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小百科

【樂器巡禮】低音提琴

怡君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9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低音提琴(英contrabass;法contrebasse )是近代管絃樂中最大的絃樂器,音域最低,琴身約115公分左右,琴絃為四度調律,分別為E、A、D和G音,音色沉重且相當於男低音,在16世紀末由低音維奧爾(Viola da gamba)發展而來。雖然低音提琴的聲音低而沈悶,不適宜當獨奏樂器,但在大合奏和交響樂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它通常比大提琴的八度音階還要低,演奏時擴大了器樂的聲域,強壯低沈的音色為樂團添加力量。

低音大提琴最初在管弦樂團出現時,只跟大提琴奏出一樣的樂句,但到19世紀初,已被視為獨特的樂器,有特別為其而寫的聲部。到了近代,低音大提琴成為爵士樂常用的樂器,但通常不用弓拉奏,而用手指彈撥琴弦,即撥奏(pizzicato)。記譜方面,由於低音大提琴的音調低沈,所以實際音高比記譜低一個八度,避免記譜加線的不便。

 由於低音提琴體積大,演奏者要站著演奏(爵士樂)或像在管弦樂團中,坐在高腳椅上演奏。低音大提琴有一隻腳,使它在演奏時保持穩定。現代的管弦樂團通常有最少八名低音大提琴手。

低音提琴的弓有兩種型式,分為德國型及法國型。德國弓適合演奏強音,但快速樂句的運弓較難掌握,持法是握拳掌心向上,較有持久性;法國弓的優點是表情豐富,琶音及跳弓奏法自由,易於演奏快速樂句,但缺點是較無法演奏強音及音量大的音響,持法是握拳掌心向下。

音樂歷史上,自貝多芬開始,低音提琴才有機會充分發揮其機能並受到其它作曲家的重視,如第六號“田園交響曲”,和D小調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著名的「快樂頌」主題
就是由低音大提琴清晰地提示出來。

其它低音大提琴名曲還有﹕法國作曲家聖桑的「動物狂歡節」的「大象」 ;葛利格:「皮爾金」第一組曲中的「阿塞之死」,在這一段中弦樂器都加上了弱音器,曲中低音大提琴陰暗的音色,特別顯著;還有柴可夫斯基:「胡桃鉗組曲」中的「中國之舞」等等。@*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吉他源於希臘的「抱琴」(Lyre)。由於其具有瓶狀的共鳴箱,而成為吉他、琵琶、小提琴的始祖。
  • 小提琴是最好的獨奏樂器,若說鋼琴是樂器之王,那小提琴則為樂器之后。
  • 大提琴是西洋三大獨奏樂器之一,它如人聲的音色,一直受到許多人的喜愛。

    大提琴的祖先,是一種被稱為”viola dagamba”的樂器(即古大提琴),這種古老的樂器共有六條弦,又稱「腿上提琴」。大提琴的原文為”violoncello”,是指大型的提琴之意。今天的”cello”,體積大概是小提琴的2倍,琴弓短而重,琴弦比中提琴低八度音。

  • 1878年的三月,柴可夫斯基來到了瑞士克萊倫斯,並在短時間內完成了這首協奏曲的初稿,但實際上,其背後的故事遠遠不只這樣。
  • 那是九月中旬一個令人屏息的夜晚,紐約中城的聖母瑪利亞教堂(Church of St. Mary the Virgin)石造的高聳拱頂,傳來充滿震撼的迴響,使音符彷彿漂浮於空氣中,這是首位獲得格萊美獎的管風琴家Paul Jacobs的獨奏音樂會。當第一個和弦響起,觀眾瞬間被帶回1840年——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演出巴赫管風琴音樂的年代。
  • 後來,漢朝與匈奴達成和議,雙方互換人質、使者。此時匈奴才不得不承認蘇武仍然活著,把他釋放歸還。蘇武終於得以回到漢朝,成為忠貞不屈的象徵。
  • 孔雀東南飛 The Peacock Flies Southeast ——淨泉音樂原創
  • 有關《星條旗》(The Star-Spangled Banner,直譯《星光燦爛的旗幟》,或稱《星條旗之歌》)的問世經過,至今仍有些待解之謎;而關於這首國歌及其作者的八件事,可能會讓你頗感意外。
  • 紐約市頂尖藝術機構考夫曼音樂中心(Kaufman Music Center)的資料顯示,豎琴是史載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可追溯至公元前15,000年。
  • 在眾多作曲家中,貝多芬大概是最常被偉大作家提及的一位。他克服失聰,透過音樂超越物質世界,成為超越精神的象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