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中国历代名人
历代皇帝
历代后妃
历代名将
历代名相
历代名臣
历代文人
历代名医
科技人物
传奇人物
历史探源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教育
古代科技
姓氏探源
历史文物
历史故事
古代战争
古代游记
经典史籍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各类专史
其他史料
历史上的今天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中华五千年
远古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东周
秦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现代
世界史
上古时代
中古时代
近代
现代
大纪元首页
副刊
文化网
史海钩沉
中国历代名人
历代皇帝
历代皇帝
历代后妃
历代名将
历代名相
历代名臣
历代文人
历代名医
科技人物
传奇人物
中华千古英雄人物
历代星座人物
历代皇帝
【文史】一位骑牛打天下的皇帝
刘秀出生的时候,房屋里出现吉祥的红光,人们都说这是吉利之兆。正好当时济阳县长出了个一茎长有九穗的稻子,因此刘钦就给儿子起名叫“秀”,“秀”是植物抽穗开花,有特别优异的含义。
刘秀
汉光武帝
刘縯
帝王传
东汉
2019年7月15日 10:40 PM
【文史】汉武帝唯才是举 人才济济
汉武帝还派出博士到各地寻访天下贤能,对于德高望重、鸿儒和有才能但不愿出仕之人,汉武帝则派礼官以隆重礼节迎接,恳请其入朝为官,此种方式称为“征召”。他曾以“安车蒲轮”请出枚乘和鲁申公。
刘彻
东方朔
董仲舒
卫青
千古英雄人物之汉武帝
2019年7月14日 8:27 PM
【文史】汉武帝尊儒术 兴太学培养人才
按照司马迁的记录,汉武帝是“悉延百端之学”。而其施政思想中除了王道(儒家),还包含 霸道(法家)、道家、阴阳家等等。要知道,五经中的《易经》也是道家和阴阳家的经典,《书经》则是夏、商、周三朝的行政法典。显然,汉武帝尽管重视儒家学说,但却不拘泥于一家,而是为了其统一大业,选取诸家学说中有用之处为其所用。
公孙弘
刘彻
太学
董仲舒
千古英雄人物之汉武帝
2019年7月12日 8:35 AM
【文史】汉武帝遣使西域 派大臣智救东瓯国
在窦太后的干预下,雄心勃勃的汉武帝推行的建元新政遭遇波折。为了不违逆祖母,汉武帝选择了纵情山水,打猎游玩,扩建上林苑,与文人雅士吟诵歌赋。不过,他内心并没有忘记国家大事。期间,汉武帝做了两件对其日后影响巨大的事情,一件是派张骞出使西域,一件是巧妙救援南方的东瓯国。
平定匈奴
张骞
汉武帝
千古英雄人物之汉武帝
2019年7月8日 3:42 PM
【文史】汉武帝展雄才 董仲舒对天人三策
年轻的武帝即位时,天下太平,经济富裕,而这得益于其祖父辈们的“文景之治”。《史记》载,当时官仓里是新粮压旧粮,钱库里的钱数不胜数,多的串钱的绳子都断了。街巷中,许多百姓都有自己的马匹,田野中更是牛羊成群。老百姓是丰衣足食。然而,武帝并不想做个太平皇帝,年轻的他内心有着灭匈奴、抚四方、一统天下、施仁德于百姓、光大祖宗基业的远大理想。他即位后采用新纪元,即以建元为年号,就是在昭示自己宏业的开端。这一纪元方式为后世皇帝所仿效。
平定匈奴
汉武帝
秦皇汉武
董仲舒
千古英雄人物之汉武帝
2019年7月6日 5:04 PM
【文史】承天命降人间 汉武帝少年显聪慧
短暂但影响深远的秦朝在中华历史大舞台谢幕后,迎来了又一个辉煌的王朝:大汉王朝。“汉朝”的名字源于汉高祖刘邦的“汉王”封号。汉朝初年的惠帝、文帝、景帝十分崇尚黄老之道,以“无为”的方式治理天下,因此政宽人和,天下富足,礼义兴盛,百姓安居乐业。景帝驾崩后,武帝即位。其在位共54年(公元前140年—公元前87年),统治时间占整个西汉王朝的四分之一。
匈奴
史记
大汉王朝
秦皇汉武
千古英雄人物之汉武帝
2019年7月4日 7:16 PM
三藩叛乱 康熙坐镇京师 运筹帷幄
康熙皇帝智除鳌拜以后,开始考虑另一件大事,削平“三藩”。康熙皇帝在撤三藩之际,曾在几桩事上表现出惊人的气度。
康熙
三藩
藩王
洪熙
2019年7月4日 5:55 PM
康熙皇帝“苍龙教子”砚 传雍正承大统
清朝的圣祖康熙皇帝就遗留下一个“刻骨铭心”的印记“ 松花石苍龙教子砚”。这砚台背面有铭文“一拳之石取其坚;一勺之水取其净”赐胤禛,表示、说明了什么?
