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

組圖:台故宮展覽 看見《紅樓夢》的人情物趣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看得見的紅樓夢」特展,圖為清朝的白綢彩繡嵌珠寶翠玉花蝶團扇。(台灣故宮提供)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看得見的紅樓夢」特展,圖為清朝的白綢彩繡嵌珠寶翠玉花蝶團扇。(台灣故宮提供)
2024-05-30 19:37 中港台時間|05-30 20:30 更新
人氣 358

【大紀元2024年05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報導)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看得見的紅樓夢」特展,展覽以經典文學巨[ascii]著[/ascii]《紅樓夢》為題,引領觀眾從物件反映出來的人情物趣,走進文學、藝術交織的美學世界,重新想像盛清貴族世家的榮景,看見《紅樓夢》的絕美與哀戚。

台灣故宮策展人器物處助理研究員王亮鈞表示,展覽以三個軸線展開敘事:

清 改琦撰 紅樓夢圖詠 清光緒五年(1879)刊圖繪本-元春。(台灣故宮提供)
清 改琦撰 紅樓夢圖詠 清光緒五年(1879)刊圖繪本-元春。(台灣故宮提供)

第一,「大雅可觀」,通過作者曹雪芹生於江寧織造世家的人生經驗,呈現《紅樓夢》中貴族階級精緻的物質文化。

清朝改琦撰紅樓夢圖詠,清光緒五年(1879)刊圖繪本。(台灣故宮提供)
清朝改琦撰紅樓夢圖詠,清光緒五年(1879)刊圖繪本。(台灣故宮提供)

第二,「異物奇貨」,展出書中對應的外國舶來品,揭示作者所處的時代,宮廷熱衷於「洋貨」的仿效風潮,以此襯托賈府的時尚風華。

歐洲18世紀的銅嵌瑪瑙鐘燭台。(台灣故宮提供)
歐洲18世紀的銅嵌瑪瑙鐘燭台。(台灣故宮提供)

第三,「一番夢幻」,根據書中使用及相關聯物品的描繪,呈現作者塑造各具特色的人物性格與隱喻,展現十二金釵短暫卻華麗燦爛的生命姿態。

清 乾隆 金鑲東珠貓睛石嬪妃朝冠–頂。(台灣故宮提供)
清 乾隆 金鑲東珠貓睛石嬪妃朝冠–頂。(台灣故宮提供)
明朝晚期至清朝的銅夔紋爐、瓶、盒。(台灣故宮提供)
明朝晚期至清朝的銅夔紋爐、瓶、盒。(台灣故宮提供)

台灣故宮表示,《紅樓夢》離不開「情」,有親情、愛情、友情、主僕之情。情又與「人」之間的互動緊密交織。人通過「物」的點綴,顯得立體而有溫度。「物」讓小說有了畫面,成為看得見的劇情。

圖為北宋的汝窯青瓷碟。(台灣故宮提供)
圖為北宋的汝窯青瓷碟。(台灣故宮提供)
清朝乾隆的瑪瑙扭絲紋碟。(台灣故宮提供)
清朝乾隆的瑪瑙扭絲紋碟。(台灣故宮提供)

台灣故宮說,這次展覽特別委請董陽孜女士為展覽題字。本展匯聚故宮、國家圖書館及國立台灣大學圖書館館藏珍品。

歐洲18世紀的銅嵌金星玻璃鼻煙盒。(台灣故宮提供)
歐洲18世紀的銅嵌金星玻璃鼻煙盒。(台灣故宮提供)

展覽的精彩展件如「清 乾隆 金鑲東珠貓睛石嬪妃朝冠頂」纍絲金鳳奢華富麗,是富貴及身分的象徵;「北宋 汝窯 青瓷碟」天青釉色溫潤典雅,釉薄處隱現淺粉色光澤,展現內斂高雅品味;「歐洲 十八世紀 銅嵌金星玻璃鼻煙盒」盒蓋嵌長方金星玻璃片,密布金屬微粒閃爍星點光澤,是當時最新潮、時尚的舶來品。

責任編輯:李天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我們
請進入安全爆料平台
讓全世界看到正義就在今天
大紀元電子報
一旦重大新聞發生,我們會立即發送到您的電子郵箱
Email Icon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留言

  • 大紀元將選取精彩讀者評論在全球報紙紙版面上刊登,請您與我們一起記錄歷史
  • 大紀元保留刪除騙話貼、下流話貼、攻擊個人信仰等惡意留言的權利
本網站圖文內容歸大紀元所有, 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
Copyright© 2000 - 2025 The Epoch TimesAssociation Inc.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