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中国历代名人
历代皇帝
历代后妃
历代名将
历代名相
历代名臣
历代文人
历代名医
科技人物
传奇人物
历史探源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教育
古代科技
姓氏探源
历史文物
历史故事
古代战争
古代游记
经典史籍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各类专史
其他史料
历史上的今天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中华五千年
远古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东周
秦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现代
世界史
上古时代
中古时代
近代
现代
大纪元首页
副刊
文化网
史海钩沉
中国历代名人
历代皇帝
历代皇帝
历代后妃
历代名将
历代名相
历代名臣
历代文人
历代名医
科技人物
传奇人物
中华千古英雄人物
历代星座人物
历代皇帝
历史故事:唐高祖李渊宽仁容众
唐高祖对待裴寂特别优厚,群臣无人可以与他相比,赏赐裴寂的服装与珍贵玩物多到无法记载;命令皇宫膳食管理者每天将皇上食用的御膳,相同的一份赐给裴寂。
历史故事
2009年3月16日 8:56 AM
召公与武穆王
召公是周朝历史上的一个有名的先贤,从他的其他的言论中能知道他是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道德完美的先哲。
历史故事
2009年3月15日 8:51 AM
历史故事:唐玄宗与钟馗
小鬼穿着绛色的犊鼻裤,一只脚穿着鞋,另一只脚光着,腰带上吊着一只鞋,还插着一把大的竹纸扇,他偷了杨贵妃的紫香囊以及皇上的玉笛,绕着大殿奔跑。
历史故事
2009年3月13日 10:03 AM
历史故事:唐太宗与王显
王显和唐太宗两个人,有着如同严子陵和汉光武帝一样的老交情。小时候,他们一起游戏打闹,常常互相扯裤子、摘帽子取乐。
陆文
2009年3月5日 10:18 AM
明代皇帝皇后组图欣赏(四)
吴氏是明宪宗的第一任皇后,天顺八年被册封为后。当宪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已有宠妃万贞儿,所以吴氏不得宪宗的疼爱。即使后来当了皇后,宪宗最爱的依然是万贵妃。
皇帝后妃
风云人物
2009年3月1日 9:22 AM
叱咤风云的忽必烈
忽必烈雄才大略,且对汉文化十分倾慕,这种拥抱异族文化的胸襟,使中国又一次民族的大融合…
中华千古风云人物
元世祖
忽必烈
风云人物
2009年2月8日 7:52 PM
古风悠悠:南朝宋文帝耕田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即位那年,他才十八岁。父亲刘裕新丧,哥哥刘义符平庸,贪玩,不会治国,即位两年就被大臣杀了。面对父亲留给他的一片旧河山,要完成先帝没有完成的大业,要对得起天下黎民百姓,万钧重担,落在了他的身上。
古风悠悠
2009年2月3日 2:07 PM
明代皇帝皇后组图欣赏(三)
钱皇后颇有贤淑美德,当英宗在土木堡之变被俘消息传回后,钱皇后每晚跪地磕头祈祷,泪流满面,倦而席地而卧,导致一腿一眼皆废。后来英宗被迎回,虽名为太上皇,但实则被软禁,生活困窘。钱皇后一方面亲率众妃子织布卖钱,另一方面...
皇帝后妃
风云人物
2009年1月22日 6:12 PM
中华始祖-黄帝轩辕氏
传说中黄帝是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姓姬,名轩辕,故称为轩辕氏。据传他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成年后聪明坚毅。
皇帝后妃
风云人物
2009年1月1日 8:16 PM
贞观故事两则--仁者无敌
唐太宗
2008年11月17日 12:21 AM
医科专家:砷剂量高出千倍 应是急性中毒
〔自由时报记者洪素卿、胡清晖/台北报导〕光绪皇帝的头发含有高剂量的砷,有人推测是体弱的光绪长期服用偏方所致。林口长庚医院临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梁指出,光绪是某段头发出现比一般高出千倍的检出剂量,一般偏方疗法似乎不会用到这么高的剂量,因此高度怀疑是砷的急性中毒。
砒霜
砷中毒
2008年11月3日 3:02 AM
换个角度看雍正(系列之十八)
现代人相不相信文殊菩萨、帝释能仁与转轮圣王之说并无关系,身为华人,我们既然说着Mandarin(文殊菩萨的语言),何妨放下观念与成见,从理解雍正帝的世界观开始,由古人身上重新认识“真正的中国人”。
雍正
2008年7月19日 8:02 AM
从唐太宗的一生看神意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隋末大业十三年(617年),年方十八岁的李世民,与父亲李渊一起起兵反隋。
唐太宗
2008年7月18日 9:48 AM
换个角度看雍正(系列之十七)
雍正帝从容的死亡,直到最后一天还能清醒的办公,朱批公文一字不苟。如此清醒从容脱离肉身的状态,其实 非常像佛教所指的“涅槃”。
雍正
2008年7月13日 8:57 AM
换个角度看雍正(系列之十六)
据正史的记载,雍正去世当天,白天他还是照样接见大臣、使节,朱批奏折字迹工整、思绪清晰,根本没有任何铅中毒的症状……
雍正
2008年7月9日 8:36 AM
换个角度看雍正(系列之十五)
如果让现代的人选择,大概不会有多少人愿意承担如同雍正帝这样的责任,每日仅睡几个小时,生活简单饮食清淡,在位十三年不曾选秀纳妃。
雍正
2008年7月6日 2:32 PM
换个角度看雍正(系列之十四)
《尚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中国的传统里,所谓的“华夷之分”并不是以血统或其出生地来区分,而是以其是否符合中华正统文化以及道德的要求。
雍正
2008年7月3日 2:57 PM
两宋皇帝测字轶闻
拆字又称测字或相字。谈起这门学问,大多数人都把它和一般算命、看相及卜卦等敛财糊口的江湖之术相提并论。其实仓颉造字,不论是象形、会意或形声等等,无不有所依据,从而使中国文字别具一格,独步世界。就以诗词、联语、妙对、灯谜以及测字来说,哪一国、哪一种的文字能做到这一点?
