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慢性病發病率的飆升,一些醫生和營養研究人員表示,是時候從根本上重新審視美國的飲食指南了。
在《營養素》(Nutrients)雜誌上發表的一篇經同行評審的論文中,作者們認為,傳統的高碳水化合物飲食不僅未能保障公眾健康,還可能導致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發病率上升。他們提出了一種新的低碳水化合物食物金字塔,專為出現代謝功能障礙跡象的絕大多數美國成年人設計。
他們提出的以蛋白質、全脂乳製品和健康脂肪為基礎的食物金字塔模式,挑戰了數十年來聯邦政府的指南,並重新引發了關於膳食脂肪在慢性病中作用的長期爭論。
重新思考金字塔
美國農業部於1992年推出了最初的食物金字塔,其底層是穀物,中間是水果和蔬菜,頂層是脂肪和油。
作者將該模型描述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和生酮飲食,並在論文中將這兩個術語交替使用。生酮飲食通常將每日碳水攝入限制在20至50克之間,使身體進入一種被稱為「酮症」(ketosis)的脂肪燃燒狀態。

但一些專家警告不要將所有碳水化合物一視同仁。
擁有營養學碩士學位的營養作家亞歷克斯利夫(·Alex Leaf)說:「全穀物與更好的健康結果相關,而精製穀物則相反。」
他指出,現行指南模糊了這一界限,因為它們僅建議「至少一半」所攝入的穀物應為全穀物。
利夫說:「這種框架淡化了本可以更清晰地傳達的公共健康信息。」
新模式的支持者認為,大多數美國人已經出現了代謝功能障礙的跡象,需要反映這一現實的飲食指導。
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妮娜‧泰喬茲(Nina Teicholz)告訴《大紀元時報》:「這個金字塔是為88%患有代謝疾病的美國成年人設計的。美國農業部的食物金字塔是基於有缺陷的科學證據創建的,並且在臨床試驗中從未被證明可以預防任何慢性疾病。」
泰喬茲和她的合著者斷言,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模式更符合當今科學,也更適合大多數美國人的營養需求。
根深蒂固的模式
對於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倡導者來說,它並非新鮮事物,它是醫學史上根深蒂固的治療性飲食的復興。
內科醫生兼營養醫學專家安東尼‧查菲博士(Dr. Anthony Chaffee)在給《大紀元時報》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西方醫學在治療神經系統疾病方面有著悠久的傳統,例如癲癇(以及自18世紀末以來治療1型和2型糖尿病的療法),無需藥物,即可通過生酮飲食成功治療。」
他還引用了醫學研究所2005年的一份報告,該報告認為,只要蛋白質和脂肪的需求得到滿足,膳食碳水化合物就沒有最低要求。
查菲以人類早期的歷史為例,指出在上一個冰河時期,北極地區的居民完全依靠肉類和魚類生存,無法獲得植物性碳水化合物。他說:「沒有碳水化合物,人們世世代代都能無憂無慮地生活。」
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治療案例
該論文引用了數千項臨床試驗,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飲食可以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逆轉2型糖尿病,並減少對藥物的依賴。
包括美國糖尿病協會、加拿大糖尿病協會和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在內的主要衛生組織現在都認可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作為控制2型糖尿病的一種選擇。
美國心臟協會也同樣承認,與中等碳水化合物飲食相比,極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使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A1c)下降幅度更大,體重減輕更多,使用的糖尿病藥物更少。」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是一種血液檢測指標,反映過去兩到三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通常用於監測糖尿病控制情況。
其背後的生物學原理眾所周知: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會使身體轉而燃燒脂肪作為能量來源,這一過程稱為酮症。這種代謝狀態也有助於減肥,因為脂肪和蛋白質可以增加飽腹感,並通常減少總熱量的攝入。
作者表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能提供所有必需的營養素——通常比強化穀物的生物利用率更高。他們還引用證據表明,人體可以通過糖元生成自行產生葡萄糖。
論文指出:「許多研究已經證實,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患有碳水化合物不耐受症。因此,就像麩質不耐受症患者避免麩質一樣,碳水化合物不耐受症患者也必須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健康與食物本身的問題
