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9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廖儷芬台灣報導)來自台灣的空拍達人 Nina,九月底走訪瑞典與冰島,為的就是親眼見到傳說中的極光。她帶著手機與腳架,在零度以下的夜裡靜靜守候,盯著天空的變化。「一開始很擔心會不會白跑一趟,因為天氣常常陰晴不定,有時候雲層一來,什麼都看不見。」Nina 回憶。她說,極光不像照片上總是絢爛奪目,更多時候其實只是淡淡的一抹綠光,要長時間曝光才能看見清晰的線條。



第一抹綠意冰島南部的平原上,夜裡的草原被寒風吹得沙沙作響。就在雲縫拉開的一刻,天空浮現一絲綠色的光帶,彷彿有人在天際輕輕刷上一筆。Nina 說:「剛開始看到的時候,其實很微弱,要靠長曝才拍得出來,但現場的感覺很特別,像是天空在慢慢呼吸。」她記得自己當時蹲在路邊,雙手凍得發麻,卻因為眼前的光影感到無比踏實,「那一刻真的覺得自己來對了」。



與相機的對話拍攝極光需要耐心,也需要技巧。Nina 把她的經驗分享給同行的朋友:「必備腳架….藍芽遙控…開啟的夜間模式,十秒曝光,比較有極光的線條感 ,曝光30秒就會像水流一樣柔和。」她笑說,這段話幾乎成了她這趟旅程的口頭禪。每一次按下快門,她都在嘗試不同的曝光時間,想捕捉極光最適合的形態。


從瑞典森林到冰島海岸在瑞典北部,Nina 選擇到林地邊緣拍攝,畫面裡常常有幾株瘦高的樹與夜空同框。她說,這樣的場景讓她想起台灣山裡的松樹,卻又因極光的存在多了陌生的氣氛。「有時候雲層厚得像棉被,極光就在背後閃動,拍出來的顏色很奇妙,像是紫色和綠色交錯。」她形容。到了冰島,她則是在寬闊的道路旁等待。草叢、遠方微弱的燈火,和天空的綠光構成了一張張不同的影像。她最喜歡的一張,是極光剛好和流星出現在同一個畫面裡,「真的是幸運」。



極光之外除了拍攝,Nina 也在旅途中留下許多感觸。她說,很多人想像極光是壯觀的煙火秀,但實際上更像是靜靜流動的畫布,需要時間和心情去體會。對 Nina 來說,拍攝極光不是炫耀的戰利品,而是一段過程。她希望透過這些照片,讓更多人理解大自然的細膩與不可預測。「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但只要願意等待,總會有屬於自己的極光。」她說。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