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名將

使韓信「胯下受辱」的無賴 後來怎麼樣了?
一般人在眾人面前受如此屈辱,有朝一日得勢了,一定會加倍報復。而手握千軍萬馬的韓信,不僅不想傷害那個地痞無賴,甚至連一絲怨恨都沒有,反而給了他大大的封賞。
【岳飛傳】以寡擊眾 岳元帥親自上陣
演義傳說總是那麼動人心弦,岳飛第四次北伐,也就是最為人熟知的北伐戰爭,是他一生最輝煌、最壯烈的功績。郾城潁昌大捷、誤走小商河、大戰朱仙鎮,哪一個提起來都那麼令人熱血沸騰,彷彿瞬間回到那個久遠的時代。
【岳飛傳】孤軍獨進 兩度北伐建奇功
文可題詩填詞,流傳千古;武能統軍作戰,統一南北。歷史上文武雙全的風流人物中, 岳飛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佼佼者。在征戰途中,岳飛飽覽錦繡山河,寄情言志,留下感人肺腑的篇章。 或許這就注定了,岳飛的一生將在戰場上度過,以苦為樂,矢志不渝。
【岳飛傳】第一次北伐 收復襄陽六郡
歷史上的北伐戰爭,既有晉代祖逖中流擊楫的豪放意氣,也有蜀相諸葛亮兵出祁山的鞠躬盡瘁,更少不了岳飛北上抗金、收拾舊山河的壯懷激烈。正因為這些千古流傳的英雄故事,「北伐」也被賦予銳意進取、統一國家的意義。
百戰百勝驃騎將軍——霍去病
漢武帝在位時,版圖遼闊,國力強大,對橫行於塞北的匈奴族,已不再採用漢高祖時代的和親政策,而是對匈奴發動一波波的大規模反擊。在對匈奴長達幾十年的征戰中,衛青、霍去病、李廣三人,是抗匈奴名將,而霍去病是三人中戰功最大者。
【岳飛傳】洞庭湖一戰 岳飛八日滅楊么
外驅金虜,內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飛以忠義許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紹興五年(1135年),岳家軍平定楊么的洞庭湖之戰,可說是岳飛軍事生涯中一部驚人的傑作。
【岳飛傳】平江南賊寇 岳飛勇謀無雙
自束髮從軍到收復建康,岳飛征戰八年,身經大小二百餘戰,終成一位統領精銳部隊的青年將領。金兵撤退後,之前潰逃的宋兵淪落為匪寇,繼續在江西、兩湖橫行作亂。岳將軍來不及撣去一身征塵,毅然投入平定賊寇的戰事。
【岳飛傳】收復建康 岳家軍首次大捷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一曲《揚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時古城揚州的蕭條景象。南宋初年,不僅是揚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鐵蹄下遭受著戰火浩劫。亂世中成長起來的大將岳飛,在一片哀音中譜出不一樣的聲調。
【岳飛傳】四度從軍的「國士」
公元1127年,趙宋的年號從「靖康」改為「建炎」。宋高宗登基稱帝,歷史正式從北宋過渡到南宋。20多歲的新天子,對金人是戰是和仍然是舉棋不定的態度。同樣年輕的岳飛,卻呈上一封言辭懇切、情感激越的奏章。
【岳飛傳】岳飛早年三戰 智用兵法勝敵兵
岳飛早期從軍抗金,雖然職位低微,卻憑藉非凡的武功和才能,得到宋朝老將宗澤的器重。文官出身的宗澤,卻不贊同他的作戰方式:「你的勇敢機智和才能武藝,遠超古代的良將。但是你喜好野戰,不是萬全之計啊。」岳飛的回答,卻有著過人的智慧。
【岳飛傳】家教有方 少年岳飛立精忠之志
公元1103年,也就是北宋末年,中國最著名的抗金名將岳飛,誕生在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一戶農家。他祖上世代務農,父母過著清苦的日子。但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家庭,卻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大英雄!
三箭定天山 薛仁貴的不朽傳奇
弓箭在古代生活中,既是儒家「六藝」中的必修課,更是戰場上殺傷力極強的兵器。因而,無論文人還是武人,射箭都是一項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能,人們也用「百步穿楊」「箭不虛發」等辭藻讚美神乎其技的射箭技術。
馬革裹屍說馬援 臨難伸冤數朱勃
朱勃二十歲當縣令。過了二十年,馬援當將軍,朱勃還是縣令。不過,兩家人關係一直很好。及至馬家遭冤,正是這位平凡的老朋友,第一個站出來說話。到底互相了解,感情深厚。當然,也只有品格高尚的人,才能做得到。
上馬殺敵 下馬寫書的猛將薛仁貴
初唐武功赫赫,高宗時唐軍開疆拓土,先後滅西突厥、百濟、高句麗,版圖達到唐朝之最。風雲際會的時代,正是英雄大顯身手的舞台。由太宗慧眼擢拔的白袍勇士薛仁貴,也在此時正式開啟他建功立業的征途。
「白袍戰將」薛仁貴
貞觀治世中,絳州龍門、也就是今天山西河津的一個村子裡,有一個種田為生的小伙子。他有武功、善騎射,卻無力改變貧賤的生活。於是,他想到一個「捷徑」:遷祖墳,改風水。
張飛轉世?岳家將牛皋怒喝退金兵
岳飛坐鎮江西、湖北一帶,籌劃北上收復中原的抗金事業,牛皋有幸調任到岳飛帳下,成為岳家軍中「神武軍」的一位統領。當牛皋加盟岳家軍時,史書特別提到「飛甚喜」。看來岳飛對牛皋的本領非常欣賞,說不定已經等待他多時了!
