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

藏身俄羅斯白堊山丘中的修道院 挖山壁築成

藏身俄羅斯白堊山丘中的修道院 挖山壁築成
位於俄羅斯沃羅涅日的「施洗聖約翰教堂」是挖鑿白堊山丘壁築而成的。(Shutterstock)
2022-02-09 14:50 中港台時間|02-18 13:18 更新
人氣 491

【大紀元2022年02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報導)世界上有不少寺廟或教堂藏身洞穴中,或是開挖山壁修築而成。在俄羅斯就有一座擁有幾百年歷史的修道院是雕鑿白堊山丘而建成的,它讓僧侶在戰亂之中能有個潛心修行的地方。

這座「施洗聖約翰教堂」(Church of St John the Baptist)位於俄羅斯沃羅涅日州首府沃羅涅日(Voronezh),它坐落在頓河(Don River)附近的一個自然保護區裡。

在歷史上,頓河的河岸並非一直都像今天這麼美麗。早在17世紀,該地區仍戰火頻仍,東正教的僧侶需要一個能安靜修行的堅固避難所,而今日「施洗聖約翰教堂」所在的白堊山丘與峭壁就成了首要之選。

人們對「施洗聖約翰教堂」的起源並不是很清楚。有人說,它可以追溯至12世紀,是由當時的希臘僧侶修建的;但也有人相信,它是由義大利僧侶在17世紀創設的。

有別於世界各地洞穴中的教堂,「施洗聖約翰教堂」位在柔軟的石灰岩和白堊岩之中,這些岩石都很容易挖鑿與雕刻。在這裡修建教堂不用搬運建築材料和雇用建築工人,因為所有材料都是大自然提供的。

「施洗聖約翰教堂」在歷史上的首次出現是在17世紀的一封信件裡。這封信由該修道院的僧侶寫給當政者,以抱怨持續不斷的軍事衝突導致該修道院難有寧日。他們被迫採購自己的防禦武器,並在山丘裡挖出幾個緊急出口。

「施洗聖約翰教堂」在動盪的時代曾多次關閉和修復,它目前由當地的自然保護區所管轄,但俄羅斯東正教會希望改變現況。

在該自然保護區的管轄之下,這座修道院在前蘇聯時期曾被沒收,但東正教會依據法令要求有關當局歸還。◇

(點擊這裡可以看相關短片)

責任編輯:茉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我們
請進入安全爆料平台
守護善良正義,值得奮戰到底
大紀元電子報
一旦重大新聞發生,我們會立即發送到您的電子郵箱
Email Icon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留言

  • 大紀元保留刪除惡意留言的權利,包括低俗、誤導或攻擊信仰等內容
本網站圖文內容歸大紀元所有, 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
Copyright© 2000 - 2025 The Epoch TimesAssociation Inc.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