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中国历代名人
历代皇帝
历代后妃
历代名将
历代名相
历代名臣
历代文人
历代名医
科技人物
传奇人物
历史探源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教育
古代科技
姓氏探源
历史文物
历史故事
古代战争
古代游记
经典史籍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各类专史
其他史料
历史上的今天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中华五千年
远古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东周
秦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现代
世界史
上古时代
中古时代
近代
现代
大纪元首页
副刊
文化网
史海钩沉
中国历代名人
历代皇帝
历代皇帝
历代后妃
历代名将
历代名相
历代名臣
历代文人
历代名医
科技人物
传奇人物
中华千古英雄人物
历代星座人物
历代皇帝
【文史】汉武雄风 打通西域(1)
使华夏文明跨越沙漠西传,能够远达罗马帝国,全程主导开通河西走廊的第一人正是汉武大帝刘彻⋯⋯
刘彻
张骞
敦煌
汉武帝
卫青
西域
2016年6月20日 8:44 PM
【文史】大唐气象恢宏 日本多次派遣唐使
当历史走入大唐王朝时,唐朝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被,与当时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形成鲜明的对照,以致在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上一路遥遥领先。特别是初唐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缔造的“贞观之治”,如一轮皓月照亮人类历史的整个夜空。她在文化、经济、政治、农业、手工业、商业、交通等各个方,都远远超越以往的所有时代。其中央集权的律令制度,从法制严密、机构完备到官制规范都令人叹服。唐朝还开创了官修正史的先河,由朝廷设专职史官,负责撰修前朝的历史。
唐太宗
李世民
贞观之治
遣唐使
2016年6月18日 4:16 AM
【文史】唐太宗一代雄主 爱护子女舐犊情深
天子为黎民之父。贞观之时,天下万民承太宗之福,富足安康,他们敬天信神,共享盛世。自古帝王子女鲜少能得父亲直接照料。唐太宗一代雄主,亦为人父,于万机之中,亲自抚养了小女儿晋阳公主和第九子晋王李治——即后来的唐高宗。舐犊之情,于历史吉光片羽之中,幸可窥见一斑。
唐太宗
李世民
2016年6月13日 1:03 PM
【文史】汉武帝推动冶铁业的繁荣 (上)
学术界认为,汉武帝盐铁官营是英明的决定,不仅促使农民使用大型的犁用以取代耜之类落后的木器、石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最重要的是铁兵器产量激增,并最终取代铜兵器,中国文明的历史从此揭开新一页。
冶铁
汉武帝
2016年6月9日 12:23 AM
【文史】秦皇兴水德 圣功被千秋
七月流火,十月陨萚。火运将逝,水德渐生。天地运行有其定数,人事代谢亦如此。及至嬴秦代周,便如天降洪水,瞬息间席卷神州大地享国八百年的封建王朝。秦始皇即位二十六年之际,赫赫宗周曲终人散,赳赳大秦随即登场,开启了中华绵延两千年的帝国时代。
秦始皇
儒家
大秦帝国
郑国渠
2016年5月19日 2:33 AM
【文史】你不了解的孙权 固本图远命世之英
唐代诗人王勃曾写过一篇散文《三国论》,其中相当简练地概括了孙权身为帝王“举贤任能”的特质和其一生中取得的重要功绩:他继承父兄的事业,委周瑜、鲁肃以重任。因为周泰的伤势而哭泣,为吕蒙的病情祈祷上天,爱惜朱桓的才能而不加罪于他,听取张昭的谏言而屡屡拜访。(正因为他如此爱惜人才),所以吴国的边境能南到交趾(今越南北部),赶走了五岭的士兵;东到海隅,拥有了百越的百姓。地方扩大到五千里,士兵拥有数十万。孙权不愧是神武雄才、命世之英。
三国
中国古船
中外交通史
你不了解的孙权
孙权
东吴
你不了解的三国英雄
2016年5月13日 12:50 PM
【文史】你不了解的孙权 见证神迹弘扬佛法
清脆的驼铃声、满载货物的各色驼队、广袤的草原、漫天的野花、清澈的河水、漫漫的征程,古丝绸之路留给后人太多的遐想和故事,而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就是沿着这条古道,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传入了中国。史载,东汉第二个皇帝明帝好佛,当他梦见西域有神,其名曰“佛”后,便在公元68年派遣蔡愔、秦景等出使天竺(今印度)拜求佛经、佛法,并于第二年在洛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佛寺“白马寺”。明帝还聘请天竺高僧在此译经、传教,不少天竺僧人亦来到中国传法。
三国
你不了解的孙权
孙权
弘扬佛法
你不了解的三国英雄
2016年5月12日 12:02 AM
【文史】秦始皇一统中国 扫六合何雄哉
公元前259年正月,距秦赵的长平之战数月不远,四十万大军惨败的赵国之殇尚未抚平,赵都邯郸又出现了一桩异事。《东周列国志》载,城中某处人家, 红光耀天,百鸟翔集,一声嘹亮宏大的婴儿啼声响彻了周边街巷。再看那婴儿,丰准长目,方额重瞳,口中含有数齿,背项有龙鳞一 搭,真帝王之相也!