雍正
刻骨铭心
松花石苍龙教子砚
砚
金玉之盟
2019年6月30日 9:00 AM
【文史】故剑情深 不忘结发妻的大汉天子
公元前92年,长安都城的监狱里关押了一名年龄最小的犯人——被奸臣江充陷害至死的太子刘据的嫡孙刘询。廷尉右监邴吉到狱中办案,暗中找来两个女囚,哺育了这个奄奄一息的婴儿。在邴吉和女囚的精心呵护下,小刘询奇迹般活了下来,邴吉给孩子取了个吉利的名字:“病已”,意为病魔已祛。
汉宣帝
刘询
刘病已
帝王传
昭宣之治
2019年6月25日 4:46 AM
【文史】首发罪己诏 汉文帝仁政爱民创盛世
他穿着草鞋、粗布龙袍上朝。在位23年,他没有建过宫殿、不修园林,没有增添车辆仪仗,甚至连狗马都不增添。
汉文帝
刘恒
帝王传
二十四孝
文景之治
2019年6月14日 2:31 PM
【文史】杜鹃花开春已阑 仙踪处处藏
看过梨花之花,东风也懒洋了。且莫伤春,再看一场杜鹃花压轴的浓浓春色吧!“望帝春心托杜鹃”传什么故事?杜鹃花传仙闻,可听过润州鹤林寺重九放花?诗仙李白吟“杜鹃花开春已阑”,诗中传什么真意?
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白
杜宇
花间集锦 文化漫步
陵阳子明
2019年4月20日 5:53 PM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30) 天朝风采
作为中国神传文化鼎盛期的唐代,其繁荣文化就世界而言,可称得上无与伦比。
唐代文明
唐太宗
李世民
贞观之治
2019年4月15日 7:49 PM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29) 太宗兵法
太宗征战,并非只靠一己之勇。太宗治军之严谨,布阵之精准,临敌之应变,料敌之如神,用兵之出奇,战术之多样,战略之高超,将将之贴切,更兼天意使然,遂使其百战百胜,开创大唐王朝。太宗熟读兵法,用乎于心,审时度势,无往不胜,战功卓著,然只留下极少兵法论著。成吉思汗所言之《唐宗兵法》即为后世所传《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唐太宗
李世民
李卫公问对
李靖
武经七书
薛延陀
2019年4月10日 11:16 PM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28) 讨高句丽
唐太宗东征重创高丽,战事旷日持久,最终未能灭亡高丽。但此战意义重大,是自三国时期毋丘俭攻破高丽屠王城以来数百年,中原军队第一次真正战胜高丽人,收复了今天辽宁一带很多南北朝时期被高丽夺取土地,为后来唐朝彻底征服高丽打下基础。
唐太宗
李世民
薛延陀
贞观
高句丽
高丽
2019年4月6日 6:30 PM
少年康熙不动声色 以智慧威慑悍将鳌拜
康熙命议政王等人审查鳌拜罪行。康亲王杰书等会谳后,列出鳌拜三十条大罪,判其死刑。康熙帝念其是先皇功勋旧臣,且为国效力时日长久,不忍心诛杀,将死刑改为革职拘禁,籍没家产。十六岁的康熙帝兵不血刃,就为大清解除了这一巨大的社稷毒瘤。
康熙
鳌拜
洪熙
2019年4月5日 8:02 PM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27) 恩和吐蕃
松赞干布生于雅鲁藏布江南岸泽当,从小受良好家庭教育及严格训练,成为精通骑射、角力、击剑而武艺出众,又善歌唱吟诗文武全才之王子;十三岁时继任赞普(王),率部南征北战,正式建立统一吐蕃王朝,其疆域在今青藏高原地域。藏族之民本源于古羌族,为华夏民族之先民,与中原华夏子民有着千丝万缕之关联。
侯君集
吐蕃
唐太宗
文成公主
李世民
松赞干布
高昌国
2019年4月2日 9:42 PM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26) 尊天可汗
这一刻,文武百官和四夷君长皆山呼万岁。自此,太宗对四夷君长颁发诏书时,一律自称“天可汗”,“是后以玺书赐西北君长,皆称皇帝天可汗”。天可汗顾名思义为可汗之可汗,为天下最大之可汗。此亦是天意,中土神州,皇在王上,皇可封王,君临天下。此时,众望所归,唯大唐太宗马首是瞻。
唐太宗
天可汗
李世民
贞观
