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中国历代名人
历代皇帝
历代后妃
历代名将
历代名相
历代名臣
历代文人
历代名医
科技人物
传奇人物
历史探源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教育
古代科技
姓氏探源
历史文物
历史故事
古代战争
古代游记
经典史籍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各类专史
其他史料
历史上的今天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中华五千年
远古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东周
秦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现代
世界史
上古时代
中古时代
近代
现代
大纪元首页
副刊
文化网
史海钩沉
中国历代名人
历代皇帝
历代皇帝
历代后妃
历代名将
历代名相
历代名臣
历代文人
历代名医
科技人物
传奇人物
中华千古英雄人物
历代星座人物
历代皇帝
古代君王的故事:成汤解网施仁
殷商史书上记载:成汤为君宽厚仁慈。一次他外出到郊外的田野中,看见有人四面张着罗网捕鸟雀,嘴里还祈祷说:“从天上坠下的,从东西南北飞来的,都要落在我的网里。”成汤听了心中不忍,叹息着说:“这等,是那鸟雀一个也逃不出去了,何伤害物命不仁如此!”于是叫随从过去将那网的三面都解去,只留一面,并为那捕鸟人从新祈祷说:“鸟之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任从你飞翔。只是舍命要死的,乃落吾网中。”
君王
2005年9月28日 11:27 PM
古代君王的故事:帝尧任贤图治
盖天下可以一人主之,不可以一人治之。虽以帝尧之圣,后世莫及,然亦必待贤臣而后能成功。
君王
2005年9月21日 9:15 PM
古代君王的故事:周文王泽及枯骨
周史上记:文王初为西伯时,一日出行于郊野之外,看到死人的枯骨暴露未被掩埋,就吩咐左右随行人员去把枯骨用土埋起来。随行人员说:“这些尸骨都是年久死绝的人,已无主了。”文王说道:“天子有天下,就是天下的主;诸侯有一国,就是一国的主。今此枯骨,我就是他的主了。何忍视其暴露,而不为掩藏之乎?”左右随从赶紧将枯骨掩埋了。当时天下之人听说文王有这等阴德,都说道:“西伯的恩泽,虽无知之枯骨亦且沾及,况有生之人乎?”
君王
2005年9月19日 7:20 PM
【传统文化】唐太宗谦虚行德政
唐太宗是个能文能武的皇帝,他诗文水平很高。但由于他的谦虚,在世时一直禁止让人编他的诗文集。唐太宗曾经说:“朕的辞令,如果对百姓有益的,历史总会记住的,便可流芳百世了。
传统文化
2005年9月3日 8:44 PM
唐太宗亲近贤能爱民如子
由于太宗体恤臣下,爱民如子,臣民当然竭忠尽力,奋死图报。君臣一心,成就大唐伟业,这都有赖于太宗的圣恩浩荡啊!
唐太宗
2005年8月19日 11:06 PM
唐太宗三请马周
历史上有刘备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出山辅佐汉室的故事,留下流传千秋的纳贤佳话。其实,盛世明君唐太宗也有一段三请马周的故事。太宗不仅在草创基业、马上定天下时注重求贤,而且在登基称帝后,更是思得忠良以匡辅国政。他“三请马周”破格用才的故事,显示出他思贤若渴的明君本色。
唐太宗
2005年8月16日 9:27 PM
康熙大帝不喜奉迎 节俭自持
康熙认为“海宇升平”是言过其实,指示“此等夸张盈满语”不要写入圣旨。发现臣下的奏章里“德迈二帝,功过三王”之类的语句,他批评说“一切颂扬之文,俱属无益”,“表策内亦以此等语铺张凑数,悉应停止”。为庆祝康熙登基六十年,文武百官上疏吹捧,康熙的批评更不客气:“这是历代相传的不良习气,专门用来欺骗不学无术的君主。”甚至一针见血的指出:“有的无耻之徒觉得皇帝举行庆典时一定会有特别的恩赐,心里存在非分之想。”
康熙
2005年8月4日 12:50 PM
唐太宗兼听纳谏
唐太宗特别注意虚己受人,兼听纳谏,凡事不自满自傲,并能虚心接受臣下的意见。
唐太宗
2005年7月16日 5:30 PM
【中国传统文化】古公亶父
古公亶父是周王朝的奠基人,被称为周朝的“太王”。他“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是历史上的著名贤王。
2005年7月2日 8:40 PM
一代贤君唐太宗(二十一 )诚信为上
太宗刚即位时,身边的亲信人物多在外任,有人密请太宗召那些人入卫,以防有变。因为玄武门兵卫中,尚有不少是昔日太子李建成的旧部。
沈芳如
2005年6月4日 2:00 PM
一代贤君唐太宗(二十)以民为重
太宗一方面崇尚俭德,一方面也很反对政府屯聚。
2005年5月28日 1:46 PM
一代贤君唐太宗(十九)文武将相各有所长
一次宴会上,太宗对王珐说:“你善于鉴别人才,尤其善于评论。你不妨从房玄龄等人开始,都一一做些评论,评一下他们的优缺点,同时和他们互相比较一下,在哪些方面比他们优秀?”