千古一帝
千古英雄人物
天下一统
秦始皇
大秦帝国
2016年5月10日 2:16 PM
【故国神游】文成宋祚多嘉士 怀彼圣朝说仁宗
回顾北宋,如果说太祖朝开拓一统之基,太宗朝草创文明之业,而大宋文明全盛之世则始于仁宗一朝。
宋仁宗
故国神游
2016年5月10日 5:38 AM
【文史】你不了解的孙权 开疆拓土三分天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在南宋词人辛弃疾的笔下,年纪轻轻就做了三军统帅的孙权,为了巩固基业征战未休,取得了赫赫功绩,而当时能与其匹敌的天下英雄唯有曹操和刘备。事实也的确如此。
三分天下
三国
你不了解的孙权
孙权
东吴
你不了解的三国英雄
2016年5月9日 1:11 AM
【文史】你不了解的孙权 君臣恩义留千古
关于君臣之道,孟子曾有这样一段话:“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意思是君臣的相处之道是:“君主把臣下当手足相待,臣下就会把君主当腹心,以死相报;君主把臣下当牲畜,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一般不相干的人对待;君主把臣下当泥土草芥,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仇敌。”作为江东雄主,孙权相当成功地诠释了君臣恩义,不妨以江东四杰为例。
你不了解的孙权
吕蒙
周瑜
孙权
东吴
江东四杰
陆逊
鲁肃
你不了解的三国英雄
2016年5月8日 2:56 AM
【文史】你不了解的孙权 举贤任能取长忘短
三国时期,英雄人物辈出,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周瑜、关羽、张飞⋯⋯他们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纵横捭阖,共同演绎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忠义、信义、仁义、恩义、侠义”之歌,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神往和慨叹。这其中被有着统一天下雄心的曹操赞誉的“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虽然在后世不如曹操、刘备、诸葛亮那般为世人所重视,但其所取得的功绩却是不容忽视的。
三国
你不了解的孙权
吕蒙
周泰
周瑜
孙坚
孙权
孙策
东吴
鲁肃
你不了解的三国英雄
2016年5月6日 6:45 AM
【文史】忽必烈号令四大汗国 中华文化造福欧亚大陆
历史上,日本派遣隋使、遣唐使前往中土,经过近三百年的效法大唐,才一点一点地把盛唐文明涉及的方方面面,原封不动移植到东瀛。文化的传递,除了使者频繁往来、互相通商等,还有一种特别的方式,即征伐。征伐始终会带来双面的影响,它对文化既有着巨大的毁坏力,却又扮演着向别国植入本国文化的角色,在世界格局的重组中又起着重要作用。
忽必烈
成吉思汗
蒙古帝国
2016年4月26日 7:00 AM
【文史】传播中华文明 缔造世界贸易雏形
成吉思汗西征不仅带去了东方的军队,也带去了东方文化。西征军中不少是汉军,他们掌握的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中原文明也随之西传。
印刷术
成吉思汗
旭烈兀
火药
丝绸之路
蒙古军西征
2016年4月25日 5:45 AM
