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腸道變化或與癌症風險上升有關

更年期腸道變化或與癌症風險上升有關
腸道是數萬億微生物的家園,它們在消化、營養吸收、免疫功能和維持健康的腸道屏障中起著核心作用。(Heroartman/Shutterstock)
文/Brendon Fallon、Lynn Xu 編譯/郭小卉
2025-11-11 13:00 中港台時間|11-11 13:10 更新
人氣 39

琳達(Linda)進入更年期後,除了潮熱與睡眠問題,還出現持續的腹脹與疲勞。腸道微生物組分析顯示,她的小腸中潛藏有害細菌過度生長。

心臟科醫師威廉·戴維斯(William Davis 指出,這在更年期與老年女性中越發常見:「隨著年齡增長,女性的腸道微生物組往往發生不利變化,這對炎症、荷爾蒙代謝與癌症風險都有深遠影響。」 

腸道微生物:隱藏的生態系統與癌症關聯

腸道是數萬億微生物的家園,參與消化、營養吸收、免疫調節與維持腸道屏障。然而,現代生活方式(加工食品、防腐劑、抗生素、草甘膦與慢性壓力)正逐步侵蝕這個微妙的生態系統。

其中一個顯著變化是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的過度增殖,與糞便污染與炎症相關。當這些原本屬於大腸的微生物侵入小腸,便形成小腸細菌過度生長(SIBO),導致慢性低度炎症,並可能增加某些癌症風險。

腸道微生物如何影響癌症風險

戴維斯表示:「癌症風險不僅來自基因,也與生活在我們體內的微生物息息相關。」

內毒素血症驅動炎症: 當糞便型細菌在小腸過度生長並死亡時,會釋放內毒素(endotoxins)進入血液,引發慢性炎症與組織損傷。戴維斯形容這是「點燃體內緩慢燃燒的火種」,加速老化並增加癌症風險。

有害的雌激素代謝: 研究顯示,乳腺癌患者常伴隨腸道菌群失衡與循環內毒素升高。有害菌產生的 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lucuronidase) 會將已結合的雌激素「去結合」,生成具刺激性的形式,促進癌細胞生長。這是更年期後乳腺癌風險升高的重要機制之一。

腸道菌群失調與其它癌症的聯繫

雖然乳腺癌是最具代表的案例,但腸道菌群失衡的影響遠不止於此:

結直腸癌:具核梭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等口腔細菌可遷移至結腸促進腫瘤。

子宮內膜癌與子宮癌:雌激素代謝異常會刺激荷爾蒙敏感組織。

全身性炎症:內毒素血症營造腫瘤友善環境。

現代生活如何損害腸道

便利的飲食與化學物質正在傷害腸道微生物組:

超加工飲食:餅乾、冷凍食品中的乳化劑(如聚山梨醇酯80)會稀釋腸道黏液層,促進有害菌生長。

防腐劑(BHT、BHA):抗菌效果會殺死有益菌。

環境毒素:PFAS(永久化學品)干擾荷爾蒙平衡;除草劑草甘膦(Glyphosate)會破壞益菌;胃酸阻滯劑(H2 阻滯劑)降低胃酸,使口腔細菌在小腸定居和繁殖。

四大策略:重建腸道防線

1. 重新引入有益細菌: 羅伊氏乳桿菌和加氏乳桿菌等有益微生物天然存在於人體腸道中,但也可通過特定食物、補充劑和益生菌製劑補充。這些菌株通常被添加到特定的益生菌膠囊或粉末中,少量存在於酸奶、開菲爾、酸菜和某些發酵乳製品等發酵食品中。這些益生菌可以幫助抑制有害細菌的生長。

2. 餵養好菌: 菊粉、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和果膠等益生元纖維能夠滋養有益微生物並增強腸道屏障。

3. 減少微生物破壞物: 減少防腐劑、乳化劑、超加工食品以及草甘膦等環境毒素的攝入,可以讓腸道生態系統有時間恢復。

4. 修復腸道屏障: 健康的黏膜層可以抵禦內毒素血症。透明質酸(存在於動物皮和內臟中,或作為補充劑服用)以及有益微生物(如阿克曼氏菌屬粘液嗜酸菌)可以幫助修復這一屏障。

新視角:從口腔到腸道的防癌連線

戴維斯強調,身體各系統並非孤立。「口腔健康」與癌症預防密切相關,部分口腔病原體可遷移至腸道,引發慢性炎症。

對琳達而言,恢復腸道平衡後,她的腹脹與疲勞明顯改善,發炎指標下降。

「你的腸道不只是消化器官,」戴維斯說。「它是你的第一道防線。當你善待腸道,也可能在保護自己免於癌症。」

 作者簡介Brendon Fallon曾是《大紀元時報》的記者與攝影師,現為新唐人電視台(NTD)健康節目《Vital Signs》的主持人與執行製作人,該節目專注探討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健康議題,串聯全面健康的各個方面。

原文 How Gut Microbes Drive Cancer Risk–and What You Can Do to Restore Balance 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責任編輯:衛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留言

  • 大紀元保留刪除惡意留言的權利,包括低俗、誤導或攻擊信仰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