沈芳如
2005年5月22日 8:47 PM
一代贤君唐太宗(十八)爱财之道
唐贞观二年,太宗对左右大臣说:“贪官无不爱财,但实质并不懂得怎样爱财。就拿五品以上京官和地方官来说,俸禄优厚,一年所得,数目很大。若受人贿赂,不过数万,一旦败露,官职、俸禄全被剥夺。这岂懂得爱财?”
沈芳如
2005年5月12日 8:45 PM
一代贤君唐太宗(十五)忧患生于欲望
太宗在位的时候,突厥经常进犯唐朝边境。
沈芳如
2005年4月21日 9:34 PM
艺文雅趣:宋徽宗慧眼评画
宋徽宗赵佶,政绩不甚显着,以至亡国被虏;在艺术上却是一个颇有成就的书画名家和水平很高的鉴赏者。同时,赵佶还是画院的倡导者和支持者,他将画院考试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列,以揽天下画家。
宋徽宗
2005年4月17日 11:49 PM
一代贤君唐太宗(十四) 贤君无傲臣
在重用和尊敬功臣的同时,太宗还非常注意对他们的统辖,决不允许他们居功自傲。
沈芳如
2005年4月14日 9:26 PM
一代贤君唐太宗(十三) 长孙顺德贪图小利 太宗赐绢警人以礼
太宗非常厌恶官吏受贿,但他处分受贿官吏的方法却颇为独到。一次,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了别人的赠绢,事情败露之后,太宗十分生气!
沈芳如
2005年4月7日 9:15 PM
一代贤君唐太宗(十二)真
太宗初当皇帝,有人就给太宗上了一道奏本:“请求皇帝废除身边的奸邪大臣。”
沈芳如
2005年3月31日 9:08 PM
一代贤君唐太宗(十一)以德治国
隋朝末年,社会变乱,人的道德观念受到很大冲击,人民饱受摧残与折磨,失去了道德与善心,常常不是以牙还牙,就是同流合污、为虎作伥!
沈芳如
2005年3月25日 9:05 PM
一代贤君唐太宗(十)无为
无为是魏徵所提出来的。无为,是休养生息、清静无为;无为,是以无致有、有所不为;无为,也是王道,以“道德、仁义”教化天下!
沈芳如
2005年3月20日 9:03 PM
一代贤君唐太宗(九)修口
贞观二年,太宗对侍臣说:“朕每天坐朝,要想说出一句话,就要考虑这一句话是否对人民有益、对国家有益?!朕,实在不敢多说话啊!”
沈芳如
2005年3月16日 9:02 PM
一代贤君唐太宗(八)蝗虫之灾
一个好皇帝,不但在天下太平时与民共享,更在灾祸来临时,无私为民、感动天地!
沈芳如
2005年3月14日 9:08 PM
一代贤君唐太宗故事:弓的故事、任人唯贤
太宗更进而表示:“举荐贤才应是‘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只要能推荐贤才,即使是自己的子弟、即便是自己的仇人,也不能不推荐啊!”
唐太宗
2005年3月14日 9:00 AM
一代贤君唐太宗(七)为人着想
唐太宗李世民当上皇帝后,对宫中的宫女,做了设身处地的着想。
沈芳如
2005年3月12日 9:13 PM
一代贤君唐太宗(六)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身处今代,综观历史,一旦上台,能真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能真正为民着想,与民共患难,仍是一种极高的政治美德!
沈芳如
2005年3月9日 9:09 PM
一代贤君唐太宗(五)以德政消灾
贞观八年,在南方的天空出现了长达六尺长的“扫帚星”,过了一百多天后才消失。
沈芳如
2005年3月7日 2:17 PM
一代贤君唐太宗(四)求谏
请人批评自己,本就不易,知错立改,更为难事。若无宽广心胸,若非从善如流,是决然办不到的!
沈芳如
2005年3月2日 2:10 PM
一代贤君唐太宗(三) 知错能改
唐太宗即位后,谏臣魏徵有一次当着重臣面前激烈指责唐太宗,弄得太宗面红耳赤,下不了台,回到宫中仍愤愤不已:“魏徵欺朕太甚,若不扔进大牢,难解朕心头之恨!”
沈芳如
2005年2月24日 3:09 PM
一代贤君唐太宗
唐朝的贞观之治,是历史上光耀显赫的伟业!他是一个治世,一个盛世,一个灿烂辉煌的民安之世!贞观之治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文化发达、物产富庶,也不仅在于那一群勤奋清廉的大臣,更重要的是,他诞生了一个贤能圣明、忧国忧民的李世民!现在,就让我们透过唐太宗的故事来了解这一位历史上人人称赞的好皇帝!
沈芳如
2005年2月19日 10:15 PM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舜的助手。过了十七年,舜死后,他继任部落联盟首领。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夏禹死后就葬在茅山,后人因禹曾在这里大会诸侯,计功行赏,所以把茅山改名为会稽山。
2005年2月13日 11:26 PM
上一页
1
...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共有约 593 条记录
【品读唐诗】最渴望战场的书生
竖琴的起源
四连血月不寻常?(2)“巧合”20世纪中国大变的血月
无畏艰辛 不负英灵
浮生行吟:想想“长跑”这件事
怎样当个惹人爱的人?教你一个秘诀
七月十五中元节 怎么看待“鬼月”?
茶禅一味苏轼名句:人生所遇无不可 我生百事常随缘
茶禅一味苏轼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 人间有味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