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黃采文台灣桃園報導)「神韻演出的出發點,是對人類的一種善意,希望能夠拯救人的心靈!」客家文化作家范文芳觀賞神韻後讚歎道,「神韻透過多元藝術的結合,呈現出一種美感,希望能提升人的心靈,引領人向善。」
2025年4月25日下午,客家文化作家范文芳觀賞了神韻環球藝術團在桃園展演中心的第三場演出。他表示,「第一次看神韻,感覺很美很善,內心很感動。」
「當大幕拉開、音樂響起的時候,我感受到一種感動。」范文芳說,「有別於一般的演出,我看到了不同的服飾、不同的顏色,還有節奏明快的舞蹈、高超的舞蹈技巧、結合現代科技的動態影像。所有的一切,都讓人耳目一新。」
觀賞神韻小舞劇,范文芳領會個中深意,「比如那些神話故事,生活中或許貧困的人會被欺、有人會打人,但總有別人來相救——那種濟弱扶貧,(善巧)化解人跟人之間的仇恨,他所採用的方法是比較好的,是深具教育意義的。」
范文芳表示,神韻演出震撼人心,「她透過音樂、透過舞蹈,講述很多神話傳說及民間故事,她顛覆了傳統忠孝節義的佈道說教,以超乎傳統中國文化的綜合藝術形式,打動人心,勸人走向神韻指引的精神層面上。」
「神韻演出的出發點,是對人類的一種善意。她希望拯救人類的心靈啊!」他闡釋道,「神韻透過多元藝術的結合,呈現出一種美感,不論是音樂,顏色或舞蹈,希望能吸引人們的注意,促進心靈的提升,引領人向善。」
「這是一種生活美感與善意的結合,這對現代人尤其重要。」他強調,「因為現代人物質生活太豐盛,精神生活也力求快速——快速看到成果。但凡由我付出則我受益,這是現實利益的一種交換。在現實社會中,人類都變得很勢利。」
「然而,神韻卻扮演著一種教育的角色,他們不謀一己福利,也不為票房收入。她透過一種藝術形式,結合現代聲光音效,希望能夠吸引目光,感動人心。」他強調,「我覺得這個效果很好,對社會的幫忙很大。」
對於神韻團隊的無私付出,他由衷感佩,「包括台上的舞蹈演員,在樂池演奏的團員,他們似乎都在傳遞著一個救人的善意訊息。相較於今日各行各業的汲汲營利,應該很少有人會想幫助他人安頓心靈。我覺得神韻團隊的工作是很龐大、很不容易的。」
神韻巡迴世界各地,所到之處廣受好評,可神韻至今卻仍無法在中國演出,他對此表達遺憾,「真的很可惜,對廣大的中國人民來說,真是可憐可歎!他們也亟需神韻的(心靈)拯救,因為神韻的出發點是對人類一種善意!」
責任編輯:施慕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