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雨

文/吴杰  图/吴文彬
吴文彬作品:《花雨》局部。(吴杰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8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敦煌是古代通往西域的交通要道,中西贸易中心,常年有川流不息的商旅往来,古代行旅非常艰苦,为了旅途平安,人们往往会许下心愿,祈求神明保佑,平安归来,贸易获利,必然还愿修建佛寺或塑造佛像供养。敦煌的佛寺,多在鸣沙山和三危山的莫高窟,开凿石窟而供奉佛像,从公元366年开始建造第一个石窟起,到元朝末期,大约将近有一千年的历史。

这些壁画包括北魏、隋、唐、五代、宋、元各代作品,内容有:佛像菩萨、天王力士、护法诸神。此外还有“变相”。因为佛经一般人不易理解,当时为了传教方便,把佛经改写为通俗故事,并且有很多押韵的辞句,这些文字称为“变文”,依照“变文”作成绘画,称为“变相”。

敦煌壁画中最为动人的,就是乘风飞舞的仙女,称之为“飞天”,有的手执乐器,有的手捧花朵,飞翔于天空之中,衣带飘扬,姿态美妙。另外,在敦煌壁画之中,最为突出的是“供养人像”,就是出钱修寺塑像为善士施主们。

这件作品:《花雨》,集千佛洞诸天散花相,创作于1985年。就是先父吴文彬先生以敦煌壁画为范本,所绘制的一件传统工笔人物画。(本文转载自:怀念老爹 – 吴文彬

吴文彬作品:《花雨》,集千佛洞诸天散花相,创作于1985年。以敦煌壁画为范本,所绘制的一幅传统工笔人物画。(吴杰提供)

艺术家简介:
1. 吴文彬先生,1923—2013年,北平艺专毕业,来台之后任职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退休后有感传统工笔画的式微,创立中华民国工笔画学会,被誉为京派艺术在台湾的代表。
2. 吴文彬先生画历

欣赏更多吴文彬先生的作品:
1. 吴文彬线上纪念馆
2. 国立历史博物馆>2022百岁华人艺术家> 吴文彬
3. 国立台湾美术馆> 吴文彬
4. 吴文彬先生的FacebookInstagram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维多利亚女王对第一代威灵顿公爵亚瑟‧韦尔斯利(Arthur Wellesley,1st Duke of Wellington, 1769-1852年)赞誉有加,称他为“英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
  • 自1896年以来,卡尔‧法布里蒂乌斯这幅精美的金翅雀图画一直收藏在毛里茨之家博物馆内。这幅画在学术界一直相当受到重视,但在同名小说出版之前,却鲜为大众所知。
  • 皮尔家族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家族之一。族长查尔斯‧威尔逊‧皮尔(Charles Willson Peale,1741–1827)以描绘乔治‧华盛顿、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其他重要人物,以及自己家庭成员的肖像画而闻名。老皮尔也是著名的自然学家和富有开创性的博物馆创始人。他的17个孩子大多以科学家和古代绘画大师的名字命名,其中包括卡尔‧林奈、拉斐尔、提香、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Sofonisba Anguissola)和安杰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
  • 纽约弗里克收藏馆举办的特展“维梅尔的情书”,展览以亨利‧克莱‧弗里克(Henry Clay Frick)生前收藏的最后一幅画作——约翰尼斯‧维梅尔(Johannes Vermeer)的作品《女主人与女仆》(Mistress and Maid)为焦点展开。
  • 犹太人的逾越节(Passover),是为了纪念以色列人在摩西带领下从埃及人的奴役中解脱出来。这位希伯来先知降生伊始的传奇故事,在艺术史上一直是备受欢迎的创作主题,无论是犹太艺术家还是基督徒艺术家,在绘画、素描、壁画、版画、教堂镶嵌玻璃和彩绘手稿中,都曾涉及。荷兰裔英国艺术家劳伦斯‧阿尔玛-塔德玛(Lawrence Alma-Tadema)爵士于1904年绘制的《发现摩西》(The Finding of Moses),是最为著名的范例。
  • 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是早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奠基人之一,在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的作品广受鉴赏家、艺术家和大众的推崇。崇拜者们会沿着“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之路”(Piero della Francesca Trail)朝圣,在意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纳(Tuscany)和马尔凯(Le Marche)地区停留,参观当地保藏的名画原作。
  • 视觉艺术与文学的交集,为创造力勃发提供着沃土。数个世纪以来,诗人、作家、画家以及哲学家们一直在“对话”,回应着彼此的理念和艺术表达,这堪称西方文明的一大瑰宝。
  • 万神殿(Pantheon),“Pan”泛指全部,“theon”即神的意思;这座至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古罗马建筑物,传说是罗马人民为了敬献诸神而盖的神殿,膜拜的是罗马神话中奥林匹斯山的众神。
  • 习惯于祥和宁静田园风光的艺术爱好者,看到这幅弗瑞德利希的这幅“风景画”时,一定感到有些错愕。只见苍白荒凉背景中,一丛破碎的冰片被暴力推挤成尖锐磷峋的小山;在结冰的海平线上显得十分突兀。有人形容,就像一个沉睡海底的巨人苏醒时,撞破表面冰层的景象一般。
  • 在这个城市以光速改变的年代,仍有人愿意选择停下来,用画笔捕捉那些即将消失的风景。张学敏(Richie)正是这样一位用心感受香港脉搏的速写画家。他的首部作品集《城市墨彩》(Inking Cities Hong Kong),由香港老牌出版社陈湘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以水墨速写记录民俗节庆、旧区村落,和那些细腻的人情故事,为消逝中的香港人事物留下宝贵的纪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