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有得

跟我學唐詩(37A)
「畫圖省識春風面」只憑畫像,如何能見識王昭君秀麗的容顏呢?這是一個反問句,隱喻了作者懷才不遇的家國情懷,其「致君堯舜上」的政治理念,隨著年紀漸長,很難實現。杜甫在「安史之亂」初期被貶官離開長安城之後,就一直沒有被朝廷召回任用。
跟我學唐詩(36B)
「正是江南好風景」還是寫美景,不提兩人在「安史之亂」期間的悲慘遭遇;一句「落花時節又逢君」包含了多少辛酸和感嘆!有時光流逝,有繁華落幕,有流離失所,有飢寒交迫,有遲暮相逢,有千言萬語……
跟我學唐詩(36A)
其實,「南風」在古詩文中又借指「道德之風」;東漢‧馮衍《顯志賦》:「頌成、康之載德兮,詠『南風』之高聲。」所以舜帝的《南風歌》言外之意是說,當道德禮義長存於百姓心中的時期,萬物就生機勃勃,老百姓心中就沒有憂愁。
跟我學唐詩(35B)
孟浩然在這滾滾紅塵中生活了三十多年,能不被世間的各種慾望所誘惑,保持初心不變,這才是難能可貴的,所以李白給予很高的評價「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跟我學唐詩(35A)
頸聯「田園松菊今迷路,霄漢鴛鴻久絕群。」自薦詩文最忌諱的是貶低別人抬高自己,下聯「霄漢鴛鴻」用詞極妙,朝廷官員不論官職大小,讀了這一句都會認為作者把大家比喻成賢人,而作者只是離開這個群體太久了(久絕群)。
跟我學唐詩(34B)
中華文明史,詩歌最璀璨的時期在唐朝,而唐朝的詩歌最鼎盛的時代是李白與杜甫在世的時期。一位是詩仙,一位是詩聖。因此詩聖對詩仙的評價彌足珍貴。
跟我學唐詩(34A)
頷聯一「喜」因連枝會;一「愁」因落葉別,通過對比更增添了離別的感傷。頸聯兩句寫景,上句寫近景,下句寫遠景,「海上青山隔暮雲」又暗含對自己前程不確定性的擔憂。之前李白因在長安得罪了權貴,被朝廷「賜金放還」。
跟我學唐詩(33B)
《渭城曲》被譜為《陽關三疊》傳唱千年,作者以獨特的筆觸,將清新明麗的場景氣氛,沖淡離別的愁緒。以「西出陽關無故人」為由勸酒,遂成送別詩絕唱。(南宋)謝枋得曰:意味悠長。(明朝)唐汝洵曰:信手拈出,乃為送別絕唱。
跟我學唐詩(32A)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這首詩這一聯,詮釋了生命意義在於沿著正道積極向善而不停步,不然就會如沉舟那樣,看著千萬隻輕舟在身旁駛過;或者是在歷史的發展進程中,如「病樹」那樣被積極向善的生命所替代。
跟我學唐詩(31B)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此聯化用名人名句,遂成絕唱。甚至傳唱度已經超過曹植的原句「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曹植原句側重於「丈夫志向」,王勃將「志四海」轉化為「存知己」,將個人抱負昇華為普世友情,並以「海內」「天涯」的宏大空間對比,拓展情感容量。
跟我學唐詩(31A)
杜甫詩《曲江》以飛花著筆,將暮春之景,展現在讀者面前,也是詩人對時光流逝、枯榮代謝「不由人」的深切感觸。頸聯將生與死、動與靜、今與昔並置在一起,構成對比,寓意悠遠,令人深思:「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人生苦短,當快樂地生活,不必因名利而羈絆自身。
跟我學唐詩(30B)
陸游的這首七言絕句以自然景象映射人生哲理。首句「天際晴雲舒復卷」,描繪雲朵的凌空飄浮,卻舒展自如;次句「庭中風絮去還來」,形象展現柳絮隨風飄舞、往來無定的晚春景色。人生的自在也是如此,只要不為名、利、情所執著,還有什麼事情能妨礙笑口常開呢!
