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庚辰書畫協會會員聯展 基隆美術館展出

「庚辰書畫協會」指導老師高義瑝教授(右),為首次來基隆美術館展出所創作的大幅作品—《洞天福地宜家居》。(周美晴/大紀元)
人氣: 463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5年10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周美晴台灣基隆報導)「庚辰書畫協會」成立25年,是臺灣藝術大學高義瑝教授創立的書畫會,以寫生山水為主,用心靈感受當下自然之美的感動與震撼,透過筆墨彩繪萬物。翰墨自然書畫—為題,於基隆美術館M01展場展出,多元作品留下自然與造化的新境界,讓觀者能暢遊世界自然風光及書香領域。

庚辰書畫協會成立25年,2025年會員聯展,首次來基隆美術館展出,嘉賓與親友、粉絲團雲集。(周美晴/大紀元)

高義瑝教授提倡寫生、注重現場畫作,現場寫生的好處,就如蘇東坡所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素材一直在變、再更動給你,不用煩惱要畫什麼﹖要怎麼畫﹖

「庚辰書畫協會」高義賜教授(右8)所帶的書法班,有的第一次參展非常興奮。(周美晴/大紀元)
庚辰書畫協會成立25年,2025年會員聯展,首次來基隆美術館展出,各界送來祝賀詞。
庚辰書畫協會成立25年,2025年會員聯展,首次來基隆美術館展出,各界送來祝賀詞。(周美晴/大紀元)

去過很多地方,也走過大陸各省去寫生,他有幾點看法,一、眼睛的透視與相機的透視角度不一樣,就像在瀑布底下,你的角度與拍照回去的透視角度,一定不同。

二、身歷其境:聽音樂,到國家音樂廳那種感受、那種震撼!家裡的音響多好、也沒有現場那種震撼。

三、心靈上當時的感受,現場寫生能快速記錄當下的感動,那種質感,不是臨摹、拍照、想像能有的。心境、構圖、布局、題材—-臨場感的感動與震撼所畫出來的是會不一樣的。

高教授認為,心如止水的畫畫,沒有情感跟激動。要進步,心靈最重要,有感受、有感動,才會進步。

「庚辰書畫協會」會長徐愛維女士喜愛藝術,以前是做廣告影片,也是周華健-心的方向作詞者。她一直有個心願,因為廣告是銷售商品,她希望能用真正純藝術來激勵人心,用字啊,畫啊,來能提升人文品味。

「庚辰書畫協會」會長徐愛維女士喜愛藝術,希望用真正純藝術來激勵人心,用字啊,畫啊,來能提升人文品味,禪語激勵自己也鼓勵他人。(周美晴/大紀元)

她表示,自己所畫的畫,畫面簡單,用色也很簡單,重點是看這幅畫的心情,一幅看山看水讓人心曠神怡的畫作,是很正面抒發情緒的出口。

一幅取名山水禪因,看山看水的時候,其實山水自有禪因,你會看到源頭從何而來,也像莫忘初心那樣別忘最初的出發點是甚麼。

國文老師魏碧珠,是登山、溯溪、攀岩和獨木舟等的玩家高手,習書畫8年,高義瑝、高義賜兩位教授對他們指導的不只是書畫上的技巧與藝術的表現,兩位的做人處事才是他們覺得最珍貴的,待人溫和、謙厚、不慍不火,從沒聽過他們講一個人一個字不好。

國文老師魏碧珠,習書畫8年,畫作全部都是她自己走過的地方。佩服高義瑝、高義賜兩位教授的為人處事之道,待人溫和、謙厚、不慍不火。(周美晴/大紀元)

玉山登頂快30次,4年前,冬攀玉山,碰上30年來下最大的瑞雪,媒體報導的玉山冰宮雪景就是魏碧珠老師所拍攝的。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她落實高教授的精神,展出畫作有玉山、北極峽灣冰山、灕江之美—等,全部都是她自己走過的地方。

「庚辰書畫協會」展覽組組長許素涵,從101年跟高老師學習水墨山水,至今沒中斷,紮實的基本功與對景寫生能力,讓她在教學上得心應手。

因地緣關係,許素涵建議申請在基隆美術館展出,25年來「庚辰書畫協會」有了來基隆第一次的展覽,希望讓同學能更加認識基隆。她這次也展出南園寫生畫作與陶瓷書法之作品。

中華花藝教授賴秀堃,很希望書法與花藝能做一個結合,她認為中華文化很深的底蘊表現在書法與花藝裡面。自從與高義賜教授學習書法後,就月24節氣展現書法與花藝的表現,來呈現一個很棒的作品。

金融業退休後,高沛玲認真學習書法,去日本旅遊,那段行腳時間裡,她發現從幼兒園到社會人士,日本靠著嚴謹的系統教學方式在推動著書法;去大陸旅遊也發現他們把書法不斷落實在生活中,她要拿回屬於她心中的我們中華文化的東西。

「庚辰書畫協會」成員高沛玲(右1)、賴秀堃(右2)都用隸書字體書寫24節氣於瓷板上,作為展出作品之一。(周美晴/大紀元)

蘇東坡—《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湮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此詞,深深吸引著高沛玲,她覺得年過半百已沒啥好怕,歸去也是總有一天會到,「誰怕?一簑湮雨任平生」等到煙雲雨霧都過去了,那不就「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了嗎!

庚辰書畫協會成立25年,2025年會員聯展,首次來基隆美術館M01展場展出,書畫作品多元,展出至11月9日。

責任編輯:陳玟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