【文史】“千年风云第一人” 成吉思汗
在倡导“全球化”的今天,世人用新世纪的角度和视野去回顾历史进程,追本溯源,可以追溯到近代文明和全球化体系的真正的开拓者。
千古英雄人物
千年风云人物
成吉思汗
蒙古帝国
2016年4月24日 6:18 AM
【文史】秦始皇暴政和焚书坑儒被误读千年
对于千古一帝秦始皇的伟大功绩,唐太宗李世民曾说过:“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唐朝大诗人李白在诗《古风》中也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而民国史学家柳诒徵的评价是:“盖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
千古英雄人物
暴政
焚书坑儒
秦始皇
2016年4月15日 6:28 AM
【文史】秦始皇的恢宏工程缔造千古奇迹
看,那一个个表情栩栩如生,无一雷同,或跪或站的秦军将士;看,那一匹匹昂首嘶鸣、奋蹄欲奔的战马;看,那一排排整齐、严谨、气势恢宏的队列,漫步在兵马俑俑坑旁的你仿佛穿越到了两千年前的古战场,在北风潇潇战马嘶鸣鼓声阵阵中,亲身领略秦国将士的勇猛!这是怎样令世人叹为观止的千古奇迹!这个奇迹的缔造者依旧是那已做了诸多震古烁今之事的秦始皇帝。
兵马俑
秦始皇
长城
阿房宫
2016年4月14日 6:49 AM
【文史】秦始皇定四海 恩威并用仁义兼施
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秦始皇堪称是一位雄才大略、无比伟大的皇帝,他在其近五十年的人生中,却做了如下震古烁今之事:统一了天下;确定“皇帝”称号;废封国,实行郡县制;采取三公九卿制;统一文字,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法令;使车同轨、道同距;修建长城;修建灵渠;修建阿房宫;留下了世界奇迹骊山陵墓⋯⋯可以说,历史上没有哪一个改朝换代的皇帝如他这般具有开创性,他所建立的全新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制度,不仅影响了当世,而且垂范后世,影响达两千年之久,迄今中国人仍深受其影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秦始皇,诚可谓是千古一帝!
五千年文明
千古一帝
文史
秦始皇
统一中国
2016年4月6日 2:09 AM
【文史】秦始皇震铄古今的两大军团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再没有哪一个朝代的先民,似秦朝人那样勤勉劳碌。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削平六国而登至尊,赫赫大秦走过十五载极盛光阴,它的帝君和子民夙夜匪懈,经营四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惊艳了万世。
兵马俑
大秦帝国
文史
秦始皇
秦军
统一六国
2016年3月31日 6:30 AM
唐太宗律己纳谏 济国利民
在统一中国建立唐朝的战争中,立了大功的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二儿子。高祖李渊,于武德九年(626年),把帝位传给李世民,是为唐太宗。 李世民是一个能够严以律己的皇帝。还在唐朝建国前,李世民打败了窦建德,率军进入洛阳。他下令将军们给各...
