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文人

崇祯十三年(公元一六四○年),这时离明代灭亡只有四个年头了。就在全国各地一片战乱声中,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的蒲家庄里,诞生了一位第一流的文学家,他就是被誉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之王的蒲松龄。
中国文学史上,尽管才女辈出,代不乏人,如汉代有蔡琰、班昭,唐代有薛涛、李冶;但最伟大的女文学家,却不能不说是才华盖世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她不但词写得好,而且诗、文、书、画样样出色,遗憾的是,这些作品大都散佚了。我们今天能见到的,主要是收在《漱玉词》中的五十多首词。不过,仅凭这五十多首词,已足以使她不让须眉,千古不朽了。
公元1101年,宋徽宗即位,透过外交手腕及经济输诚,抵挡住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一个多世纪的承平换得经济的稳定发展,城市商业带动文化娱乐的需求,在瓦舍勾栏中,于酒酣耳热之际,欣赏说书、杂耍等表演成为当时风行的休闲活动。不仅庶民文化蓬勃发展,文人艺术也获得皇家支持,在宋徽宗支持下,隶属国家的翰林图画院不断扩大规模。
朱耷生于1625年,又名“雪个”,自号八大山人。本是明朝的贵族,祖父、父亲都是画家。因此朱耷从小就受到艺术陶冶。他天赋异秉,八岁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绿山水,少时能悬腕写米家小楷。弱冠为诸生,一生以主要的精力从事绘画。
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八一九年)十一月八日,天幕低垂,阴沉灰暗,地处边陲的柳州(今广西柳州)州衙,笼罩着深深的秋色。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蜷缩在衙内寝室的病床上,痛苦呻吟,气息奄奄。他虽然只有四十七岁,正当壮年,但生活的折磨和疾病的摧残,已使他面色蜡黄,骨瘦如柴,卧床多日,濒临死亡。
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八○六年),当时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里,来了一位身材肥胖, 走起路来慢悠悠的新教授(其时称“国子博士”)。太学生们见这位新教授体阔腰圆,行动迟缓,憨态可掬的样子,都在背后暗自窃笑,以为他没多大学问。然而,这位胖教授第一天上课,就让学生们大吃一惊。他讲起课来,博贯古今,兼通百家,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妙语连珠,警策动人。不久,他就成为太学生们最崇敬的教授,大家都以能成为他的学生而深感荣幸
王冕(1310—1359),字元章,一字元肃,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市长宁乡郝山下人,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别号很多,有竹斋先生、会稽山农、会稽外史、梅花屋主等。
中国的诗歌发展,到了南北朝初年,有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山水诗的兴起。在这之前, 虽然诗歌中也有描写山水的诗句,但都是作为抒情咏物的烘托和陪衬而写的,绝少有专篇吟咏山水的诗作。打破这一局面,并取得杰出成就的,当首推元嘉时期的大诗人谢灵运。
义熙元年(公元四○五年),北府兵首领刘裕(即后来的宋武帝)经过多次征战,俘杀拥兵篡位的桓玄后,东晋王朝大权实际上落到了他的手里。为了庆贺胜利,他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将军府大宴幕僚。众人筹觥交错,开怀畅饮,喝得有几分醉意时,刘裕让大家谈谈抱负和志向。
日月嬗递,斗转星移。漫长的中国上古历史,经过以狩猎为主的氏族社会,逐渐过渡到以农耕为主的商周时代。及至西周时期,周天子为了解民情,常常派专人到民间采诗,以观风俗,知得失,治天下。
话说在那茹毛饮血、结巢钻木的生民之初,人类对自己的由来、日月的运行、万物的生灭、四季的变化,都感到玄妙莫测;对电闪雷鸣、狂风骤雨、凶禽猛兽、生老病死,更是怀有难以名状的恐惧。他们认为在人类以外,还有超自然力量的神,在指挥、控制着一切,主宰着世间万事万物的命运。于是,一切自然力在他们心目中,都被形象化、人格化了,如太阳成了太阳神、水成了水神、火成了火神、风成了风神等等。
【风云人物】古文运动的领导者─韩愈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祖籍河北省昌黎县,有韩昌黎之称;晚年时,曾经担任官吏部侍郎,也有韩吏部之称;谥号为文,所以又称为韩文公。3岁时父母去世,兄韩会抚养他,后随韩会贬官到广东。兄死后,随嫂郑氏北归河阳,后迁居宣城。
屈原,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代楚人。他出生贵族,文笔、胆识兼具,对国家更是一片赤忱。可惜不被楚王重用,再加上权臣靳尚等人排挤、毁谤,因此仕途多舛,二次被放逐。
