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5年10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採訪報導)台海戰爭劇《零日攻擊》上映後,在公共電視台和串流平台上收視居冠。10月1日,《零日攻擊》原創劇本書及改編小說新書發表會在台北舉行。針對中共對《零日攻擊》的批評,導演羅景壬表示,國台辦發聲令人驚喜,其實令影片意外得到很好的宣傳。
《零日攻擊》劇組出版原創劇本書及改編小說,邀請該劇投資人、聯電創辦人曹興誠為新書《零日攻擊》寫推薦序。曹興誠說,中共想以武力犯台,是反人類、反文明暴行。他也指出,中共一定會步東德垮台後塵,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製作人鄭心湄於新書發表會分享,《零日攻擊》劇情設定戰爭已在台灣展開,敵人全方面滲透台灣。她希望台灣不要成為戰場,《零日攻擊》原創劇本書及改編小說,都探討了非常多人性面的東西,「如果我們能從中得到一些警醒及反思,面對各種各樣的中共操弄,也許能阻止戰爭發生,這是所有參與《零日攻擊》的人共同的心願。」

導演:國台辦批評 反助《零日攻擊》得到宣傳
《零日攻擊》在台灣熱播,以寫實手法刻劃人們面對戰爭的恐懼。導演羅景壬表示,他衷心的期待這齣戲與小說,去預言的所有事情,經由所有人的努力、關注,使得這裡面預想的人性弱點,潛在爆發的戰爭的方式都不會發生。

羅景壬對大紀元表示,他在2022年拍攝《零日攻擊》時,原以為是主流市場上一齣娛樂的電視劇,他們希望有其藝術性也能賺錢。但沒想到在《零日攻擊》播出前夕,中共國台辦的批評,「確實是令人驚喜」。「當國台辦對《零日攻擊》發出聲音時,其實我們意外得到了很好的宣傳聲量。」
羅景壬指出,「當人們看戲,理論上只有兩種聲音:喜歡或不喜歡。但《零日攻擊》遭遇某種「第三種巨大的聲音」:「不去討論它的好壞,而是急著要把它直接掩蓋過去,說它收視不好、別有所圖、煽動戰爭,叫大家不要看它,這些聲音甚至在首映前就出現,其實蠻沒有道理。」
他說,請大家注意:為什麼有「第三種聲音」的存在,要叫大家不要看它,其動機非常的微妙,所有台灣人民都應該要警醒,究竟有何意圖,引人深思。
對於《零日攻擊》團隊受到中共因素的壓力,羅景壬指出,很多人對影視領域有熱情,花了很多年心血去學習、成長、去磨練,而這行業裡面的人,卻會因為某些原因,而使其生計受到影響,所以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
羅景壬希望台灣社會各界支持文化創作,有越來越多人投入關心台灣的安全,一起以這個題材來創作,以維護言論空間及文化多元。他呼籲,所有的影視製作人、監製,能夠打開自我審查的心胸,讓更多的台灣影視從業人員,可以持續有工作的機會。
台灣人要意識到台海危險 加強社會韌性
「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說,台灣應該要更早的有這樣的作品出現,台灣民眾需保持隨時警覺的憂患意識,積極捍衛台灣的自由民主。他表示,戰爭一定會帶來傷亡和悲慘的情況,所以台灣人要做好準備,意識到台海的危險,加強社會韌性。

「黑熊學院」執行長朱福銘表示,去年共諜起訴64人,顯示外部勢力滲透台灣的嚴重性。《零日攻擊》很棒的地方是能夠讓社會可以去討論台海戰爭議題,就可以知道風險的控制,可能是可以達到的。他強調,中共很難做到對台灣全面的封鎖,若發生台海戰爭,台灣有一年的食物是無虞的,因為政府是有準備的。

前美國白宮官員博明(Matthew Pottinger)錄製影片線上祝福:「我們都知道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零日攻擊》的製作團隊與眾多優秀的演員們,必定將這道強烈的光束投射到台灣及其它地方,謝謝你們的用心與努力,台灣加油!」
《零日攻擊》喚醒台灣人憂患意識

灼見文創執行長趙曉慧表示,台灣很多年輕人看TikTok(抖音海外版)、小紅書,所以無形中就被中共洗腦。這個電影很棒的地方,是為現在台灣進行的歷史,留下一個最真實的紀錄,而且是台灣人拍的電影及出版的書,將喚醒國人的憂患意識,也讓全球知道台灣在中共威脅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零日攻擊》改編小說的四位作者之一的四絃表示,中共認知戰的做法,它會讓媒體去服務於他們試圖要烘托或者是掩蓋的內容。台灣的媒體環境長期存在問題,台灣人面臨著認知戰和輿論操控的挑戰。
責任編輯:林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