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

失智症吃藥副作用多?針灸改善記憶延緩退化

失智症吃藥副作用多?針灸改善記憶延緩退化
中醫診所院長陳俊如指出,失智症早期結合針灸與中藥調理,有助於改善記憶功能,延緩退化,提升患者生活品質。(健康養成記/大紀元)
文/Amber Yang
2025-10-09 07:00 中港台時間|10-22 07:05 更新
人氣 138

在高齡化社會中,失智症已成為威脅健康的重要隱憂。值得注意的是,西藥治療雖能控制部分症狀,卻常伴隨反應遲緩、食慾不振與睡眠惡化等副作用。

台灣京禾中醫診所院長陳俊如指出,若能在失智症早期結合針灸與中藥調理,不僅有助於改善記憶功能,也可能延緩退化,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Rido/Shutterstock)
(Rido/Shutterstock)

失智症風險族群

陳俊如表示,失智症的主要風險因素是年齡,此外,有家族病史、退休後缺乏活動、睡眠品質不佳,皆屬於高危險族群。

高壓工作者本身就因為壓力大,或隨時接聽國際電話,造成睡眠品質差,再加上若有服用安眠藥的習慣時,未來就容易變成腦部病變的高風險族群。

1. 反應遲緩:失智症患者語言表達或許不清楚或聽不懂,但多少還能透過肢體表現出情緒,但服用西藥後,可能令患者語言及肢體表達能力進一步下降,令患者呈現呆滯狀態。

2. 睡眠品質差:藥物讓患者容易出現嗜睡的情況,到夜間睡眠時段則睡眠質量不佳,無法獲得真正的休息。

3. 食慾不振:藥物可能影響腦部神經,使吞嚥中樞失調,導致患者進食困難、容易嗆咳,甚至引發吸入性肺炎。

4. 血液循環不良:藥物引起血液循環變差,可能導致手腳冰冷、全身容易僵硬,在寒冷天氣更容易出現凍瘡。

在失智症的初期,利用針灸及藥物治療,有機會延緩大腦退化。透過頭皮針刺激頭部穴位,如百會穴、四神聰穴及神門穴,可以活化大腦神經迴路,能幫助增強記憶力,改善失智症。

(健康1+1/大紀元)
(健康1+1/大紀元)
(健康1+1/大紀元)
(健康1+1/大紀元)

陳俊如表示,對於失智症帶來的其他身體狀況,如肢體僵硬,可以針灸合谷穴及曲池穴,腳部活動不佳,可以針灸陽陵泉穴或足三里穴。@

(健康1+1/大紀元)
(健康1+1/大紀元)
(健康1+1/大紀元)
(健康1+1/大紀元)
(健康1+1/大紀元)
(健康1+1/大紀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我們
請進入安全爆料平台
守護善良正義,值得奮戰到底
大紀元電子報
一旦重大新聞發生,我們會立即發送到您的電子郵箱
Email Icon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留言

  • 大紀元保留刪除惡意留言的權利,包括低俗、誤導或攻擊信仰等內容
本網站圖文內容歸大紀元所有, 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
Copyright© 2000 - 2025 The Epoch TimesAssociation Inc.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