2019年3月29日 7:03 PM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25) 气吞万里
大唐乃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风云激荡、意气勃发的时代。太宗不光将中原皇朝建成当时世界上最强盛国度,也念念不忘周边国家、民族,因为他们也都是上古圣王后裔;及各个前皇朝在中原结缘、演绎完毕离开中土之众生、民族。
唐太宗
李世民
李靖
突厥
贞观
2019年3月25日 8:14 PM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24) 凌烟功臣
凌烟阁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一座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太宗为怀念当初一同打天下之众位功臣(当时已有数位辞世,尚存者也多已老迈),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二十四位功臣图像,褚遂良题字,皆真人大小,并时常前往怀旧。
二十四功臣
凌烟阁
唐太宗
尉迟敬德
房玄龄
李世民
杜如晦
柴绍
程知节
褚遂良
长孙无忌
阎立本
2019年3月21日 7:37 PM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23) 武舞磅礡
公元627年阴历正月初一,大唐帝国改元贞观。正月初三,太宗在宫中大宴群臣,命乐工即席演奏大气磅礡、震人心魄之《秦王破阵乐》。其中之舞蹈部分,亦将“武”、“舞”结合,将沙场征战之“武”融入宫廷之“舞”,使男子阳刚之气尽显在中国传统古典舞中,被后世誉为中国古典舞经典之作。
千古英雄
唐太宗
孙思邈
李世民
秦王破阵乐
药王
2019年3月17日 4:18 PM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22) 墨海椽笔
太宗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帝王,在中国书法史上,也取得非凡成就。太宗从小就受翰墨熏陶,虽然半生戎马倥偬,但只要有机会就会挥毫作书。他尤爱王羲之书法,谓之“尽善尽美”,曾下诏重金征求羲之遗墨,并自撰《王羲之传》。太宗书法深得王羲之神髓,笔划爽利,激越跌宕而又浑然天成。其所书《晋祠铭》不仅开行书于碑先河,而且也是难得之书法名碑。
千古英雄
唐太宗
晋祠铭
李世民
王羲之
圣教序
兰亭序
飞白书
2019年3月13日 3:19 PM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21) 首创吟源
唐诗,亦在唐太宗提倡和带动下走向繁荣。太宗武功政绩不必赘述,在文艺方面亦有相当兴趣和造诣。《全唐诗》小传称他“天文秀发,沉丽高朗,有唐三百年风雅之盛,帝实有以启之焉”。《唐音癸签》云:“太宗文武间出,首辟吟源。”二者对太宗在唐诗兴盛史上地位和作用皆予充分肯定。然论者往往关注其地位及文学思想之重要影响,对其诗歌本身则注意不够。
初唐诗
唐太宗
执契静三边
帝京篇
春日望海
李世民
登三台言志
饮马长城窟行
2019年3月9日 8:09 AM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20) 贞观新礼
太宗扶持正教,不计教派。归正儒学,遵崇道家,扶持佛家,并诏示建景教波斯寺,遂使大唐时期宗教信仰蓬勃兴盛,成为中华历史中最鼎盛时期。但对腐儒、烂道及乱佛之举绝不姑息迁就,慈悲与威严同在,致使正信、正教在中土稳固立足,并福泽四方。
千古英雄
唐太宗
李世民
贞观
2019年3月5日 8:54 AM
【千古英雄人物】曹操(15) 文学大家
魏武大帝曹操瑞应黄星,真人下世,拨乱治世,天下莫敌。曹操造就中国文学史上黄金时代之建安文学,使中国神传文化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背景下得以承传兴盛。其武学巨著及用兵计谋为后世历代兵家推崇传扬,故后人称“言兵无若孙武,用兵无若韩信、曹公”。曹操杜绝官民淫祀,铲除低灵乱鬼,扶持道教初生,致魏国上下习道成风,举国清平。
