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近半數憂鬱症患者對抗憂鬱藥物無效

文/George Citroner 編譯/張玉編譯

一項新研究揭示,近一半的憂鬱症患者對多種抗憂鬱治療無效。(Shutterstock)
人氣: 94
【字號】    
   標籤: tags: , ,

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心理疾患治療中的一個重大挑戰:約48%的憂鬱症患者對多種抗憂鬱藥物無反應。

這種現象被稱為治療抵抗性憂鬱症(TRD),即患者在嘗試至少兩種不同類型抗憂鬱藥物後,症狀仍未緩解。目前,針對TRD的治療指南仍相當有限。

這項研究發表於《英國精神病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突顯了這種疾病對患者心理和生理狀況的深遠影響。

問題的規模

伯明翰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及伯明翰和索利赫爾心理健康NHS信託基金會(Birmingham and Solihull Mental Health NHS Foundation Trust)的這項研究,深入探討了當前憂鬱症治療的局限性。

研究發現,48%的憂鬱症患者曾嘗試至少兩種抗憂鬱藥,37%的患者甚至試過四種或更多藥物,但症狀未見改善,顯示這些藥物對他們無效。

研究人員訪談了罹患治療抵抗性抑鬱症的患者,許多人表示因治療無效而感到「絕望」,並對標準化的「一刀切」治療方案感到挫折,因為抗憂鬱藥物仍是憂鬱症治療的主要治療手段。目前,科學家尚未完全釐清為何部分患者對這些藥物無反應。

「諷刺的是,治療憂鬱症的過程本身可能加劇患者的絕望感。」研究的通訊作者基蘭普里特‧吉爾(Kiranpreet Gill)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應成為警訊,提醒我們在臨床決策中重視治療抵抗性抑鬱症,並持續為患者提供支持。」

研究還發現,TRD患者面臨更高的健康風險。他們罹患人格障礙的機率增加35%,心血管疾病風險比非TRD患者高46%。

此外,這些患者更容易出現焦慮和自我傷害行為,進一步加劇病情複雜性。

精神科醫生、研究共同作者史蒂文‧馬爾瓦哈(Steven Marwaha)表示:「這項研究顯示,TRD患者面臨多種不良後果的風險。我們亟需更清晰的護理路徑,並為這一群體開發新的治療方法。」

紐約神經心理學家、「理解心靈」(Comprehend the Mind)機構主任薩納姆‧哈菲茲(Sanam Hafeez)告訴《大紀元時報》,近半數重度憂鬱症患者對多種抗憂鬱藥無反應的發現具有重要意義。

她強調,這表明需要更個性化的治療策略,以及更精準的早期診斷工具,以識別TRD高風險患者。

「這能讓替代療法更早介入,減輕因無效治療帶來的情緒負擔。」她說。

超越藥物治療

哈菲茲指出,當藥物治療無效時,非藥物療法結合心理治療在TRD病例中「尤為重要」。

「認知行為療法(CBT)能幫助患者學會管理負面思維並建立應對策略,為藥物無效的患者提供緩解。」她解釋道,「此外,人際關係療法和基於正念的介入為患者提供了情感支持和壓力管理工具。」

研究顯示,認知行為療法對憂鬱症患者的療效在50%至75%之間,顯示其在治療中的潛力。

哈菲茲補充道,治療抵抗性抑鬱症患者的過程中常伴隨著其焦慮和自我傷害行為,使治療更具挑戰性。焦慮可能加重憂鬱症狀,降低標準抗憂鬱藥的療效。

治療抵抗性憂鬱症(TRD)常與焦慮共存,TRD與焦慮共存時,治療變得更為複雜。憂鬱症藥物可能無法完全緩解焦慮症狀,需要更精細的個性化治療計劃。

她還指出:「焦慮可能加劇情緒困擾,降低患者接受心理治療的意願,而自我傷害行為增加患者身體風險,同時帶給患者和臨床醫生額外的心理負擔,這些合併症可能導致治療依從性下降,導致患者不遵循醫囑治療或中斷治療。」

哈菲茲建議,治療伴隨焦慮和自我傷害的TRD需採取多學科方法,結合藥物治療、心理治療,以及對患者安全和健康的密切監測,以全面應對病情挑戰。

英文報導請見英文《大紀元時報》:Nearly Half of Depression Patients Fail to Respond to Antidepressants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韓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