黃天蕩大捷 萬人敵韓世忠的忠勇故事
因為一句「莫須有」,精忠報國的岳飛就被大奸臣秦檜誣陷謀害,千百年來讓人痛心不已。當岳飛含冤入獄時,官員們大多選擇明哲保身,有個人卻站出來質問秦檜,並且氣憤地說:「莫須有三字,怎麼能讓天下人信服!」原來秦檜這句遺臭萬年的辯詞,是被一位堅持正義的大臣逼問出來的,他就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的韓世忠。
宗澤「宗爺爺」:大宋的鐵血老將
在南北宋之交的抗金名將中,有位老英雄,他66歲力主抗金勤王,多次在前線大破敵軍,可說是寶刀未老,壯心不已!他就是連敵軍都要尊稱一聲「宗爺爺」的宗澤。
北宋第一神箭手何灌
你知道中國歷史上的神射手是誰嗎,相信很多人都會想到西漢的「飛將軍」李廣吧!他最為人稱道的箭術就是「射箭入石」的本領啦,不過還有一位驍勇善戰的將領,箭術遠在李廣之上,他就是堪稱北宋的第一神射手的何灌。
廉潔自律、謙虛仁愛的宋朝良將——曹彬
宋軍返回時,大多數將領都攜金帶銀,唯獨曹彬行李簡單,只有書籍、衣服。趙匡胤將宋軍入蜀後的情況調查清楚,處罰了王全斌等很多將領,只有曹彬獲得重賞。
小兵錯把醋當酒 一個失誤成就千載美談
任迪簡二話不說,一下把那壺醋當成酒全喝完了。原來,任迪簡擔心治軍嚴厲的李景略,會因這個失誤處死小兵,於是為小兵遮掩過錯,
忠武超凡尉遲敬德 明辨大是大非 不離不棄糟糠之妻
名列凌煙閣功臣的尉遲敬德武勇超凡,進出敵陣重圍,往返自如。他為何對秦王李世民忠心不貳?他是怎樣的明辨大是大非之人?面對皇上的賜婚,他如何表現對糟糠之妻不離不棄的恩義?
新唐人推出歷史紀錄片《兵仙韓信》
4月19日起,由大紀元、新唐人聯合製作的九集歷史紀錄片《歷史英雄系列:兵仙韓信》,將在新唐人電視台的美東、休斯頓、美西、大陸、歐洲等頻道播出。《兵仙韓信》以秦朝末年,楚漢相爭的歷史事件為背景,講述了韓信跌宕起伏而又輝煌的一生。以動畫和文物古蹟相結合的畫面,再現了韓信生平,以及他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奇人】五千精兵大敗數十萬大軍 結局卻令人惋惜
劉錡是南宋四大名將之一,外表出眾,而且是個奇才,見到他的人一眼就能感受到他的不凡,連皇帝見到他都讚賞有加,並提拔他的官職。他在面對強敵金兵的圍攻順昌之戰役中,以五千精兵擊退幾十萬大軍,表現奇才的方方面面真功夫。
全勝將軍岳飛 可歌可敬的小故事和中興之戰
人問岳飛「天下何時太平」?岳飛答出了一千古名言:「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拭看銘感天地的忠臣——岳飛的精忠之行!
【忠義傳】奴隸變國王 大將木華黎的傳奇
他是身分卑微、默默無名的奴僕,也是沉毅多謀、戰功赫赫的大將,更是一人之下、世襲罔替的萬戶「國王」。在成吉思汗麾下的猛將中,他的起點最低,卻取得最高的功名與成就。他就是蒙古「四傑」之一的木華黎。
【忠義傳】成吉思汗的第一「伴當」博爾朮
草原英主——「成吉思汗」鐵木真,與蒙古名將博爾朮的相識,正源於這次少年微時的鼎力襄助。成吉思汗的大帳內,開國功臣的名單中,四獒、四傑、四弟、四養子等人,都是鐵骨錚錚、馳騁疆場的勇士。名列「四傑」的博爾朮,堪稱追隨成吉思汗時日最久、關係最親厚的第一人。
【忠義傳】鐵木真的福將 者勒蔑冒死救主
塞外的大草原上,散落著大大小小的蒙古部族。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的一天,居住在斡難河畔的「黃金家族」後裔——乞顏族落,迎來了一樁大喜事,首領也速該的長子降生了。這個嬰兒一出生就不平凡,手中握著一塊堅如紅石的血塊。
【忠義傳】斷橋救主 喝退曹軍的張飛
中平元年(184年)的陽春時節,在一個桃花簌簌、漫天飛舞的園林中,三個一見如故的青年俊傑焚香結拜,共同許下「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誓願。從此,三兄弟征塵作伴,攜手打下一片天地。
【忠義傳】從復仇少年到江東虎臣的凌統
江東子弟多才俊。他們雖生於溫柔水鄉、富庶之地,卻有一股任俠好義、身先士卒的武人氣概。在三國時期,開基之主攜猛將虎臣,共同在歷史上留下了一連串飽蘸血與火的響亮名字。一對凌氏父子,便赫然出現在這張東吳英雄榜中,留下了一段段慷慨悲壯的戰爭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