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钱塘潮受今昔世人的瞩目,“秦始皇南游至钱塘,临浙江(即钱塘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北宋《舆地广记‧卷二十二》),可见二千多年前钱塘江就已是波涛险恶。到了宋代,钱塘潮成了人们中秋争赏的“天下之伟观”。在这里也留下了一些未解的奇闻异事,蔚为中秋奇观、奇谭!
钱塘江的江口呈喇叭形,江口最宽处近百公里,上溯到海宁盐官的河段缩至十公里左右,江潮在中秋月圆后三日内达到高峰,汹涌澎湃的潮头常达数米,“冲天潮”[1]甚至可达到二十米,水爆轰震,声如崩山,惊心动魄!千年前杭州地方志记载:“每仲秋既望,潮怒特甚,杭人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盖始于此,往往有沉没者。”(宋《咸淳临安志卷之五十三》)。说到了每年中秋八月十六的月圆夜,钱塘江怒潮汹涌,一些杭州人便手持彩旗,游入江中以迎接伍子胥,成了钱塘“弄潮”游戏的起源;然而江流凶险,时有迎潮者被卷入浪涛而沉没。
那么,八月中秋钱塘江潮和远在春秋时代的伍子胥是怎么发生关连的呢?
伍子胥和钱塘潮
春秋时代楚国的伍子胥(名员)有勇有谋。他因父兄在楚国受到诬陷被杀死,于是奔逃到国外。历经九死一生的他,逃到吴国之后,求得勇士引荐给公子光为未来铺路。当公子光成为吴王(即阖闾)后,伍子胥得到重用。他辅助吴王阖闾兼并邻近的小国,又进攻楚国,把楚国的军队打得一败涂地,一直攻入郢都。
吴王夫差继位时,伍子胥认为邻境的越国是吴的心腹大患,累次进谏,可是他的意见都不被采纳。伍子胥感到吴国已经到了存亡之秋,在出差到齐国议和时,把儿子带在身边寄托给齐鲍氏,结果被夫差赐死。他临终前留下遗言:“在我墓上种一棵梓树,日后可以用来做器物;将我的眼睛挖出来放在吴国东门之上,好让我在死后亲眼见证越军覆灭吴国的那一刻!”

吴王闻言大怒,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装进酒囊,抛入钱塘江中,任其随波逐流。
胡曾的《咏史诗:姑苏台》诗,应衬了上述的这节历史,诗吟:
吴王恃霸弃雄才,贪向姑苏醉醁醅(*酒)。不觉钱塘江上月,一宵西送越兵来。
《吴越春秋内传》记载:“吴王赐子胥死,乃取其尸,盛以鸱夷之革,浮之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堤岸。”钱塘江潮起伏奔涌,日复一日,激荡着钱塘江岸,隐隐有声,如子胥长恨不息。
自此之后,自海门山[2]而来的潮头来势汹汹,高达数百尺,过了钱塘渔浦一带才渐渐低缓。“千寻万派功难测,海门山小涛头白。令人错认钱塘城,罗刹石底奔雷霆。”(齐己《观李琼处士画海涛》)潮水日夜两度涌至,如同雷奔电走百余里,发出震怒的吼声。
不时有人说,看见伍子胥的英魂身乘素车白马现身潮头之中,于是人们立庙奉祀他。在庐州城里淝河岸边,也有子胥庙。每当朝潮、夕潮来时,淝河之水也像发怒一般鼓动,翻涌到子胥庙前仍然高一两尺,漫溢十余丈,片刻才平息。人们说,这正与钱塘大潮相互呼应。(黄本记《钱唐志》)
唐末贯休师的诗《秋过钱塘江》写钱塘江涛乃是起于伍子胥含冤之恨:
“巨浸东隅极,山吞大野平。因知吴相(伍子胥)恨,不尽海涛声。”
是否在自然界的平行时空或另外时空中,有凡人看不见的因缘果报?
天外来的警示
南宋一个中秋夜,于钱塘江观潮的时空,发生了一则奇闻异事,令常人不解,但事后的结果又令人惊震!
南宋风俗志《梦粱录‧观潮》中描写临安(杭州)赏玩的风俗,“西有湖光可爱,东有江潮堪观,皆绝景也。每岁八月内,潮怒胜于常时,都人自十一日起,便有观者,至十六、十八日倾城而出,车马纷纷,十八日最为繁盛”。在中秋节前后,南宋都城临安人爱去观潮览胜,尤其是十八日这一天出游的人最多。

据《西湖游览志余》记载,南宋绍兴八年的中秋观潮曾经发生奇特的事件。该年八月十八日前二夜(十六日夜),有的钱塘江畔居民听到空中有人说话但不见人影,说有数百人将死于桥上,都是邪恶、淫乱、不孝之人。又说,在死亡名册上的要叫他们快来,不在册上的,要叫他们快快离去。此话落下,应和的声音众多。当时听到声音的民众不少,人人都感到事情不寻常,非常骇异!
次日晚,观潮胜地“浦桥”两畔的住家梦见有人来告戒:“明天不要登桥,桥将会折断!”天亮后,他们彼此寒暄后得知昨夜里大家竟然都做了同样的梦。八月十八日当天,浦桥上挤满了观潮的人。那些得梦的人到桥边苦口婆心地劝告自己认识的人快快下桥!但是没人听进去,甚至把善心的劝告当作妖言惑众。
就在这时,人们欢声雷动,中秋的钱塘大潮来了!就在人们的欢声中,雷霆激射异于往年的崩岸惊潮杀到跟前,说时迟那时快,惊潮震坏了浦桥。只见那桥快速坍塌,陷入水中,桥上有数百人惨遭溺死、压死。惊涛带走人们的生命,就在转瞬之间。
事后,人们发现受灾死亡的尽是平日凶淫、不孝的人,真如前两夜的预警梦所示。神可能以不可思议的神迹来警示人间,也可能以意外的灾异来执行谴责,而这都是救世之举——执行善恶有报的天理,以维续人间存在之道!人间凡事看似偶然,其实都非偶然。或许,死者当中或有不该死的没能离开那个场,或意外撞进那个场,那么在他下一生,神也将会为他安排补偿,不会让他的生命有所损失。怎么说,因为生命一世世转生,人在轮回中修业,天生的生命不仅仅是一生一世。
钱塘潮古往今来,年年给人带来中秋节的礼物,可以深思,可以悟道!
注:
[1] 冲天潮:潮水打翻转头,形成“回头潮”;回头潮和后继涌来的潮水相合,再扑向岸堤,激起超高的海浪叫“冲天潮”,浪可达20米。
[2]海门山:《钱塘县志‧一》记载:“俯观长江东并海门息灵胥之怒涛”;清代翟均廉《海塘录‧卷七》点出海门山的位置:“咸淳临安志祥符图经云:钱塘旧治正南一十里下瞰大江,直望海门山。”
主要资料来源:《史记‧吴太伯世家》《太平广记‧神一》《西湖游览志余》《梦粱录‧卷四 观潮》《武林旧事》@*
——看更多【中秋节】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