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中国历代名人
历代皇帝
历代后妃
历代名将
历代名相
历代名臣
历代文人
历代名医
科技人物
传奇人物
历史探源
古代典章制度
古代教育
古代科技
姓氏探源
历史文物
历史故事
古代战争
古代游记
经典史籍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中国现代史
各类专史
其他史料
历史上的今天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中华五千年
远古
夏
商
西周
春秋战国/东周
秦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
唐
宋
元
明
清
近代
现代
世界史
上古时代
中古时代
近代
现代
大纪元首页
副刊
文化网
史海钩沉
中国历代名人
历代皇帝
历代皇帝
历代后妃
历代名将
历代名相
历代名臣
历代文人
历代名医
科技人物
传奇人物
中华千古英雄人物
历代星座人物
历代皇帝
宰相一句话 唐太宗改变选官的主意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下旨升任司农卿李纬作户部尚书。就职之前,太宗召见一位大臣,问道:“房玄龄听说李纬将出任尚书,有什么意见?”官员一句话,竟让太宗收回成命,改任地方刺史。
唐太宗治国智慧
唐太宗
2018年3月31日 8:57 AM
唐太宗三问 切中帝王治国本质
历史上,唐太宗以虚怀若谷、知人善任的美德,与治下群臣共同留下许多佳话。在《贞观政要》的开篇中,唐太宗向臣子三次发问,探讨为君之道,点出为政者应注意的主要问题。臣子的答案,也堪称盛事治国的总纲。
唐太宗治国智慧
唐太宗
2018年3月28日 12:05 AM
唐太宗的三个比喻 道出治国要领
《贞观政要》是一部记录唐太宗君臣对话的政论性史籍,凝聚了太宗治国的理念与智慧,是古今中外领导者的必读经典。这部典籍开卷就谈到了帝王治国的道理,让人感受到 太宗为开创大唐盛世付出的良苦用心。
唐太宗
唐太宗治国智慧
2018年3月25日 8:47 AM
太宗重视子女教育 礼敬皇子之师
韩愈曾说:“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就是传播道理、传授经验、解答疑惑的那个人。无论圣贤、读书人,还是各行各业的手工艺人,人若想学有所成, 老师的指导与点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唐太宗治国智慧
唐太宗
太保
太傅
太师
2018年3月22日 5:03 AM
唐太宗君臣崇俭 贞观时代古风纯朴
精美的宫殿,浩大的工程,只要皇帝一声令下,就能够轻松实现。但是这样做是否真的有利于国家呢?博古通今的唐太宗常常以史为鉴,权衡自己是否放纵私欲,是否为百姓为出发点做出决策 。
唐太宗治国智慧
唐太宗
2018年3月19日 5:41 PM
唐太宗拒编文集 观当朝史书明得失
唐太宗是雄才大略的千古明君,也是一位风雅皇帝。他开设文学馆、弘文馆,君臣在处理政事之余,谈论典籍、创作诗文,在历史上留下许多美谈。更可贵的是,这位文武双全的皇帝,对文史表达独到见解,让人深思。
唐太宗治国智慧
唐太宗
2018年3月16日 8:26 AM
如何让天下农民富贵 唐太宗关心民间疾苦
《论语》有句话叫“君子务本”,即人凡事要致力于根本,才能真正做成大事。勤政爱民的唐太宗,治国安邦也讲究“务本”。在他看来,国家以百姓为本,百姓以衣食为本,因此,劝课农桑一直是太宗所有政务的重中之重。
唐太宗
唐太宗治国智慧
2018年3月13日 8:47 AM
唐太宗苦心求谏言 君臣共创贞观治世
说起虚心纳谏的帝王,人们一定会想到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由于他的仁德和贤明,身边聚集了许多忠心耿耿、直言不讳的臣子。但是天子高高在上,不怒自威,太宗为了听到臣子的逆耳忠言,背后付出了许多努力呢!
唐太宗治国智慧
唐太宗
2018年3月10日 8:28 AM
衙役放走的70多名罪犯没有逃跑 还成了皇帝的贵宾
文帝感慨地说:“向来,人心最难教化。如果都像王伽有至诚的心,对人不怀奸诈;像李参等人能明辨是非,从心中感化,将来不用刑罚,人人都会自动革新向善啊。”
信用
官差
历代名人轶闻录
隋文帝
2018年2月12日 1:28 PM
一枚扳指定龙穴 顺治皇帝的相地术
清王朝在顺治帝选中的风水宝地上,修建了5个大清帝王的陵寝,就是著名的清东陵。1976年,唐山发生大地震,唐山境内房屋倒塌,几乎被夷为平地时,同样位于震央的清东陵,却没有受到丝毫损坏。这块风水宝地,即使那些善于相地的风水先生,也不一定就能找到啊!
