩。于是,刘备终于定下心,与周瑜合力对抗曹军。

廓然大度 调兵遣将

迎战曹操,除了兵马、战略及与刘备合作的问题之外,周瑜最大的考验恐怕是如何统驭诸多新旧将领。参与这场世纪之战的,有好几位孙坚时期的老将,如黄盖、程普、韩当,以及孙策时的猛将,如凌统、周泰、吕范等。另外,还有后来才加入阵营的大将甘宁、吕蒙等。

在三国古战场“望江亭”的介绍中,以一段有趣的情节,描写周瑜如何以委婉幽默的方式,请出老将黄盖相助一臂之力。

黄盖是东吴的三朝元老,早年就跟着孙坚一起打天下,为孙氏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相传,赤壁之战前,周瑜约黄盖一起下棋,周瑜每次都故意将“卒”拱出,让黄盖一个个吃掉,黄盖甚是吃惊,周瑜却无奈地说:“我无‘将’可用呀!”黄盖一下会意过来,于是赶紧毛遂自荐[3],加入大战的行列。

这批老将中,程普年纪最长,程普个性乐善好施,喜欢结交士大夫,但是偏偏对温文儒雅又擅长统御征战的周瑜颇有不逊,经常有欺凌的言行,不过,周瑜都不以为意,丝毫没有放在心上。

赤壁交锋

建安十三年十二月,曹操大军顺流而下,不料,才到巴丘,就有大批兵士染上疾疫。不习水性的大军将士,沿江行船到了赤壁,而另一方向,周瑜正率领三万水军,刘备带领二千精兵、会合关羽、张飞的万人大军,浩荡而来。

没想到才一交锋,曹操军就败退到北岸的乌林,周瑜的军队则驻守在南岸的赤壁。周瑜与刘备在南岸设营,与曹军对峙。这时,黄盖看到曹操的军船都是首尾相接地排列着,建议采用火攻。

金协中彩绘《三国演义》第四十八回插图,锁战船北军用武。(公有领域)

于是,周瑜调拨数十艘战船,满载浇了油膏的干草,以布遮盖,又预备一些轻便快捷小船作为攻击用,分别系在船尾,而黄盖则派人送信给曹操,诈称欲以粮船投降。黄盖将船上插着与曹操约定的旗号,整个船队依次向前驶去。

起先,曹操军中官兵以为是投降的船队,军士们还站在舰上指指点点的。距离两百尺左右,黄盖命令解开载着将士的小船,并将十艘大船同时点火向前冲,火船直冲曹操的水师。此时,东南方忽然吹起一阵强风,火势很快便蔓延起来,甚至波及岸上营寨,曹军人马很多都被烧死或溺死水中[2]。

这时,周瑜率领精锐将领尾随而上,擂鼓大作,江面顿时一片火海,把江边崖壁映得通红,曹军大败。

《新刊校正古本大字音释三国志通俗演义》(明万历十九年书林周曰校刊本)之周公瑾赤壁鏖兵。(公有领域)

《三国演义》在诈降的部分做了很多铺陈,如黄盖巧施苦肉计、利用蔡瑁做反间计,以及让阚泽去送降书,巧妙哄骗曹操等,不过,与《三国志》比对,会发现这些都是小说家言,子虚乌有。

曹操为何会相信黄盖投降呢?历史并没有留下明确的答案。不过,仔细一数,曹操先前也接受过张绣、许攸、袁谭、高干、刘琮等人的投降,也都没起过什么疑心。相比之下,反而会觉得《三国演义》中,真的刻意植入了很多诡诈狡猾的心念呢!

华容道

曹操见败局已无法挽救,随即自焚余船,从华容道退走江陵,却刚好遇到路上满是泥泞,风又大,根本无法行走,只好命令人背负稻草铺在泥路上,勉强让马匹通过。负责陆上作战的刘备军队,因追赶不及而作罢。

据《湖北通志》记载,周瑜战后把酒庆功,他拔剑起舞,边舞边歌曰:

临赤壁兮,败曹公,安汉室兮,定江东,此山水兮,千古颂,刻二字兮,纪战功。

歌罢,提剑在悬崖上深深刻下了“赤壁”二字。至今,赤壁崖上还留着“赤壁”二字,巨手神笔,气势万钧。

唐代诗人李白游览至此时,缅古怀昔,留下了“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的著名诗句,仿佛带我们穿越了时空,看见当时壮烈的交战场景。

