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

研究:生活有目的 可降低罹患失智症机率

研究:生活有目的 可降低罹患失智症机率
有研究显示,生活有目的可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机率。图为一名年长者在学画画。(Shutterstock)
2025-10-09 16:09 中港台时间|10-22 07:06 更新
人气 604

【大纪元2025年10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陈俊村报导)如果你的生活漫无目的,你可能会觉得自己不知道为何而活,甚至怀疑人生的意义,但如果你的生活有目的,你可能会感觉自己过得很充实,活得很有价值。最近还有研究表明,生活有目的对健康也有好处,它可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风险达28%。

这项由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所进行的研究追踪了13,765名45岁(含)以上的成年人长达15年的时间。

研究人员分析了这些参与者的心理健康(包括对生活目的的感觉)和认知障碍情况,并在15年后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人员依据他们对每个问题的回答给予1至6分的评分,分数比较高意味着生活中比较有目的感。

研究人员发现,生活中比较有目的感的参与者在比较年长时罹患认知障碍(包括轻度认知障碍和失智症)的可能性降低约28%。

研究人员说,生活有目的感的保护作用超越了种族的藩篱。即便考虑参与者的教育程度、忧郁症和已知的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风险因子APOE4基因,这种保护作用仍然显着。

该校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教授温戈(Aliza Wingo)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拥有目的感有助于大脑在老化过程中保持韧性。甚至对有阿兹海默症遗传风险的人来说,目的感与阿兹海默症的发病时间延后和患病风险较低有关。”

研究人员也发现,目的感较高的人往往比目的感较低的人更晚经历认知衰退。考虑到年龄、教育程度、忧郁症状和遗传风险的影响,就平均而言,认知衰退的发病延迟时间非常有限——在8年的时间里,大约延迟了1.4个月。然而,与目前的治疗方法相比,这样的延迟意义重大。

失智症示意图。(Shutterstock)
失智症示意图。(Shutterstock)

这项研究的主要报告撰写人、该校公共卫生研究人员霍华德(Nicholas C. Howard)说:“虽然像仑卡奈单抗(lecanemab)和多奈单抗(donanemab)这样的药物可以适度延缓阿兹海默症的认知障碍症状,但它们也伴随着风险和成本。”

他说:“人生的目的是自由、安全且可及的。它是人们可以藉由人际关系、目标和有意义的活动来建立的。”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并未特别询问参与者哪些活动让他们有了人生的目的。但先前关于老化的研究显示,各式各样的活动都能让老年人找到人生目的,例如:

发展人际关系——照顾家人、陪伴孙子或支持配偶或朋友。

工作或担任义工——继续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指导或为社区事业做出贡献。

从事精神或信仰活动——参与宗教信仰、灵性修行或信仰群体的活动。

追求个人目标——培养个人嗜好、学习新技能或设定并实现个人里程碑。

帮助他人——从事慈善、看护或倡议工作。

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拥有目的感可以预防失智症,但这些发现为研究人员正在寻找阿兹海默症等疾病的治疗方法以及找出这些疾病如何在大脑中起因的努力,提供了有趣的讯息。

研究人员表示,人生的目的是我们可以培养的。开始思考什么让你的生命有意义,永远不会太早,也不会太晚。

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老年精神病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我们
请进入安全爆料平台
让全世界看到正义就在今天
大纪元电子报
一旦重大新闻发生,我们会立即发送到您的电子邮箱
Email Icon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留言

  • 大纪元保留删除骗话贴、下流话贴、攻击个人信仰等恶意留言的权利
本网站图文內容归大纪元所有, 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2000 - 2025 The Epoch TimesAssociation Inc.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