千古英雄人物
千古英雄人物之曹操
曹孟德
曹操
魏武帝
2019年3月3日 7:02 AM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19) 玄奘西行
贞观十九年(645年),玄奘西行至天竺取经归唐后,太宗令其住锡西京弘福寺,一切经费由朝廷供给,并亲赐《瑜伽师地论》之序,即《大唐三藏圣教序》,成就玄奘译经伟业及千秋功名,也奠定自唐至今千百年来佛家修炼在中土经久不息之流传。
三藏
千古英雄
唐太宗
大唐西域记
李世民
玄奘
2019年3月1日 10:00 AM
【千古英雄人物】曹操(14) 神来之笔
曹操外定武功,内修文学,统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横槊赋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曹操诗篇亦多散佚,仅存乐府诗十八篇,共二十六首。李白对建安文学、尤其对曹操诗作可谓充分明了,以“蓬莱文章建安骨”来评价之。所谓“蓬莱文章”指其富含仙道内涵,是为建安文学风骨。
千古英雄人物
千古英雄人物之曹操
宝刀赋
建安文学
曹操
2019年2月27日 8:35 AM
神箭手唐太宗李世民与唐朝射礼
作为千古一帝,文武全才、智慧超群的唐太宗李世民,不仅为打下大唐江山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其在位二十三年,打造了辉映古今的“贞观之治”:国政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武功兴盛;文化艺术、诗词歌赋璀璨辉煌;世人仰慕,万国来朝。可以说,唐帝国乃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富强繁荣的国家。
李世民
唐太宗
射礼
2019年2月26日 11:46 PM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18) 扶持佛家
大唐盛世,佛家思想传播亦规模空前,佛经翻译、传播数量巨大,很多人信奉佛法,深信因果而修心向善,社会安定,民风淳朴,正如佛经所述:“佛所行处,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佛法在唐代广传得益于太宗大力扶持。
千古英雄
唐太宗
少林寺
文成公主
李世民
杜顺
法门寺
2019年2月24日 10:06 PM
【千古英雄人物】曹操(13) 魏武兵法
曹操统军三十余年,征伐五十多战,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而因事设奇,量敌制胜,变化如神。自作兵书十余万言,诸将征伐,皆以《新书》(即《孟德新书》)从事;从令者克捷,违教者负败。曹操《孙子略解》为后世传下孙子兵法要旨和曹操兵法、谋略,为历代兵征天下、王者治国所借鉴、依从。
兵法
千古英雄人物
千古英雄人物之曹操
曹操
2019年2月22日 11:53 PM
【千古英雄人物】唐太宗(17) 尊崇道家
唐代道家修炼得以广泛弘扬,求道访道者非常之多。名医孙思邈一生以修道和行医济世为务,造福世人不计其数,被后世称为“孙真人”和“药王”。太宗身边不乏道家修炼真人辅佐,如王远知、薛颐、李淳风、袁天罡等等皆是当时名道。
千古英雄
唐太宗
李世民
李渊
老子
道家
2019年2月20日 5:41 PM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
下一页
共有约 593 条记录
四连血月不寻常?(2)“巧合”20世纪中国大变的血月
行香子‧鹏吟(四首)
行香子‧怀野老(三首)
无畏艰辛 不负英灵
浮生行吟:想想“长跑”这件事
怎样当个惹人爱的人?教你一个秘诀
七月十五中元节 怎么看待“鬼月”?
茶禅一味苏轼名句:人生所遇无不可 我生百事常随缘
茶禅一味苏轼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 人间有味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