康雍乾盛世
历代名人轶闻录
顺治皇帝
风水
2018年2月10日 6:39 PM
彬县大佛酷似唐太宗?
传说中,人们认为彬县大佛是按照太宗李世民的样貌雕塑而成。如果对照唐朝《步辇图》,人们发现大佛的神貌酷似太宗。仔细看大佛的右手,手掌端举,掌心向外,无名指微微前屈。传说中,泾河爆发洪水,冲毁了庄稼和民房。百姓焚香磕头,求大佛救拔……
唐太宗
彬县大佛
李白
2018年2月8日 10:44 PM
康熙大帝和圣感寺的故事
中国的汉字洋洋洒洒,自由组合的词汇就高达数万。康熙文采盖世,为何在平坡寺,单单写了“敬佛”两个字?
平坡寺
康熙
敬佛
圣感寺
2018年2月8日 10:11 PM
金太宗是赵匡胤转世?
在民间的传说中,阿骨打的弟弟完颜晟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转世。当年,完颜晟奉命出使宋朝,宋廷臣子见到他的相貌惊讶万分,实在像极了宋太祖赵匡胤。完颜晟曾赤手搏熊擒虎,为哥哥解围,不过,做皇帝后,因私用国库财物,也曾遭臣子杖打。
完颜晟
历代名人轶闻录
赵匡胤
金太宗
2018年2月6日 8:02 AM
战国雄主燕昭王的乐舞奇缘
燕昭王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君王,在他的经营下,贫弱的燕国数年间就走向鼎盛富强,成了战国七雄之一。昭王特别广为流传的故事就是他潜心修道、感动上天派仙女下世为他而舞的一段奇缘。
燕昭王
中国乐舞
修道
西王母
仙女下凡
2018年1月11日 2:07 AM
历史上这些真实的幽默桥段 让你认识不一样的唐太宗
唐朝皇帝唐太宗文武双全,成就非凡,集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文人于一身,号称千古一帝。然而在他的身边也发生了许多轻松幽默的小品故事,可让后人对这位帝王获得更多面向的认识……
唐太宗
李世民
大唐盛世
历史故事
趣闻轶事
2017年12月5日 8:04 PM
秦始皇临死前发生的“两大怪事”——真实预兆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第四次出巡,去了东面和北面。当时一位被他派到海外求仙的,名叫卢生,从海外带回来一个图谶,上面有这么几个字:“亡秦者胡也”,意思是“灭亡秦国的是胡人”。
秦始皇
真实历史
预兆
2017年10月26日 9:12 AM
圣王唐太宗和亲 琵琶遗音响丝路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以宗族之女文成公主入藏和亲,临行前太宗亲做一诗《琵琶》为公主送行:
唐太宗
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
琵琶
2017年9月17日 11:49 PM
【文史】康熙帝刻苦好学 知识广博
康熙皇帝吸收了中华多民族的文化,以及西方国家的文化。他一方面承传了悠久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又敢于吸收新的技术,达到了当时最高的文化素养。
中华文化
南怀仁
康熙
2017年9月15日 6:23 PM
【千古佳偶】“娶妻当娶阴丽华”(1)
逢中国情人节,大纪元【千古爱情 婚姻佳话】系列伴着七夕、中秋佳节,说说天长地久的爱情故事,点燃人生不幻不灭的光辉。听东汉光武帝说:娶妻当娶阴丽华。七夕、中秋接踵而来,凉风吹秋声,爱情的声纹也分外荡漾、萦回。中国文化中太多七夕和中秋的情分,一千零一夜说也说不完。问爱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七夕
千古佳偶
千古爱情婚姻佳话
怀忍忍
阴丽华
2017年9月3日 11:22 AM
名流仙宗(6)创梨园、游月宫的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天赋异禀,虽好雅乐,但秉性十分清净。由于他崇尚文艺、慕仙向道,玄宗一朝信仰文化、乐舞风尚蔚然成风。
名流仙宗
唐玄宗
李隆基
梨园
皇甫容
霓裳羽衣曲
2017年6月18日 4:10 PM
名流仙宗(5)果断除乱再开盛世的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沿用太宗贞观遗策,勤心庶政缔下盛唐辉煌;又因他天赋异禀,在大唐尽展风流才华,创梨园、游月宫,一曲霓裳羽衣,将天籁之音倾洒人间。开元之治,作为盛世标杆,让玄宗名号永镌青史;一场安史之乱,又让多少文人墨客唱尽长恨挽歌。
名流仙宗
唐玄宗
李隆基
皇甫容
2017年6月12日 9:40 AM
唐太宗的故事(八)天下英才 尽入彀中