跟我學唐詩(30A)
唐‧杜牧《寄湘中友人》本詩首聯 「莫戀醉鄉迷酒杯,流年長怕少年催」,堪稱警世名言,杜牧認為,人生最值得回憶的是少年時期,因此不可沉迷於醉鄉,因為光陰易逝、少年難再。尾聯借司馬相如「題橋立志」之典,表明作者志在功業,不願效仿嚴光歸隱釣台。
跟我學唐詩(29B)
進入天寶年間後,唐玄宗起用李林甫、楊國忠等人,僅用十四年便將盛世的根基耗盡,並引發了「安史之亂」。其間變故紛繁,史事萬端,而詩人卻僅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二句,引領後人回望那段波瀾起伏、滄桑動人的歷史,讀之令人不勝唏噓。
跟我學唐詩(29A)
《客至》這首詩是杜甫七律詩中的經典作品,特別是「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更常被歷代詩人化用。北宋‧王安石《即事(其一)》:「漸老逢春能幾回,蓬門今始為君開。」同樣的一句詩,放在不同的詩篇中,卻表達完全不一樣的意思,這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神奇之處。
跟我學唐詩(28B)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愁心一去,美景即來,詩意中流露出愉快的心情。「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描寫歡宴的情景又暗喻樓高。「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如仙人徜徉於空中,衣袖在仙風中裴回。詩仙的瀟灑風範躍然紙上。
從戰場歸來——陳維明《為自由而戰》推薦序
流亡美國的雕塑家陳維明2015年在美國紐約出版的著作《敘利亞來信》,要在臺灣改名《為自由而戰》再版。這是他2012至2014三年間三度進出敘利亞的書信集,雕刻刀化作筆尖,一樣刻劃人心,不同的是,書信以文字具體描述的所見所聞,抒其所思所感,對讀者掏心掏肺,可謂披肝瀝膽。
跟我學唐詩(28A)
「卻馬漢文思罷獻,吞蝗唐太冀移災。」本聯大意,漢文帝不接受進獻千里馬,並下詔停止進貢減輕百姓的負擔;唐太宗吞吃蝗蟲,希望能替百姓承擔罪業。
跟我學唐詩(27B)
白居易以淡然的心態表達了剛脫離官場後的閒居生活。尾聯「就中今夜好,風月似江淮」,兩種相似的夜色,卻有不同的心態,也暗含了作者對往日宦遊生涯的釋然。
跟我學唐詩(27A)
元稹悼亡韋氏詩,通首說得哀慘,所謂貧賤夫妻也。「顧我無衣搜畫篋,泥他沽酒拔金釵」,言其婦德;「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言其安貧。俸錢十萬,僅為營奠營齋,真可哭殺。
跟我學唐詩(26B)
《人日》一詩,通過寫景,表達了冬去春來,萬物生機勃發的景象。面對雪霽後的晴天,又恰逢「人日」,所以常人舉辦各種活動來慶祝;修行之人不可能像常人那樣興高采烈,而是用「閒吟曠士懷」來抒發自己的襟懷。
跟我學唐詩(26A)
皮日休的這首《館娃宮懷古》,前三聯都是描寫館娃宮遺蹟的荒涼景象,尾聯則是表達了對吳王夫差因女色而滅國感到不值。同時,皮日休對越王勾踐利用美色打敗吳國的事情也頗有微詞,他在《館娃宮懷古五絕(其一)》詩中寫道:「越王大有堪羞處,祇把西施賺得吳。」
跟我學唐詩(25B)
茫茫的大江南北,走正道,有時候反而事情難辦成。榆莢形如銅錢生在樹上,楊花如玉屑灑落在街頭。
對聯:廣積福德 厚德載福 神韻賜福 神韻來了
上聯:蒼天有眼觀迷世 下聯:法理無私佑善良
新春對聯:佛光普照、有福之家等三則
上聯:敬天守道種福因 下聯:積善重德結壽果
跟我學唐詩(25A)
《酬皇甫郎中對新菊花見憶》主要是為了答謝皇甫曙的宴會邀請創作的,到尾聯才算是正式答應了赴宴。白居易是依照古禮的要求這樣寫的。《禮記‧曲禮上》:「凡與客入者,每門讓於客。客至於寢門,則主人請入為席,然後出迎客。客固辭,主人肅客而入。」
跟我學唐詩(24B)
通過這首詩,我們了解了古代的名家如何教養自己的孩子。或許人生會遭遇艱難坎坷,不能因為一時的清貧生活而失去了做人應該遵守的道德禮義。正如王勃在《滕王閣序》中說的:「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跟我學唐詩(24A)
田家即事,寫景兼寫事,妙能得神。頷聯上句織,下句耕。頸聯寫景一句高,一句低,細膩風光,落句(尾聯)言皆由命。見生時樂死且不必問,蓋皆任之於命,己之志不可惑也。
牛津植物學家的野帳:從IKEA到火山口,一趟勇往「植」前的全球採集之旅
在IKEA停車場外發現的一株寄生植物「列當」,是索羅古德走上植物學家之路的起點,本次旅程也將從這裡出發。索羅古德將會帶領我們,徒手爬上英國與愛爾蘭的濱海絕壁,在崖頂和列當共享落日餘暉;走進南非多肉植物生態區,一睹你絕不會認為長得像植物的鞭寄生……
跟我學唐詩(23B)
《泛鏡湖南溪》展現了宋之問的文字表達功夫極精鍊與老到。以「候冬發」對「作春啼」;「開天小」對「夾路迷」;猶如讓若耶溪的山水躍然紙上。尾聯「猶聞可憐處,更在若邪溪」,以略帶遺憾的語氣來讚美若耶溪的景色,更是別具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