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甲級寫字樓市場崩塌 經濟晴雨表警報響起

人氣 4580

【大紀元2025年10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曉綜合報導)中國經濟持續下行,第三方權威機構的報告顯示,2025年第三季度,作為中國經濟風向標的上海甲級寫字樓市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結構性危機。多位業內專家指出,寫字樓與商鋪是最能反映中國經濟實況的「晴雨表」。從當前的空置率與去化速度來看,市場或需百年才能消化現有庫存,預示更深層次的經濟蕭條壓力正在積聚。

需求暴跌 「百年去化」危機浮現

國際知名商業地產服務公司戴德梁行(Cushman & Wakefield)和高力國際(Colliers International)等機構發布的2025年上海第三季度甲級寫字樓的市場數據,令人觸目驚心,體現了企業對經濟前景的極度悲觀,引發業內人士的關注和解讀。

財經博主「微湖說房」指出,與住宅相比,寫字樓與商鋪更能準確反映經濟景氣度,「戴德梁行」等第三方平台的數據比官方統計更具參考價值。報告顯示,上海三季度甲級寫字樓存量面積達1781萬平方米,而淨吸納量僅為2.9萬平方米——意味著龐大空置庫存幾乎沒有被市場消化。

他分析說:「這意味著平均每棟甲級寫字樓每月出租不到1萬平方米。」要知道,寫字樓是企業形象的象徵,如今連上海企業老闆都不願租,這背後反映的,是整體經濟信心的崩塌。

他回顧十年前的情況:「當年北京、上海的CBD區一屋難求,企業排隊租樓,甚至要給中介送紅包才能插隊。而如今,上海甲級寫字樓存量高達1781萬平方米,去化面積比去年同期暴跌逾八成。」

以此推算,按目前去化速度,上海市場需100多年才能完全吸收現有庫存——遠超行業公認的6年健康周期。「微湖說房」形容:「如今的上海商業地產市場,就像在ICU裡等著拔管。」

上海甲級寫字樓 供需關係的極端化失衡

財經大V「梅大師」也表示了擔憂。他引用一份高力國際公司對2025年三季度上海甲級寫字樓市場回顧和展望的報告說,2025年第三季度,上海全市甲級寫字樓去化速度比去年同期跌了80%多,是近五年的最低水平。2025年截止目前的「全年」淨吸納為25.8萬平方米,而上海第三季度甲級寫字樓的存量就達到1781萬平方米。

「梅大師」說,更雪上加霜的是,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上海新增(投入使用)的甲基寫字樓有11.4萬平方米。2025年全年上海寫字樓新增供應將達到77.2萬平方米,這是什麼概念?新落成的寫字樓直接加劇空置——會出現更一大批空置的甲級寫字樓。他強調這還只是甲級寫字樓。而全國各個城市的新增寫字樓的面積都在增加。

報告顯示,上海2025年第三季度甲級寫字樓空置率達到21.4%,環比第二季度上升了0.3個百分點。淨有效租金方面為每天平均6元/平方,季度環比下跌了3.3%,而全國平均租金僅4.5元。

梅大師還具了一個實例。他說,他一位在上海開公司的朋友近期退租位於上海紅橋路和凱旋路交界處的一個寫字樓辦公室,原因是物業費高昂。結果物業公司主動降價希望他搬回去。可見市場競爭之激烈。

全國80個主要商圈64個租金環比下跌

「梅大師」補充,全國寫字樓市場狀況甚至比住宅更糟。根據中指研究院發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國寫字樓租金指數研究報告》,全國重點城市80個主要商圈(包括上海淮海路)寫字樓平均租金為4.55元/平方/天,環比下跌0.33%,前三個季度累積下跌了1.39%。其中有64個商圈租金下跌,占比高達80%。

全國地產市場正在脫軌

梅大師感慨道,商業地產中的重頭是寫字樓,已經變成了什麼樣子?就不要說商業地產中的商場的部分了。商業地產中的商場部分,大家都看到,只能靠五一、十一長假支撐。

「微湖說房」則表示,從一線城市的寫字樓和商鋪的空置率、租金的暴跌,市場的去化速度三個指標來看,中國的經濟真正的大蕭條已經開始了。不僅是全國一線城市,省會城市和三、四線城市的商業的惡化程度也比一線嚴重很多。如果說一線城市樓市得了癌症,那麼二、三線城市的商業地產市場離徹底完蛋不遠了。

他指出,北上廣深這四大一線城市的房地產數據都是有史以來最差的。作為經濟晴雨表,中國未來房地產市場正在發生脫軌。

責任編輯:李玲

相關新聞
中國經濟下行 縣城頂級富二代選擇節制求穩
中國經濟寒冬凜冽 這五大行業最難熬
中國經濟不景氣 多地醫藥產業園區空置率飆升
中國經濟調查:繁華退去後的經濟蕭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