2500年前,一位老者和他的弟子们略显疲惫的行进于中原大地上,当时有幸目睹这一幕的人可能不会想到这样一个并不显赫于时代的人会被后人传颂几千年,他就是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的孔子。
在中国佛教队伍中,画僧是非常特殊的一派,几乎历代都有艺术高僧出现,他们的艺术之光,对中国的文化包括佛教文化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鹿(今河北涿鹿县)人,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自小博览奇书并喜好游历,曾跟随做刺史的父亲久居山东。成年后常因职务关系,周游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所到之处,都细心勘察水道,搜集风土民情、历史故事及神话传说等。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人,是北宋的名臣,曾经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他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名言,概括了他忧国忧民的一生。他许多的生平事迹,也被后人一代一代地传颂着。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一○八四----?),是历史上一位卓越的女性文学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她最大的成就在于诗词,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
文同,字与可,北宋文学家与画家,曾任湖州太守,故亦称文湖州。他秉性清廉正直,善画竹与山水。
吴道元,字道子,后改名为道玄,是唐朝第一大画家。他是一个画界的全才,举凡人物、菩萨、神佛、龙、鸟、花木、山水及车舆、器仗、桥梁、房舍等等,无不精通,其中最擅长的是人物及佛像。千余年来被奉为“画圣”,民间画工尊称他为“祖师”。
杜甫,其一生正如大唐由盛而衰的命运般崎岖多舛。而生在苦难中的他依然不减忧国忧民悲天悯人的伟大胸怀,令后世更为敬重,尊为“诗圣”。 
【风云人物】以金箍棒替天行道的吴承恩
吴承恩是明代著名的小说家,他父亲为他取名“承恩”是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留名青史的忠臣。然而他并没有达成父亲的期望,在科举场上屡不得志,考了多次竟连个举人都没考中,直到45岁才勉强考上了一个岁贡生。
王维是唐朝的诗人,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闻名。他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富有正义感。
【风云人物】高远山水画大师—范宽
范宽是北宋的山水画大师,与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同为陕西耀县人,并称“柳范”。北宋时,朝廷对绘画艺术相当重视,为了吸收各方艺术创作人才,成立了画院并赐以官职。然而范宽没有选择在仕途追逐,反而隐居至人烟罕至的终南山与太华山居住,终生以山林为伴,沉浸于风雪雨雾之中,把自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因此他的山水画往往令人仿佛置身于山林中的感觉,故有人评范宽物象之幽雅, “本朝自无人出其右。”
【风云人物】悲天悯人的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的知县,后因帮助县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
历史故事:王夫之上传下教
在这里,王夫之要求子女要立志脱俗,不要去追逐财富之类的东西。他说“人”与“禽”有着本质的区别,不沾染世俗的污泥浊水,就可达到人的最高境界,这话说得很有道理。
【风云人物】飘逸不羁的天上谪仙:李白
李白,彷佛是从那蜀中巍峨入云的仙山来到人间一般,怀着一身傲骨,成就了盛唐时代最辉煌的一页。
说到土星,我想渊明这么穷,所以他的土星恐怕是落入财帛宫﹙第二宫﹚了;土星是业力轮报之星,代表了人一生艰难困苦的主要来源。他最后给穷死了,除了时运如此之外,他的本命星图上一定有对此作了纪录;也只有土星受困于此的人会非常辛苦的工作却只有很少的报酬。
这不愿“以心为形役”,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的渊明生就一副傲骨,不但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也是历来多少读书人的典范!他的人生价值观是那么的特别,如一淙淙清流,洗净了多少人心的污浊。所以我设想他的星图除了标示了他这一生的困顿潦倒之外,必然有其特出之处。
事实上,渊明是智慧的,因为三年之后,只见刘裕玩尽了手段,不但得到了皇位的禅位诏,让他名正言顺的祭告天地即了皇帝位,立国号宋,还不忘背地里赐毒酒闷死了当初禅位给他的目前已然无亲无势的晋恭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