历史故事
测字
2008年7月3日 10:31 AM
“大海洋之王”成吉思汗(下)
成吉思汗根据游牧民族这个特点,发展出一系列的战术。其中最突出的是蒙古人马术精湛,每名士兵往往拥有二至三匹马,可以轮流骑乘,加上蒙古人饮食简便,因此蒙古骑兵有速度快,可长途奔袭的特点,令敌人措手不及。
风云人物
2008年7月1日 11:18 AM
换个角度看雍正(系列之十三)
为了让全天下的人明白真相,雍正帝调查谤词内容、谣言来源,后以事实一一驳斥,特赦谋反者的死罪,并晓以大义:皇帝是上天指派的,上天只问其道德功业如何,而不问其是不是汉人。
雍正
2008年6月29日 3:58 PM
“大海洋之王”成吉思汗(上)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名铁木真,是蒙古帝国的奠基者。他曾击败金国、臣服西夏、消灭西辽,为日后建立大一统的元朝,结束中原五百多年割据,及确立中国辽阔版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大举西征也冲破亚、欧的界限,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风云人物
2008年6月27日 3:11 PM
换个角度看雍正(系列之十二)
年羹尧辜负帝王负托,死后留下污名。年案另有三个枝节的案子被后世讹传为雍正朝的文字狱,追究根柢,三案事实上都涉及谋反与朋党!
雍正
2008年6月25日 6:58 PM
换个角度看雍正 (系列之十一)
雍正帝最知名的大将军年羹尧,最终以自尽结束显赫一时的人生。是什么原因导致雍正必须赐死这个曾经倚为心腹的重臣?
雍正
2008年6月21日 8:18 AM
换个角度看雍正(系列之十)
官员借口黄金耗损变相加税以中饱私囊,雍正帝一道政令在全国实行火耗归公制度,就这样,短短四年让国库上升近四倍,同时减轻了贫农的负担、解除了商户的被剥削!
雍正
2008年6月18日 8:58 AM
换个角度看雍正(系列之九)
清初西南边陲的土司对土民任意生杀,雍正帝改土归流,削弱世袭土司的地位与特权;康熙年间贫农多添丁就得多缴税,雍正帝摊丁入亩,废除不公平的人头税。这一切,都是为了实践他对众生平等的认识
雍正
2008年6月14日 8:54 AM
换个角度看雍正(系列之八)
贱民世袭数百年,最后在奉行佛法的雍正手中终结。他以一道旨令为数万贱民开创一条新的人生道路。这么做,得罪的都是士族官家,吃力不讨好,雍正帝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雍正
2008年6月11日 8:49 AM
换个角度看雍正(系列之七)
宗教派别越多,人们却越不信神、越远离佛。二百八十多年前雍正帝就看清楚这个问题,还曾力阻这个下滑的趋势。这岂是常人办得到的?
雍正
2008年6月8日 1:08 PM
换个角度看雍正(系列之六)
看着毁戒破律的魔子魔孙大面积开山立派,雍正帝护教心切,刊印《拣魔辨异录》破除邪说;中国既有儒道释正法开传,雍正禁止西洋教士传教,其实是极有深意的。
雍正
2008年6月5日 8:42 AM
换个角度看雍正(系列之五)
“果能实修实证、利己利人,则千百年后,帝王犹为之表彰,是亦劝励之道。”《御选语录》
雍正
2008年6月2日 8:26 AM
换个角度看雍正(系列之四)
雍正帝为何以天子之位不惜与僧侣辩论佛法真谛?他真该当“好干佛道”的批评吗?一如世界各国介入现实与专制抗争的优秀主教不得不提出道德呼吁,雍正大帝同样勇敢走上修行人的护法路。
雍正
2008年5月28日 8:06 AM
上一页
1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下一页
共有约 593 条记录
【品读唐诗】最渴望战场的书生
竖琴的起源
四连血月不寻常?(2)“巧合”20世纪中国大变的血月
无畏艰辛 不负英灵
浮生行吟:想想“长跑”这件事
怎样当个惹人爱的人?教你一个秘诀
七月十五中元节 怎么看待“鬼月”?
茶禅一味苏轼名句:人生所遇无不可 我生百事常随缘
茶禅一味苏轼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 人间有味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