功臣黄盖

黄盖以火攻奇计在这场大战中发挥了神效。然而,混战中,黄盖一度被流箭射伤,落入了冰冷的江水中,随后被吴军自己人救了上来,大家都没有认出黄盖,就随意把他放在厕所的便器上。黄盖冷得发抖,好不容易用尽力气喊出韩当的名字,韩当一听,马上认出这是黄盖的声音,看着狼狈的黄盖,不禁流下眼泪,赶紧替黄盖换上干净温暖的衣服,终于挽回了黄盖一命[4]。

战后孙权论功行赏,将黄盖练兵的太平湖赐给了黄盖,并改名叫“黄盖湖”[5],一直沿用至今。

其实,赤壁交战时,后方的孙权也在东方战场举兵响应,他亲自率军围困合肥,还另外派遣张昭攻打九江,让曹操有后顾之忧。他围攻合肥一个多月,直到听说曹操派遣张喜率军救合肥才撤退。

善用兵法奇计的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军落败,完全出乎众人的意料之外。仔细思量,当时确实有太多的“巧合”因素,促成了这场大战的结局。正如裴松之所云:“当时发生一场大疫,使得曹军兵力大损,加上当时吹起南风,风势有利于火攻,这些都是不可抗力因素,天意如此,不是人力可违啊![6]。”

江陵之战

赤壁获胜后,周瑜、程普直接挺进江陵,企图一举攻入北方。此时,刘备提议与周瑜合攻江陵,他请周瑜拨两千人马给他,让他从后方夹击曹仁,给予曹军压力,而刘备则愿意出借强将张飞随同周瑜攻城,但请周瑜再给张飞一千人马。这样加来减去,周瑜还得给出三千人马,但周瑜不疑有他,慷慨答应了。

然而,曹仁意气勇壮,虽然江陵城兵马不多,仍奋力顽强抵挡,委实是个可敬的对手。双方相持接近一年。

期间,周瑜采用甘宁的建议,先攻打西侧的夷陵,再进取江陵城,不料却被曹军所包围,于是周瑜又采纳吕蒙的计策,留下凌统围困江陵城,自己则亲率一半兵力驰救甘宁。

周瑜巧施妙计,先派三百人用高大的林木把险峻的山路截断。当曹军不敌周瑜大军攻击,往山路逃跑时,遇到了林木路障,只能弃马逃命。周瑜军队顺利获得他们的马匹,大获全胜。

然而,周瑜在这场战事中亲自跨马上阵,被弓箭射中右胸,伤势严重,只好撤军。曹仁听说周瑜卧床不起,又回头来攻,周瑜于是强忍疼痛,上马巡行军营以激发士气,曹仁才终于退军。

江陵一战,诸多艰苦,过程中,程普还几番激烈与周瑜相争。深陷战事紧迫的周瑜,面对程普的强势欺凌,始终谦虚有礼,委婉以对,没有跟程普起冲突。

事后,程普终于深自悔悟,反思周瑜的多番忍让,几多宽容,不禁深深感动。后来,他跟旁人说:“跟周公瑾结交,就好像饮用香醇的美酒,喝着喝着,不小心就醉了。”[7]当时的人见证了周瑜从容大度、广阔如海的胸襟,都感到自叹弗如。

注释:

[1] 《三国志‧先主传》引江表传曰:备从鲁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诸葛亮诣吴未还,备闻曹公军下,恐惧,日遣逻吏于水次候望权军。吏望见瑜船,驰往白备,备曰:“何以知之非青徐军邪?”吏对曰:“以船知之。”备遣人慰劳之。瑜曰:“有军任,不可得委署,傥能屈威,诚副其所望。”备谓关羽、张飞曰:“彼欲致我,我今自结托于东而不往,非同盟之意也。”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备欲呼鲁肃等共会语,瑜曰:“受命不得妄委署,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又孔明已俱来,不过三两日到也。”备虽深愧异瑜,而心未许之能必破北军也,故差池在后,将二千人与羽、飞俱,未肯系瑜,盖为进退之计也。

[2]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乆。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鬬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

