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04月27日訊】近日,美國國會的共和黨人正在按照川普(特朗普)的思路準備推動稅改法案,並加入了新增1,500億美元國防預算的內容。2025年美國8,952億美元的國防預算在2024年底已經獲得批准,1,500億美元的新增預算若順利通過,並在今年全部使用,意味著美國年度國防預算將突破1萬億美元。那麼新增1,500億美元預算的意義有多大呢?
加大對中共的威懾力
川普挑選的國防部長海格塞斯上任後首次講話強調,要「恢復戰士精神,重建我們的軍隊,重建威懾力」,同時與盟友和夥伴合作「遏制共產中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侵略,並支持總統的首要任務是負責任地結束戰爭並重新調整以應對主要威脅」。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國會的共和黨人擬議了一項總額1,500億美元的新增國防支出計劃,以額外補強美軍的戰備能力。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威克(Roger Wicker)明言,「我們正在重振國防工業基礎、提升威懾像中國(中共)這類對手的能力……特別是在印太地區,將讓中方不敢輕舉妄動改變現狀……這是預防戰爭的一環。」
根據媒體透露的國會提案內容,新增預算包括了如下多個項目。
270億美元:投入金穹防禦系統,包括購買薩德(THAAD)高空末段防禦系統。
290億美元:新造14艘軍艦,並創下歷史新高的無人艦艇投資。
110億美元:購買約40架F-15EX戰機。
200億美元:增產彈藥、擴大供應鏈、補充關鍵礦物儲備。
140億美元:發展人工智能與低成本武器。
60億美元:專門用於加強太平洋地區軍備,應對中共威脅。
50億美元:推動自主系統研發。
7億美元:在國防部業務流程中加速導入自動化系統,以解決審計缺失。
軍備採購和研究費用將大幅充實
2025年的美國國防預算案於2024年12月11日在美國眾議院通過;12月18日在參議院通過;12月23日,時任美國總統拜登簽署批准,總計為8,952億美元,比2024年的8,863億美元略微增加。
按照美國國防部提出的預算規劃,2025年軍事行動維持費用編列約3,379億美元,人員費用編列約1,819億美元,軍備直接採購費用編列約1,675億美元,還有研究、開發與試驗費用約1,432億美元。
8,952億美元的美國國防預算中,用於武器裝備直接採購和研發的費用分別約1,675億美元和1,432億美元,合計約3,107億美元。擬議新增的1,500億美元支出如果通過,大部分將投入武器採購和研發,相當於大幅增加了約一半,無疑將令美軍獲得更多能力。
原有預算中也包括了太平洋威懾計劃撥款近100億美元;擬議新增的1,500億美元開支又包括了額外的60億美元專門用於加強太平洋地區軍備,以應對中共威脅。
一些擬議新增的項目或許在意料之中,還有一些看上去可能令人意外。

金穹防禦系統
川普上任後,提出了金穹防禦系統,也被類比為新版的星球大戰計劃。擬議新增的1,500億美元開支中,包括了270億美元用於金穹防禦系統,包括購買薩德(THAAD)高空末段防禦系統。
美國的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在俄烏戰場得到了進一步驗證。愛國者導彈既可攔截敵方導彈,也可以攔截敵方飛機,是美軍必不可少的陸基戰術防空系統,1984年開始服役,已經大量部署,美國的盟友也大量採購。
愛國者導彈的最大攔截高度最初約18.3公里,最新型號已經增加到約50公里,也被稱為中高空攔截系統。薩德系統發射的攔截彈最大飛行高度可以達到約150公里,能進入地球大氣層之外的太空,也被稱作高空攔截系統。薩德系統專門用於在高空攔截敵方彈道導彈,其雷達探測距離也更遠,美國部署在韓國的薩德系統能監測數千公里範圍,也令中共軍隊十分惱怒。
美國海軍神盾艦裝備的標準三型防空導彈,也主要用於高空攔截,2008年2月曾在試驗中擊毀了距離地球247公里的一顆高速飛行的廢棄飛星。薩德系統和標準三型防空導彈,都可以攔截敵方攜帶核彈頭的洲際彈道導彈,針對中共的核武器具有戰略防禦作用。
原有的2025年美國國防預算中編列了500億美元的核現代化項目,包括哥倫比亞級彈道導彈潛艇、B-21轟炸機、三叉戟潛射彈道導彈和哨兵陸基彈道導彈等,還有284億美元用於導彈攔截和防禦,另有337億美元用於太空能力建設、145億美元用於網絡領域。
金穹防禦系統重點是開發下一代導彈防禦系統,以進一步應對中共的高超音速彈道導彈,保護美國本土遭受核武器的襲擊,同時可能令中共被迫加入新的核武攻擊和防禦軍備競賽。