雖然這項研究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提供了強有力的論據,但一些專家警告說,不要將其視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解決方案。
紐約大學營養學、食品研究和公共衛生名譽教授麗安‧內斯特爾(Marion Nestle)告訴《大紀元時報》:「許多不同種類的飲食都有助於健康。大量證據支持低加工食品,這些食品熱量均衡,並且包含植物和動物產品。」
內斯特爾指出,營養研究是出了名的困難,往往反映的是理想化的飲食習慣。實際上,很少有美國人遵循食物金字塔或「我的餐盤」指導方針。大多數飲食都以高添加糖、精製穀物和工業脂肪的超加工食品為主。
還有人質疑如此大幅度地減少碳水化合物的長期效果。負責任醫學醫師委員會(Physicians Committee for Responsible Medicine)的註冊營養師安娜‧赫比表示,低碳水化合物金字塔缺乏纖維,而纖維是消化、體重管理和血糖控制的關鍵營養素。
她告訴《大紀元時報》:「所有這些食物都富含飽和脂肪和膽固醇,而這兩種食物成分與心臟病、糖尿病、痴呆症和中風有關。」
雖然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有助於控制2型糖尿病,但一些專家認為,真正的驅動力是減肥,而不僅僅是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利夫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能是一種有效的工具,但它並沒有本質上的優越性。最重要的是找到一種人們能夠持續堅持的飲食方式。」
內斯特爾還提出了環境方面的擔憂,指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通常強調動物性食物。她說:「肉牛是造成溫室氣體排放最多的食物。」
作者認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並不需要大量食用紅肉。他們指出,再生農業是減少動物性食品環境足跡的一種方法。據美國環保局估計,畜牧業占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的3.9%,儘管專家們對這一數字是否誇大或低估了真正的影響存在分歧。
內斯特爾強調,飲食建議應該服務於廣泛的公共衛生目標。她說,雖然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能對某些人有幫助,但它們不應掩蓋更包容的理念,即關注全天然、低加工食品。
指南會改變嗎?
儘管有關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研究越來越多,但目前還不清楚這是否會對美國膳食指南產生影響。
在2024年12月發布的最新報告中,膳食指南諮詢委員會將豆類、豆製品和海鮮列為首選蛋白質來源,而紅肉、家禽和雞蛋的排名則較低。該委員會繼續支持低脂乳製品,但並未對超加工食品表明立場,儘管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超加工食品與肥胖、糖尿病和心臟病有關。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支持者稱該委員會的建議已經過時。而批評者則認為,它反映了現有的最佳科學依據。
內斯特爾說:「我已經看到大量證據支持這種方法,本文提出的飲食建議並非針對健康人群,而是針對患有代謝性疾病的人群。對這些人來說,避免攝入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是個好主意。」
利夫還質疑了「一刀切」食物金字塔的有效性。
他說:「它試圖把所有人都塞進一個盒子裡。我希望它能針對不同的飲食偏好推薦幾種健康的選擇–標準飲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純素飲食等等。」
這就提出了一個更廣泛的問題:國家膳食指南應該優先考慮那些已經患有新陳代謝疾病的人,還是應該服務於普通健康人群?
內斯特爾說:「我唯一擔心的是,它會被解讀成針對所有人的建議。有證據表明,以各種植物代替動物性食物的飲食是一種好方法。這並不會改變這一點。」
泰喬茲的看法有所不同。她引用了北卡羅來納大學的一項研究,該研究估計88%的美國人有代謝功能障礙的跡象。
她說:「這應該是美國農業部、衛生部為代謝性疾病患者制定的食物金字塔。」
查菲認為,科學並不是障礙,可見度才是。
他說:「沒有一家大公司能從人們減少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和保持健康中獲利。我們沒有數百萬美元的廣告預算,醫院裡沒有藥物代表,也沒有贊助會議來推廣這些數據。」
他指出,澳大利亞最近將生酮飲食指定為管理2型糖尿病的「最佳實踐」。他說,這證明,只要證據得到認可,改變是可能的。
由於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小羅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將負責今年的聯邦膳食指南審查,相關建議是否會發生變化仍有待觀察。
不過,隨著慢性病發病率的上升,重新審視長期以來的飲食假設的壓力也在增加。無論指南是否改變,低碳水化合物食物金字塔已經重新引發了關於美國人應該吃什麼以及為什麼吃的全國性討論。
原文: A New Food Pyramid for a Metabolically Unwell Nation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網站。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