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江表传曰:至战日,盖先取轻利舰十舫,载燥荻枯柴积其中,灌以鱼膏,赤幔覆之,建旌旗龙幡于舰上。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着前,中江举帆,盖举火白诸校,使众兵齐声大叫曰:“降焉!”操军人皆出营立观。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曹公退走。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3] 网志:寻三国

望江亭位于三国赤壁古战场景区中的赤壁山的山顶。于亭内,放眼向长江对岸望去,即可以看到当年曹操二十六万部队驻扎的地方——乌林寨。赤壁山像一把利剑直插江心,是观望曹营最好的位置。此处退可守,进可攻,让当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占据了地势的绝对优势。望江亭据说是黄盖当年观望曹营的地方,黄盖是东吴的三朝元老,早年就跟着孙坚一起打天下,为孙氏基业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东吴人人都敬重他。相传,在赤壁之战中,周瑜约黄盖一起下棋,周瑜每走一个棋子,就被黄盖吃掉一个,黄盖甚是吃惊,周瑜假装无奈说到:我无将可用矣。黄盖会意后,毛遂自荐。于是,在赤壁之战中,黄盖果然不负众望,一把火烧的曹军不见天日,曹操仓皇而逃。这把大火为孙刘联军最终的胜利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之后孙权论功行赏,将黄盖练兵的太平湖赐给了黄盖,并改名叫“黄盖湖”一直沿用至今。

[4] 《吴书》曰:赤壁之役,盖为流矢所中,时寒堕水,为吴军人所得,不知其盖也,置厕床中。盖自彊以一声呼韩当,当闻之,曰:“此公覆声也。”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

[5] 《湖北通志》

龟湖在县西南三十里由睦口大江,黄盖湖在县西南八十里,分属蒲折县及湖南岳州府临湘县界由石头清江口大江,相传孙权论赤壁战功,以此湖赐黄盖故名。

[6] 见《三国志‧荀彧荀攸贾诩传第十》裴松之所云:“至于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

[7]  江表传曰: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周瑜传)

文章转载自干净世界【悠悠千古事】频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zh-TW/channel/1g2kugphn3g4oCdixIFpH5YAj1kq0c

看更多【三国英雄——周瑜】系列*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周瑜始终力挺少主孙权,朝“南面称霸”的目标奋勇前行,而在国家面临曹操数十万大军的存亡之际,周瑜力排众议,一力承担对抗超级霸主曹操大军的重责大任。
  • 在朝廷众臣面前,周瑜不疾不徐地分析胜败关键。话毕,随即自荐:只需三万精兵,就足以抵抗曹军。 周瑜的一席话,令众人精神大振。当下,孙权心意遂定,正式拍板连蜀抗曹。刘备与孙权顺利结盟,决定共同携手打一场以寡击众的世纪之战。
  • 鲁肃立即动身亲赴荆州与刘备联络。相传他骑上一匹白马,沿着长江西奔。白马驮着主人跋山涉水,日夜兼程,铁蹄都磨破了。
  • 建安五年,孙策去世前,解下身上的印绶交给二弟孙权说:“率领江东将士,与天下争战,你不如我;但是,举贤任能,使人才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就不如你了!”孙策逝世,十九岁的孙权继位为吴侯。
  • 一直以来,周瑜似乎对于功名没有太大兴趣,好像更乐于待在叔叔周尚身边打杂,仿佛唯一需要做的正事就是帮助孙策征战江东。
  • 那年,少年周瑜特意前往寿春造访孙策。两位少年英雄一见如故,原来,周瑜与孙策同年,周瑜生日只比孙策小一个月,第一次见面,两人就相谈融洽,意气相投,结下奇妙的缘分。
  • 从历史的预言脉络来看,魏、蜀、吴三国的分立与建国,是早有预示的。
  • 三国故事是中华文化的珍宝,提起三国,人们总能津津乐道许多《三国演义》中的精彩情节。可以说,《三国演义》一书的溢彩灿光,远远超过正史《三国志》。
  • “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是陶侃的曾孙,祖父外祖父虽是东晋的名士,但是到陶渊明时,家世已经衰落。然而自幼就贫困的他,并不以贫为苦,他一生虽没有显赫的功业,但他高尚的人格和诗文的成就,却受后人崇仰传诵不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