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調查:消費者想買澳貨 標籤難辨成障礙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25年10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光澳洲悉尼編譯報導)一項新的調查顯示,大多數消費者都希望購買澳洲製造的產品,但許多人因標籤混淆而難以識別本土商品。

據《每日電訊報》報導,由新聞集團旗下澳洲增長情報中心(GIC)與消費者追蹤機構Lighthouse Consumer Tracker聯合進行的「支持澳洲:消費者信心調查」發現,70%的消費者強烈希望支持澳洲本土的產品和產業,但40%的人表示完全不知道如何找到澳洲製造的商品。

這項在今年10月展開的調查還發現,超過半數消費者(56%)願意為澳洲製造的產品支付更高價格,但其中多數人僅願支付5-10%的溢價,而老年群體對價格最為敏感,這表明愛國情懷也存在經濟承受力限制的問題。

此項調查發布於新聞集團發起「支持澳洲」(Back Australia )行動的次日,該行動旨在探討影響澳洲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以及促進其繁榮所需的改革措施。

GIC研究主管泰勒(James Taylor)表示,調查結果明確顯示,政府和企業應採取行動,讓消費者更容易根據自己的偏好支持澳洲本土產品。

「我們發現澳洲消費者懷有深厚的經濟愛國主義情懷,但儘管他們願意支付略高的價格購買本土產品,卻顯然對如何識別本土製造商品感到困擾。」

「這就向政府和業界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息:必須讓澳洲人更容易地購買本土產品,特別是對老一輩群體而言。」

調查顯示,千禧一代(1981年-1996年出生)對識別澳洲製造產品最有信心,71%受訪者表示可輕鬆辨別;而嬰兒潮一代(1946年-1964年出生)則面臨最大困難,50%受訪者表示難以識別。

這表明,標籤方面的混亂可能會成為消費者根據偏好購買產品的障礙,這對年長一代尤為明顯。

調查還顯示,年輕群體更願意為澳洲製造產品支付更高價格,其中Z世代(1997年-2012年出生)和千禧一代(均達62%)領先於嬰兒潮一代(48%)。

絕大多數消費者(87%)支持將擴大強制性原產國標籤的範圍,將目前豁免的品類(如糖果、餅乾和零食)也納入其中。

此外,公眾還大力支持(85%)引入星級評定系統,以簡化對產品中澳洲本土成分的識別,幫助消費者「判斷產品中澳洲元素的含量」。

澳洲製造運動(Australian Made Campaign)首席執行官拉扎羅(Ben Lazzaro)表示,綠色與金色相間的澳洲製造袋鼠標識是消費者確認購買本土商品的最可靠方式。

「這是澳洲唯一的原產地認證商標,」他說,「帶有該標識的產品均經過我們非營利組織的合規審核。因此我建議消費者:若產品未標註該標識,就該警惕並仔細查看包裝背面,因為這很可能意味著該產品並非澳洲製造。」

與此同時,調查發現,公眾強烈支持本土製造業,79%受訪者同意在澳洲保住就業的企業應得到更多的支持, 72%認為政府應採取更多措施吸引製造業投資。

超過半數受訪者(54%)支持為設立並使用澳洲本土呼叫中心的大型企業提供稅收減免。

絕大多數澳洲人表示支持增強鋼鐵鋁業、農業、醫藥製藥、能源燃料、國防科技及媒體等領域的自主生產能力。

當被問及政府是否應禁止外國持有澳洲資產時,受訪者支持採取某種形式管控(包括全面禁止)占比最高的是聯邦土地和基礎設施(82%)以及關鍵資源(82%),其次是農業用地和農場(80%)、住宅地產(80%)和商業地產(79%)。

責任編輯:林達

了解更多澳洲即時要聞及生活資訊,請點擊 dajiyuan.com.au

(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建立鏡像網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