唐太宗
夜不闭户
律己纳谏
爱护子民
贞观之治
2016年3月25日 2:09 PM
【文史】康熙帝天性纯孝 至诚侍奉祖母嫡母
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中国古代讲孝道的历史很早,并且在汉代就产生了“以孝治天下”的思想和主张。而中国古书中有关孝的论述也不少,孟子曰:“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吕氏春秋•孝行》中说:“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而万事之纲纪也。”可见,“孝”是何等的重要。元代郭居敬编录的《二十四孝》更是总结、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成为后世遵循“孝道”的范本。
孝庄文皇后
康熙皇帝
清孝惠皇后
2016年3月21日 10:44 PM
【帝国遗产】“祭司王约翰”的传说
在欧洲中世纪罗马宫廷中流传着一个传说: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位英雄,他的名字是“祭司王约翰”。他不断地与伊斯兰教作战,还占领了他们的首都。人们翘首期盼这位东方英雄的出现,以拯救和回教军队苦战的基督徒。“祭司王约翰”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12世纪的一本著作《后期大记》中。
成吉思汗
祭司王约翰
蒙古帝国
铁木真
2016年3月16日 12:39 AM
【文史】西汉海昏侯刘贺废立秘闻
汉元平元年,他以藩王之子被拥立为帝,却在二十七日后风云突变,降位王侯,做了煌煌西汉在位时间最短的废帝。他夹在两位明君之间,又成为“孝宣中兴”时期最尴尬的存在。史书说他淫乱,后人道他荒唐,两千年前那个壮美的时代、那个大一统的帝国,谁曾对这位无用帝王投以刹那的关注?他不如烟火绚烂,更不似昙花静美,武帝之孙、一代海昏侯只是如流星一般划过史册的某一行,从此寂静无声。
刘贺
海昏侯
汉武帝
西汉
2016年3月14日 11:09 PM
【文史】成吉思汗宽仁重信义 忠勇之士归心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下令编修《元史》,要求史官“直述其事,毋溢美,毋隐恶,庶合公论,以垂鉴戒”。并由明朝翰林学士、“开国文臣之首”的宋濂领衔主修。
元朝
成吉思汗
2016年3月11日 12:58 AM
勇于进谏的王珪和善于纳谏的唐太宗
在中华古代,大臣向皇帝提意见,是很正常的事。皇帝虚心接受意见,欢迎大臣提意见。而在中共社会,向政府提意见的人却遭到打击报复,甚至被关入牢狱,言论自由没有保障,离古代的道德标准何其远啊。
历代皇帝
历史故事
王珪
唐太宗
纳谏
2016年3月9日 10:02 PM
康熙皇帝和历代帝王庙的故事
清代的清圣祖,名叫“爱新觉罗.玄烨”,又称“康熙皇帝”,是一位贤德之君,被誉为千古一帝。他功超千古、德被万世,却十分谦虚,对历朝历代的帝王、文臣、武将能看其优点,以史为鉴,与中共党文化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的看历史人物截然不同。
历代皇帝
历史故事
2016年3月8日 11:28 PM
【文史】饱学的“圣祖”康熙帝
历史走入清朝,中华古国被铁骑女真统领,出现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堪与前世明君比肩的君王:康熙帝。他尊孔子,研汉学,以仁德治天下,为一百三十余年的康乾盛世奠下坚实的社会基础。他的饱学和好学也为后世赞叹和敬仰。
康熙帝
圣祖
2016年2月28日 9:47 AM
历史故事:朱元璋尊重活人兼及死者
明太祖朱元璋,初定天下后,在凤阳建皇陵。丈量地界时,主管的官员上奏,认为在旁边的民家坟墓,都应该迁走。
历史故事
2016年1月25日 9:17 AM
【文史】“连百万之众横行天下”的石勒
正史赞他:“远嗤魏武,则风情慷慨;近答刘琨,则音词倜傥。”司马光评价他,“举鞭一麾,遂兼刘曜之国。”“若无过人之处,岂能连百万之众,横行天下?”明朝史者认为他为人恢廓倜傥,外能屈身于祖生,内能降心于右侯。其言侃侃有烈丈夫之风。五胡之中,有此风度之人,正是后赵国主——石勒。
2016年1月13日 1:30 AM
贞观轶事:胸怀宽广的唐太宗
李世民从公元627年登基为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他以史为鉴,深谙“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之理。他体恤民情,励精图治,制定了一系列富民强国政策,使国力大强、人口剧增,民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呈现太平盛世。
历史故事
2015年12月10日 11:41 AM
上一页
1
...
6
7
8
9
10
11
12
13
...
下一页
共有约 593 条记录
【品读唐诗】最渴望战场的书生
竖琴的起源
四连血月不寻常?(2)“巧合”20世纪中国大变的血月
无畏艰辛 不负英灵
浮生行吟:想想“长跑”这件事
怎样当个惹人爱的人?教你一个秘诀
七月十五中元节 怎么看待“鬼月”?
茶禅一味苏轼名句:人生所遇无不可 我生百事常随缘
茶禅一味苏轼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 人间有味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