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基金經理為何不願重返中國股市

人氣 4134

【大紀元2025年04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夏雨綜合報導)美中貿易戰正酣,雖然雙方釋放了一些緩解跡象,但全球基金經理不願重返中國股市。他們認為,對於長期全球基金而言,入市風險仍然過高。

彭博社4月26日報導,富蘭克林鄧普頓(Franklin Templeton)基金集團、瑞銀全球財富管理和木星資產管理(Jupiter Asset Management)等機構的基金經理和策略師預計,貿易戰將曠日持久,並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衝擊,因此他們持謹慎態度。

他們的謹慎表明,任何暫時的緩和都不足以吸引全球資金大規模回流中國股市。

獨立投資研究機構桑福德·伯恩斯坦(Sanford C Bernstein)表示,儘管美國資產的流出輪動使日本和歐洲等其它市場受益,但中國股市卻錯失資金流入。

東京海上資產管理國際有限公司首席投資官秋澤宏典表示:「沒有跡象表明資金會持續流入中國股市。」

他表示,股市將出現一場「拉鋸戰」,因為預期貿易協議達成的買盤將遭遇拋售,因為投資者將評估貿易協議對經濟的影響。

自上任以來,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已對中國大部分商品徵收145%的關稅,北京方面則採取了報復措施,並威脅要摧毀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大部分貿易。

但是貿易戰的經濟成本已經給某些行業帶來壓力,北京正在考慮暫停對部分美國進口產品徵收125%的關稅。

富蘭克林鄧普頓新興市場股票投資組合經理Yiping Liao對彭博社說,川普第一任期內「花了18個月才達成中美貿易協議」。Liao表示,中國可能是最後一批與美國達成全面協議的國家之一,這讓她對中國股市整體走勢持謹慎態度。

對於中國持懷疑態度的人來說,中國的問題遠不止關稅。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將持續存在,中美經濟持續脫鉤將擾亂產業供應鏈。例如,蘋果公司正尋求在明年年底前,在印度生產在美國銷售的大部分iPhone。

美國億萬富翁、對沖基金經理比爾‧阿克曼(Bill Ackman)表示,曠日持久的貿易戰將嚴重損害中國經濟,而且時間越長越有害。他認為,如果美中無法儘快達成協議,「所有在中國擁有供應鏈的公司都會將其轉移到印度、越南、墨西哥、美國或其它國家」。

「如果北京出於自尊或其它情緒問題而固執地堅持不談判,中國將遭受更為嚴重和持久的經濟後果。」阿克曼說道,「在這場談判中,時間是美國的朋友,也是中國的敵人。」

「這不僅僅是關稅問題,更重要的是這兩個經濟體之間真正的脫鉤,這給投資者和中國經濟帶來了風險。」木星亞洲收入策略聯席經理薩姆·康拉德(Sam Konrad)對彭博社表示。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中國股市聽黨話?美億萬富翁堅持不跟風投資
中國股市開高走低失去動力 港股大跌
中國股市劇烈波動 2億散戶投資人慘澹收場
美財長籲北京談判 不要任由中國經濟毀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