大唐的光辉不仅是气势磅礡的璀璨文化令人神往,其中多如繁星的旷世英才也多为后人所称颂。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说:“唐多能臣,前有汉,后有宋,皆所不逮。”高度认同唐朝人才辈出的盛况。贞观年间,太宗身边汇集众多经天纬地的治世人才,贞观六年科试,太宗见当年的新科进士由太极宫端门列队而入,曾说过:“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
贞观之治
2017年6月7日 12:56 AM
藏王松赞干布(9)尚慕华风
尺尊公主填湖修建寺院时,文成公主也在绕木齐修建寺院。一年后,两位公主修建的寺院全部竣工,尺尊公主就把她带来的释迦佛8岁等身像放入她主持修建的寺院中,而文成公主则将12岁释迦佛等身像安置在她主持修建的庙宇中。文成公主又与松赞干布亲自到寺院门外栽插柳树,后世称为“唐柳”。
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
2017年4月10日 8:40 AM
藏王松赞干布(8)永臣唐土
尽管路途遥远充满艰辛,大唐的送亲使团不辱使命,沿途广传中土文明,全程播撒汉文化的种子,也留下众多的胜迹和传说。唐太宗赐予吐蕃佛像、经卷、精巧百工,于雪域边邦大兴教化,为吐蕃王朝的兴起开辟加持之路。唐室公主即将行至,松赞干布闻讯,心中的夙愿得以实现,非常高兴。他亲自率领护卫军前往柏海迎候。并在离黄河源头不远的扎陵湖和鄂陵湖畔建起柏海行馆,等待文成公主的到来。
唐太宗
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
2017年4月3日 8:40 AM
藏王松赞干布(7)大唐恩和吐蕃
贞观十五年(641年),太宗命江夏王李道宗随同吐蕃使者护送文成公主。唐王又命沿途官府修路架桥,造船制筏,建筑佛堂,开辟通道。当送亲队伍行至青海西部的赤岭时,文成公主思乡之情越发浓重,为遥望中原的父王,她登上赤岭山顶,取出唐太宗所赐的日月宝镜遥观故园。此时西部一片苍凉萧条之景,而镜中的长安正是一片繁华热闹的景象。
唐太宗
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
2017年3月27日 8:40 AM
藏王松赞干布(6)六试婚使
三百名美人衣锦佩玉,列成行伍,她们身穿一模一样的服饰,令各国使臣眼花缭乱。吐蕃使臣在一旁静静观看,看到诸国使臣都没有辨认出公主...
唐太宗
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
禄东赞
2017年3月20日 8:40 AM
唐太宗的故事(七)智退突厥 万民归乡
武德年间,面对上万名强悍的突厥骑兵来袭,唐军将领非常恐惧。当时的秦王李世民只以百骑及威武凛然的王者之姿,智退突厥。武德九年,太宗刚即位,突厥再犯,再次晓以大义,让突厥首领膜拜于太宗的威德之下。
唐太宗
李世民
突厥
贞观之治
2017年3月16日 2:18 AM
藏王松赞干布(5)遣使入唐请婚
太宗一心推行仁政,以文德教化天下。倘若夷邦肆意妄为,太宗也会动用武力,制止偏邦的挑衅。太宗看到吐蕃王再次遣使谢罪,虔心仰望大唐国威,为了教化雪域,远柔民心,太宗此次也有意与吐蕃联姻。
唐太宗
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
禄东赞
2017年3月13日 1:40 AM
唐太宗的故事(六)心如大海 虚心纳谏
在古代,如果有谁敢在皇帝面前指出皇上的过失,或坚持己见杠上皇帝,或不行跪拜之礼佛袖而去,就可能会因对天子不敬的言行,以“大不敬”的罪名招来杀身之祸。但在贞观时期,只要是为国家社稷着想,诚心指出并纠正皇上的缺失,不但不会受罚,说不定还能得到丰厚的赏赐呢!也唯有唐太宗这样心胸宽广的皇帝,才能有如此豁达的境界!
唐太宗
李世民
纳谏
贞观之治
2017年3月7日 10:24 PM
藏王松赞干布(4)尺尊公主
松赞干布听说,释迦佛有三尊等身像,一尊在天竺,8岁等身像在尼泊尔,12岁等身像在汉地。若想让佛陀的等身像进入吐蕃,惟有以联姻的方式。
尺尊公主
文成公主
松赞干布
2017年3月6日 8:40 AM
上一页
1
...
4
5
6
7
8
9
10
11
...
下一页
共有约 593 条记录
【品读唐诗】最渴望战场的书生
竖琴的起源
四连血月不寻常?(2)“巧合”20世纪中国大变的血月
无畏艰辛 不负英灵
浮生行吟:想想“长跑”这件事
怎样当个惹人爱的人?教你一个秘诀
七月十五中元节 怎么看待“鬼月”?
茶禅一味苏轼名句:人生所遇无不可 我生百事常随缘
茶禅一味苏轼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 人间有味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