增加新造軍艦和無人艦
擬議新增的1,500億美元開支中,包括了290億美元用於新造14艘軍艦和投資無人艦艇。
原有的2025年美國國防預算規劃採購維吉尼亞級潛艇1艘、伯克級驅逐艦2艘、新型巡防艦1艘、大型船塢登陸艦1艘、新型中型登陸艦1艘。這些難以滿足美國海軍儘快擴充的需要,因此擬議的新預算中大幅增加了14艘軍艦的採購。
14艘軍艦中,可能包括增購潛艇和驅逐艦。最新型的維吉尼亞級潛艇,2024年採購了2艘,單價約54億美元;2025年規劃採購1艘,單價猛增到82億美元,多加購1至2艘應會降低單價。最關鍵的恐怕還是產能,美國現在每年應可建造2艘攻擊型潛艇,若增加到3艘需要更多投入。
最新型的伯克級驅逐艦,2024年的採購單價約25億美元,2025年增加到約35億美元,估計會加購1~2艘,最大的問題應該還是產能。
星座級巡防艦的首艦於2022年開始建造,但因設計不斷改動,交付時間從2026年被推遲到2029年。該艦2025年的採購單價約23億美元,可能也會增加訂單,如能儘早克服設計、定型和產能的制約,有望較快增加美國海軍的規模。該艦排水量接近7,000噸,與中共的052D驅逐艦相當。052D驅逐艦正加速建造,現役27艘、在建11艘,中共正急速追趕美國海軍。
美軍在無人艦研發方面領先各國,獲得更多資金後,應會成為針對中共重建海上優勢的一大新項目。

追加採購F-15EX戰鬥機
原有的2025年美國國防預算規劃採購F-35戰鬥機68架、F-15EX戰鬥機18架;B-21轟炸機項目繼續投入53億美元。
美軍現役第五代戰機F-22和F-35合計近800架,數年內將突破千架。3月21日,川普宣布了第六代戰機F-47的採購項目,首批合同價值超過200億美元。美軍第五代、第六戰機正重建空中優勢,但常規戰術轟炸能力仍需補強。
F-22和F-35以及未來的F-47因為隱形的需要,內置彈倉能攜帶的武器有限,四代半戰機F-15EX能擔任炸彈卡車,提供有力的戰場支援。
在初期爭奪制空權的空戰中,F-15EX可以攜帶12枚空對空導彈,在第五代戰機的協調下攻擊敵方戰機;第五代戰機則可以繼續在戰場上長時間隱身。
F-15EX可以同時攜帶空對空導彈和對地、對海武器,空襲能力在美軍戰鬥機中首屈一指。若中共在台海開戰,美軍部署在日本的F-15EX戰鬥機可以立刻掛載AGM-158遠程導彈,在轟炸機抵達前第一時間做出回應,既可攻擊中共戰艦,也可攻擊中共沿海軍事基地。
2024年7月,美軍宣布,部署在日本三澤空軍基地的36架F-16戰鬥機,將由48架F-35A隱形戰機取代;部署在日本沖繩嘉手納空軍基地的48架F-15C/D戰鬥機,將由36架F-15EX取代。
美軍現役F-15EX戰鬥機8架,2024年訂購了24架,2025年預算計劃採購18架;擬議新增預算一口氣增購了40架。這些F-15EX交付後,不但能保證美軍在日本部署戰機的換裝,還增加了更多機動力量,戰時可以迅速部署到關島、天寧島、菲律賓等地,增加美軍的空中戰力。

大幅增加彈藥庫存
原有的2025年美國國防預算中規劃298億美元用於購買彈藥。比如AGM-158遠程空對地導彈,2025年規劃採購550枚,2024年也是550枚,2023年為600枚;三年累計達1,700枚。
此外,專門用於反艦的AGM-158C導彈,美軍2023年採購了123枚,2024年118枚,2025年規劃採購205枚;三年累計達446枚。美軍正準備充足彈藥,既要癱瘓中共艦隊,也要猛烈空襲中共沿海軍事基地。
再如AIM-120中程空對空導彈,美軍2023年採購了625枚,2024年831枚,2025年規劃採購723枚;三年累計達2,179枚。這些導彈將用於攻擊中共戰機。
還有精準打擊戰術導彈(Precision Strike Missile),用來取代海馬斯火箭發射的MGM-140戰術導彈,射程已經超過500公里,可以用於台海作戰。美軍2025年規劃採購230枚,比2024年的110枚增加了一倍多。
擬議新增預算中有200億美元用於再次增產彈藥、擴大供應鏈、補充關鍵礦物儲備,在原來298億美元彈藥預算的基礎上大幅加碼,除了繼續增購上述導彈外,應該還要大幅增加產能。
擬議新增預算中還有140億美元用於發展人工智能與低成本武器,應該主要指無人機,估計原來的數千架無人機項目會進一步升級、擴大規模。
川普重回白宮後,一面在經濟上對中共釜底抽薪,一面加速擴充軍力,大幅增加威懾中共的能力,令中共不敢輕易開戰。如果中共加快軍備競賽的節奏,這將令中共政權更快地被拖垮。
大紀元首發
責任編輯:高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